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7182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7: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该触控板包含支撑框体、触控电路板、上盖、加强杆件及弹性件。支撑框体具有开口,支撑片部自开口向内延伸形成且具有触发凸点。触控电路板设置于支撑片部上且具有开关。上盖连接于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且覆盖于触控电路板上。加强杆件设置于上盖上且对应支撑框体的第二侧。弹性件设置于触控电路板及支撑片部之间以使触控电路板可相对支撑片部活动。当上盖被外力下压时,上盖以支撑框体的第一侧为支点向下摆动,且上盖驱动触控电路板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以使该触控电路板相对支撑片部向下移动,进而使开关被触发凸点触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中的触控板。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触控式电脑(如笔记型电脑等)通常设有触控板以代替鼠标使用,且搭配左右并置的两个按键来取代鼠标上的左键及右键以进行按键功能的触发(如点选图标或开启功能表等),而为了缩减触控板的整体结构空间,现有技术中已有出现将按压开关直接整合在触控电路板上并利用直接下压触控板的方式进行触发的设计,以更进一步地省略上述左右并置的按键的配置,以利触控式电脑的薄型化设计。然而,在上述设计中,当使用者按压触控板上距离按压开关较远的位置(如触控板的周边)时,由于触控板的结构强度不足,因此常会出现触控板整体结构偏转倾斜而无法左右同动的情况,故使用者较不易对按压开关施力且不容易感受到按压开关是否已被触发,从而导致使用者按压手感不佳以及触控电路板的按压开关无法确实地被触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加强杆件设置于上盖上的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控板,其包含一支撑框体、一触控电路板、一上盖、一加强杆件,以及一弹性件。该支撑框体具有一开口、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且自该开口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片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该支撑片部具有一触发凸点。该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且具有一开关。该上盖连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且覆盖于该触控电路板上。该加强杆件设置于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二侧的位置上。该弹性件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以及该支撑片部之间,用来提供一弹力至该触控电路板以使该触控电路板可相对该支撑片部上下活动,当该上盖被一外力下压时,该上盖以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为支点向下摆动,且该上盖驱动该触控电路板克服该弹性件所提供的该弹力以使该触控电路板相对于该支撑片部向下移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该触发凸点触发。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触控电路板另具有一中心纵轴,该开关设置于实质上对应该触控电路板的该中心纵轴的位置上。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弹性件包含至少一弹臂,该弹臂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的位置上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枢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上。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上盖另具有二边角,该加强杆件可相对活动地连接于该上盖上且具有二弯折部,该二弯折部分别沿该上盖的该二边角延伸弯折形成。本专利技术另公开该上盖对应该加强杆件的位置上形成有至少一扣接件,其用来扣接住该加强杆件,以使该加强杆件可相对该上盖活动。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一装置主体以及一触控板。该触控板用来进行该装置主体的触控操作,该触控板包含一支撑框体、一触控电路板、一上盖、一加强杆件,以及一弹性件。该支撑框体设置于该装置主体上以及具有一开口、一第一侧以及一第二侧且自该开口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片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该支撑片部具有一触发凸点。该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以及电连接于该装置主体且具有一开关。该上盖连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且覆盖于该触控电路板上。该加强杆件设置于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二侧的位置上。该弹性件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以及该支撑片部之间,用来提供一弹力至该触控电路板以使该触控电路板可相对该支撑片部上下活动,当该上盖被一外力下压时,该上盖以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为支点向下摆动,且该上盖驱动该触控电路板克服该弹性件所提供的该弹力以使该触控电路板相对于该支撑片部向下移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该触发凸点触发。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利用加强杆件设置于触控板的上盖上的配置,用于产生触控板的整体结构强化以及上盖所接受到的压应力可经由加强杆件进行传导的效果,从而使上盖在被按压时能够左右同动。如此一来,即便使用者按压到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板的上盖的周边,本专利技术仍然可确保上盖在被外力按压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整体结构偏转倾斜而无法左右同动的情况,因此,无论上盖被按压的位置为何,通过加强杆件的配置,上盖均可左右同动地向下摆动以下压触控电路板,以使得支撑框体的支撑片部上的触发凸点可确实地触发触控电路板的开关,由此,本专利技术即可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所提及的使用者按压手感不佳以及触控电路板的按压开关无法被触发等问题,从而提升触控板在按压操作上的手感舒适度以及开关触发灵敏度。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控板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触控电路板以及加强杆件设置于上盖上的仰视图;图4为图1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沿剖面线A-A’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4的上盖被下压的部分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可携式电子装置12装置主体14触控板16支撑框体18触控电路板20上盖22加强杆件24弹性件26开口28支撑片部30触发凸点32开关34转轴36扣接件38弯折部40边角42弹臂L中心纵轴S1第一侧S2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提出的一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中,可携式电子装置10以笔记型电脑为例进行描绘,但不受此限,其也可为其他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可携式电子装置10包含一装置主体12以及一触控板14,装置主体12可为一般可携式电子装置中除触控板之外的主要元件(如液晶荧幕、主机板、键盘等)的组合,其相关说明常见于现有技术中,于此不再说明。接着,请参阅图2以及图3,图2为图1的触控板14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一触控电路板18以及一加强杆件22设置于一上盖20上的仰视图,触控板14用来进行装置主体12的触控操作以及进行按键功能的触发(如点选图标或开启功能表等),由图2以及图3可知,触控板14包含一支撑框体16、触控电路板18、上盖20、加强杆件22,以及一弹性件24。支撑框体16设置于装置主体12上,以及具有一开口26、一第一侧S1,以及一第二侧S2且自开口26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片部28,第一侧S1与第二侧S2相对,支撑片部28具有一触发凸点30,而触控电路板18则是相对应地设置于支撑片部28上以及电连接于装置主体12且具有与触发凸点30相对应的一开关32,在此实施例中,触控电路板18具有一中心纵轴L,开关32可设置于实质上对应触控电路板18的中心纵轴L的位置上,但不受此限,也就是说,开关32与相对应的触发凸点30的配置位置可随着触控板14的实际应用而有所变化。上盖20连接于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且覆盖于触控电路板18上,在此实施例中,上盖20与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的连接方式可采用转轴枢接设计以节省上盖20与支撑框体16在结构连接上所需占用的空间,从而进一步地缩减触控板14的整体结构体积以利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的薄型化设计。举例来说,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盖20对应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的位置上可具有一转轴34,转轴34枢接于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上,用于使上盖20可以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为支点上下摆动。另外,上盖20与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的连接方式也可改采用其他接合设计,例如上盖20可改以螺丝锁固的方式以连接于支撑框体16的第一侧S1上等,至于采用何种方式,其端视触控板14的实际应用而定。加强杆件22设置于上盖20对应支撑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板及其可携式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板,其包含:支撑框体,其具有开口、第一侧以及第二侧且自该开口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片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该支撑片部具有一触发凸点;触控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且具有开关;上盖,其连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且覆盖于该触控电路板上;加强杆件,其设置于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相对该第一侧的该第二侧的位置上;以及弹性件,其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以及该支撑片部之间,用来提供弹力至该触控电路板以使该触控电路板可相对该支撑片部上下活动,当该上盖被一外力下压时,该上盖以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为支点向下摆动,且该上盖驱动该触控电路板克服该弹性件所提供的该弹力以使该触控电路板相对于该支撑片部向下移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该触发凸点触发。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3 TW 1011422041.一种触控板,其包含:支撑框体,其具有开口、第一侧以及第二侧且自该开口向内延伸形成有一支撑片部,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相对,该支撑片部具有一触发凸点;触控电路板,其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且具有开关;上盖,其连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且覆盖于该触控电路板上;加强杆件,其设置于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相对该第一侧的该第二侧的位置上;以及弹性件,其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以及该支撑片部之间,用来提供弹力至该触控电路板以使该触控电路板可相对该支撑片部上下活动,当该上盖被一外力下压时,该上盖以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为支点向下摆动,且该上盖驱动该触控电路板克服该弹性件所提供的该弹力以使该触控电路板相对于该支撑片部向下移动,进而使该开关被该触发凸点触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触控电路板另具有一中心纵轴,该开关设置于实质上对应该触控电路板的该中心纵轴的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弹性件包含至少一弹臂,该弹臂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上盖对应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的位置上具有一转轴,该转轴枢接于该支撑框体的该第一侧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上盖另具有二边角,该加强杆件可相对活动地连接于该上盖上且具有二弯折部,该二弯折部分别沿该上盖的该二边角延伸弯折形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上盖对应该加强杆件的位置上形成有至少一扣接件,其用来扣接住该加强杆件,以使该加强杆件可相对该上盖活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触控电路板另具有一中心纵轴,该开关设置于实质上对应该触控电路板的该中心纵轴的位置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板,其中该弹性件包含至少一弹臂,该弹臂设置于该支撑片部上。9.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包含:装置主体;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瑞顒黄鸿明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