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静专利>正文

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966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5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离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一端凹槽内的轴承,还包括缓冲室、输液道、轴、处于所述缓冲室内的隔离板、通孔和扇叶;所述缓冲室卡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所述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内,所述输液道贯穿于所述轴内且与所述轴同轴设置,所述轴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述轴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缓冲室内的冲洗液会在所述扇叶的带动作用下流到所述输液道内,在该过程中冲洗液没有直接接触到密封件,不会影响分离的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分离机
,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本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一端凹槽内的轴承,还包括缓冲室、输液道、轴、处于所述缓冲室内的隔离板、通孔和扇叶;所述缓冲室卡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所述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内,所述输液道贯穿于所述轴内且与所述轴同轴设置,所述轴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述轴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所述缓冲室内的冲洗液会在所述扇叶的带动作用下流到所述输液道内,在该过程中冲洗液没有直接接触到密封件,不会影响分离的产品的质量。【专利说明】一种分禹机冲洗液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离机
,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喷嘴排渣的分离机在对物料进行分离时需要对底流进行洗涤,为了确保冲洗液顺利送到喷嘴口处且不与进料液相混合,则冲洗液必须有足够的压力,冲洗液流道必须进行密封以防止和进料相混合而影响分离机对物料的分离效果。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采用唇形密封圈或J型密封圈对冲洗液进行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密封件要承受一定的冲洗液的压力,密封件之间有很高的相对滑动速度,而且密封处只可以用冲洗液进行润滑,润滑效果较差。因此,在这种苛刻的密封工况下,密封件容易受到磨损,使用寿命非常低。频繁的更换密封件不仅增加了设备运行成本,而且还影响正常生产。另外,当密封件损坏后如果更换不及时会影响到分离的产品的质量,冲洗液可能会流进齿轮箱引起润滑油变质,导致轴承、齿轮等零件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解决的传统的冲洗液输送装置由于采用接触式密封带来的质量隐患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一端凹槽内的轴承,还包括缓冲室、输液道、轴、处于所述缓冲室内的隔离板、通孔和扇叶;所述缓冲室卡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所述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内,所述输液道贯穿于所述轴内且与所述轴同轴设置,所述轴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述轴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其中,所述扇叶的个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20 ;所述扇叶为弧形扇叶,所述扇叶的圆弧半径小于等于4厘米。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40毫米。其中,所述通孔的个数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20。其中,所述输液道内壁嵌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2毫米,且小于等于0.6毫米;所述输液道的直径大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其中,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轴上且一端处于所述轴承座外侧的端盖,所述端盖与所述轴采用间隙配合。其中,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设置于所述端盖另一端上的外螺纹相配合。其中,还包括凹设于所述轴承座上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与凸设于所述缓冲室外侧的凸起相配合。其中,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缓冲室上的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直径大于I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其中,还包括旋设于所述输液管上的阀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一端凹槽内的轴承,还包括缓冲室、输液道、轴、处于所述缓冲室内的隔离板、通孔和扇叶;所述缓冲室卡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另一端,所述轴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轴承内,所述输液道贯穿于所述轴内且与所述轴同轴设置,所述轴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所述隔离板设置于所述轴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使用时,所述缓冲室内的冲洗液会在所述扇叶的带动作用下通过所述通孔流到所述输液道内,并沿着所述输液道进行输送,在该过程中冲洗液没有直接接触到密封件,不会对密封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分离的产品的质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1-输液道;2-轴;3-端盖;4-轴承;5_轴承座;6-凸起;7-凹槽;8_缓冲室;9-阀门;10-输液管;11-隔离板;12_通孔;13-扇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结合图1对本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5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5 —端凹槽内的轴承4,还包括缓冲室8、输液道1、轴2、处于所述缓冲室8内的隔离板11、通孔12和扇叶13 ;所述缓冲室8卡设于所述轴承座5的另一端,所述轴2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8、所述轴承座5和所述轴承4内,所述输液道I贯穿于所述轴2内且与所述轴2同轴设置,所述轴2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8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13 ;所述隔离板11设置于所述轴2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12。使用时,所述缓冲室8内的冲洗液会在所述扇叶13的带动作用下通过所述通孔12流到所述输液道I内,并沿着所述输液道I进行输送,在该过程中冲洗液没有直接接触到密封件,不会对密封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分离的产品的质量。所述扇叶13的个数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20 ;所述扇叶13为弧形扇叶,所述弧形扇叶13的圆弧半径小于等于4厘米。本技术优选所述扇叶13的个数为8,该个数的所述扇叶13可以有效的带动冲洗液进行流动,保证冲洗液顺利的被输送。所述通孔12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40毫米。本技术优选所述通孔12的直径为10毫米,该尺寸的所述通孔12可以满足输送冲洗液的需要,不会因为尺寸太小而造成阻塞。所述通孔12的个数大于等于8,且小于等于20。本技术优选所述通孔12的个数为12。所述输液道I内壁嵌有防腐层,所述防腐层的厚度大于等于0.2毫米,且小于等于0.6毫米;所述输液道I的直径大于2毫米,且小于等于20毫米。本技术优选所述输液道I的直径为10毫米,该尺寸所述输液道I可以满足输送冲洗液的需要。本技术优选所述防腐层的厚度为0.3毫米,该厚度的所述防腐层可起到很好的防腐作用,而且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也不会过多的增加所述输液道I的重量。还包括套设于所述轴2上且一端处于所述轴承座5外侧的端盖3,所述端盖3与所述轴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端盖3对所述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起到密封作用,减少外部环境对其内部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述端盖3与所述轴2采用间隙配合便于安装与拆卸。所述轴承座5上设置有内螺纹,且所述内螺纹与设置于所述端盖3另一端上的外螺纹相配合。采用螺纹连接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而且螺纹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还包括凹设于所述轴承座5上的凹槽7,且所述凹槽7与凸设于所述缓冲室8外侧的凸起6相配合。所述凹槽7与所述凸起6配合,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避免使用过程中松动而影响正常的使用。还包括穿设于所述缓冲室8上的输液管10,所述输液管10的直径大于I厘米,且小于等于3厘米。本技术优选所述输液管10的直径为2厘米,该尺寸的所述输液管10可以满足输送冲洗液的需要。还包括旋设于所述输液管10上的阀门9。通过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机冲洗液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5)和设置于所述轴承座(5)一端凹槽内的轴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冲室(8)、输液道(1)、轴(2)、处于所述缓冲室(8)内的隔离板(11)、通孔(12)和扇叶(13);所述缓冲室(8)卡设于所述轴承座(5)的另一端,所述轴(2)依次穿设于所述缓冲室(8)、所述轴承座(5)和所述轴承(4)内,所述输液道(1)贯穿于所述轴(2)内且与所述轴(2)同轴设置,所述轴(2)的伸入到所述缓冲室(8)内的轴段上设置有所述扇叶(13);所述隔离板(11)设置于所述轴(2)的两侧,且其上设置有所述通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静
申请(专利权)人:黄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