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织物的非缝合接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810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将两块弹性织物(10、12)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其中不需要对接缝进行缝纫或缝合加工。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是,切割片状织物(10),形成具有第一种几何形状(20)的第一边缘(16),切割片状织物(12),形成具有预定的第二种几何形状(22)的、与所述第一种形状(20)相对应的第二边缘(18),在所述的形状(20)的侧表面(24)施加粘合剂,在所述形状(22)的侧表面(24)上施加粘合剂,使边缘(16、18)相互配合,在片状织物(10、12)之间形成相交的接缝(14)。保持接缝(14)不移动,以便粘合剂固化。可以将带条(26)设置在接缝(14)的一侧或两侧,以便增加强度。(*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弹性织物的接缝结构的非缝合方法,所说弹性织物例如用于膝、臂的医用装置和躯干吊带,休闲娱乐套装,以及其他服饰物品,例如潜水服、冲浪服、防水服、手套、头饰、长筒水靴、弹性材料的飞行服、救生服或衣片织物。采用这种接缝结构的非缝合方法可以降低产品结构的成本,使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防渗透性、具有增加的柔性,以及在服饰的接缝部分,从整体上增加物品的强度。通常,通过将两块织物的直线形边缘粘接和对接在一起,将两块弹性织物连接在一起。在将两块织物缝合在一起之后,在接缝的内侧覆盖带条,例如尼龙带。例如,在构造休闲娱乐服装,例如防水服的接缝时,两块织物,通常是氯丁橡胶,分别粘结其边缘,随后,借助暗缝方法使两块织物对接在一起,缝纫不能刺穿到氯丁橡胶的另一侧。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缝纫加工方法,例如平缝和包缝。然后,从接缝的内侧设置热焊接或手工粘结带条,以便进一步增加接缝的强度。但是,使用缝纫和设置带条的加工方法降低了氯丁橡胶的强度和柔韧性。主要在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粘结和缝合的穿戴服饰,这是因为,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服装制造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劳动成本远远低于美国。目前流行的用于休闲娱乐服装等的弹性织物的接缝结构的方法公开在美国专利US4741050、US4593418、US4416027、US3246621,和法国专利FR1306301、FR1306990中。相关的技术还记载在美国专利US5036551和英国专利GB319416中。在美国专利US4741050中,公开了一种接缝结构,通过在两块弹性织物之间插入粘合剂,然后将两块织物包缝在一起的方法形成接缝。在美国专利US4593418中,公开了一种经过改变的粘合剂和缝合技术,其中在相邻的片状织物上重叠设置了一弹性带条。在美国专利US4416027中,公开了一种构成接缝结构的方法,其中沿着两块弹性织物的横向相对的边缘设置凹槽。将橡胶填织物及粘合剂一起插入织物的凹槽内,接着只在服装的外侧进行缝合加工,随后形成接缝。在美国专利US3246621中,公开了一种接缝的方法,其中通过采用简单的锁式线迹缝合方法,使相邻的织物边缘对接在一起。在法国专利FR1306301和FR1306990中,公开了一种构成接缝的技术,其中借助粘合剂使织物的边缘对接在一起,接着,在接缝边缘施加具有粘合剂的弹性材料带条,随后进行缝合加工。在美国专利US5036551中,公开一种制造叠层热塑性弹性织物的方法,其中借助粘合剂密封,形成不采用缝纫加工的叠层接缝。但是,其中所述由热塑性弹性织物的叠层材料形成接缝,这种技术非常有效,而且使用寿命长,但是不希望使用粘合剂粘结已经叠层的织物的对接边缘。在这一方面,应当注意到大部分弹性织物是热塑性材料,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织物还没有经过预先加热固化,织物可以相互“焊接”在一起。例如,如果成批的氯丁橡胶树脂形成两块片状材料,并且被加热固化,通过再次加热,这两块片状材料不能通过物理方式相互结合在一起。在这两块片状材料之间需要附加粘合剂,或者设置其他还未经过改变,即未固化的热塑性材料,通过加热使其连接在一起。另外,如果再次进行加热,这两块片状材料将产生降解,形成碳化塑料,其不能保持需要的材料特性。在英国专利GB319416中,公开了一种对接的弹性材料,特别是在一基层或表面上固定一层材料。如此专利中所述,当橡胶材料被附着在基层上时,并且,在常规的磨损过程中受拉伸作用,借助设置的互锁结构,可以防止在产品的外层产生裂缝或开裂。在现有技术中,接缝连接技术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正常的磨损过程中,由于缝合结构被磨损,这种接缝容易被破坏或分开。穿透织物的线迹,削弱了接缝的强度,而且会产生泄漏。由于缝合加工本身对形成织物的宏观组织造成了巨大破坏,从而削弱了织物的强度。如果在进行缝合加工之后,在接缝上附着带条,这种附着的带条将刺激皮肤,而且由于该带条与皮肤的摩擦,可能使带条从接缝上脱落。这将使缝纫接缝再次开口而被破坏。采用缝合方法连接两块片状织物,其本身将降低服装物品在接缝部分的强度和弹性,从而导致服装物品的柔软性下降。结合缝合加工与设置带条,或者采用其他织物覆盖接缝,这种结合加工方式将削弱产品的强度、柔韧性和弹性。服饰中的接缝被破坏,属于其固有的结构特征,这大大增加了制造者修理产品的费用,并且降低了服饰产品的使用寿命。最终,缝合加工和设置带条加工属于密集劳动,其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价格昂贵。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有关的其他优点。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两片弹性织物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其不需要对接缝进行缝纫或缝合加工。这是通过一种构造接缝的方法来实现的,形成第一种预定的形状,使其与第二种预定的形状相对应,从而形成非缝合接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片弹性织物的一个边缘被切割,以便形成预定的第一几何形状。所述织物可以由共轭二烯、聚氯丁二烯(polychloropene)、氯丁二烯(chloropene)、α烯烃聚合物或共聚物,或氯丁橡胶构成。第二片弹性织物的一个边缘也被切割,以便形成预定的第二几何形状。第一和第二几何形状的边缘相互对应。最好,几何形状具有圆弧形的远端和近端。沿着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几何形状的边缘施加粘合剂,然后,使其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接缝。根据选择预定的几何形状,接缝可以相交或互锁。粘合剂可以是双面胶带、液态热塑性聚合物,或者胶料。根据使用的材料,这些粘合剂可以被加热活化。胶料可以选自环氧树脂、氨基甲酸乙酯、聚氨基甲酸酯、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酸、或者硅树脂。保持片状织物不移动,直到粘合剂完全固化,形成一片整体的具有非缝合接缝的织物。在采用上述方法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织物的一侧或两侧沿着接缝的长度方向只设置带条,以进一步密封接缝。所述带条包括柔性的聚酯织物,该织物具有涂覆其一侧的粘合剂,并且可以进行热焊接或手工粘合。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通过加热作用,使胶带固化。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实施例,可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对附图的简要描述通过下面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是具有直线形边缘的第一片状弹性织物的俯视侧面的立体图。图2A是图1所示片状弹性织物的俯视侧面的立体图,其中具有一个边缘被切割成为第一几何形状。图2B是图1所示片状弹性织物的俯视侧面的立体图,其中具有一个边缘被切割成为另一种第一几何形状。图3是具有直线形边缘的第二种片状弹性织物的立体图。图4A是图3所示片状弹性织物的俯视侧面的立体图,其中具有一个边缘被切割成为与图2A所示第一几何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几何形状。图4B是图3所示片状弹性织物的俯视侧面的立体图,其中具有一个边缘被切割成为与图2B所示另一种第一几何形状相对应的第二几何形状。图5A是图2A所示第一片状弹性织物与图4A所示第二片状弹性织物,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具有几何形状的边缘相互连接的平面图,其中表示,形成的连接成一片的织物具有互锁的接缝。图5B是图2B所示另一种第一片状弹性织物与图4B所示另一种第二片状弹性织物,在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具有几何形状的边缘相互连接的平面图,其中表示,形成的连接成一片的织物具有互锁的接缝。图6A是图5A所示具有互锁接缝的连接在一起的弹性织物的平面图,其中表示沿着互锁接缝的长度方向设置带条。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两片状弹性织物之间形成非缝合接缝的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切割第一片状弹性织物,形成具有预定的第一种形状的第一边缘;切割第二片状弹性织物,形成具有预定的第二种形状的、与所述第一种形状相对应的第二边缘;在第一和第二形状的边缘施 加粘合剂;使第一形状边缘与第二形状边缘相互配合,在第一和第二片状弹性织物之间形成接缝;保持接缝不移动,直到粘合剂完全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理查德休伯
申请(专利权)人:扩展接合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