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8107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剥皮组件的出料端的一侧上,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和驱动装置,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均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上,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打磨轮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因此,木料经过剥皮组件切削加工后,可以由打磨组件进行打磨,降低木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剥皮后木料的美观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剥皮组件的出料端的一侧上,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和驱动装置,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均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上,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打磨轮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因此,木料经过剥皮组件切削加工后,可以由打磨组件进行打磨,降低木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剥皮后木料的美观性。【专利说明】 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料的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提高加工后木料光洁度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使用的树木剥皮机在工作时,由于结构功能限制,机器仅限于将木料的树皮清除,而清除树皮之后的木料较为毛糙,光洁度差,因此,这些木料不适用于一些追求美观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加工后木料光洁度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含切削机架、切削送料组件;所述切削送料组件设置在切削机架上,切削送料组件中设置有切削走料空间;所述切削送料组件的一侧为进料端,另一侧为出料端;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切削机架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和驱动装置;所述固定轮、打磨轮、压紧轮均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上;所述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打磨轮和压紧轮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所述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打磨轮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优选的,所述打磨轮和压紧轮均呈斜向设置。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架的后部设置有可回转的后架;所述后架上设置有压紧轮连接臂;所述压紧轮可回转地设置在压紧轮连接臂上;所述后架上还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所述第一弹性装置带动后架向打磨机架的前部偏转。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装置的一端设置在后架的压紧轮连接臂上,另一端设置在打磨机架上。优选的,所述打磨机架上还设置有下连接臂;所述下连接臂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近打磨轮的位置上;所述下连接臂上设置有下轮轴;所述下轮轴上,在与打磨轮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下轴套;所述下连接臂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装置;所述下连接臂在第二弹性装置的作用下向打磨轮偏转,使打磨轮与相应的下轴套呈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打磨轮有两个,两个打磨轮分别设置在固定轮的两侧;所述下轮轴上,对应每个打磨轮处均设置有下轴套。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在剥皮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打磨组件,使木料经过剥皮组件切削加工后,可以由打磨组件进行打磨,降低木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剥皮后木料的美观性;打磨组件的下连接臂和下轴套配合可以防止打磨轮打滑;第二弹性装置和后架配合,使压紧轮可根据木料的粗细自动调节,使木料在打磨走料空间中时始终被压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的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的后架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的打磨轮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切削机架;2、切削送料组件;3、打磨机架;4、固定轮;5、打磨轮;6、压紧轮;7、驱动装置;8、后架;9、压紧轮连接臂;10、第一弹性装置;11、下连接臂;12、下轮轴;13、下轴套;14、第二弹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含切削机架1、切削送料组件2 ;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设置在切削机架I上,切削送料组件2中设置有切削走料空间;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的一侧为进料端,另一侧为出料端;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切削机架I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3、固定轮4、打磨轮5、压紧轮6和驱动装置7 ;所述打磨机架3的后部设置有可回转的后架8 ;所述后架8上设置有压紧轮连接臂9 ;所述压紧轮6呈斜向可回转地设置在压紧轮连接臂9上;所述压紧轮连接臂9上设置有第一弹性装置10,第一弹性装置10的另一端连接在打磨机架3上;所述第一弹性装置10带动后架8向打磨机架3的前部偏转;所述打磨轮5有两个,两个打磨轮5均呈斜向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3上,两个打磨轮5均为砂布丝轮;所述打磨机架3上还设置有下连接臂11 ;所述下连接臂11可转动地设置在靠近打磨轮5的位置上;所述下连接臂11上设置有下轮轴12 ;所述下轮轴12上,在与两个打磨轮5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两个下轴套13 ;所述下连接臂11上还设置有第二弹性装置14 ;所述下连接臂11在第二弹性装置14的作用下向打磨轮5偏转,使打磨轮5与相应的下轴套13呈过盈配合;所述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所述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下轮轴12由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在剥皮组件的出料端设置打磨组件,使木料经过剥皮组件切削加工后,可以由打磨组件进行打磨,降低木料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剥皮后木料的美观性;打磨组件的下连接臂和下轴套配合可以防止打磨轮打滑;第二弹性装置和后架配合,使压紧轮可根据木料的粗细自动调节,使木料在打磨走料空间中时始终被压紧。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含切削机架(I )、切削送料组件(2);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设置在切削机架(I)上,切削送料组件(2)中设置有切削走料空间;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的一侧为进料端,另一侧为出料端;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切削机架(I)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3)、固定轮(4)、打磨轮(5)、压紧轮(6)和驱动装置(7);所述固定轮(4)、打磨轮(5)、压紧轮(6)均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3)上;所述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所述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打磨轮(5)由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轮(5)和压紧轮(6)均呈斜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架(3)的后部设置有可回转的后架(8);所述后架(8)上设置有压紧轮连接臂(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木剥皮打磨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剥皮组件和打磨组件;所述剥皮组件包含切削机架(1)、切削送料组件(2);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设置在切削机架(1)上,切削送料组件(2)中设置有切削走料空间;所述切削送料组件(2)的一侧为进料端,另一侧为出料端;所述打磨组件设置在靠近切削机架(1)的出料端的一侧;所述打磨组件包含打磨机架(3)、固定轮(4)、打磨轮(5)、压紧轮(6)和驱动装置(7);所述固定轮(4)、打磨轮(5)、压紧轮(6)均可回转地设置在打磨机架(3)上;所述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的中心的连线呈锐角三角形,固定轮(4)、打磨轮(5)和压紧轮(6)之间留有打磨走料空间;所述打磨走料空间与切削走料空间的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打磨轮(5)由驱动装置(7)驱动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府勤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中区光福香雪苗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