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69903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3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效率较低、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系统,用户通过网络与该虚拟现实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对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包括3D驱动引擎、场景数据库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及电脑终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控制与管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管理效率较低、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系统,用户通过网络与该虚拟现实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对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包括3D驱动引擎、场景数据库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及电脑终端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可用于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控制与管理中。【专利说明】
本方面涉及一种。技术背景石油炼化生产工艺复杂,不少反应是在高温、高压下进行,很多介质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或者高腐蚀性的特点,造成设备或管道容易跑、冒、滴、漏。上述特点决定了石油企业工作场所中化学毒物分布广泛,作业人员接触机会多,各岗位接触毒物种类不一,接触浓度差别很大,造成化学毒物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困难。加之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治知识专业性较强内容较为抽象难以理解运用,而企业具体负责职业卫生管理的人员多为兼职,造成石油炼化企业化学毒物职业危害控制管理效果不佳。如何提升炼化企业化学毒物职业危害控制管理能力和管理效果,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利用先进的硬件技术及软件工具,设计出合理的交互手段,使用户能交互式地观察和操作系统生成的虚拟环境,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培训系统综合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为使用者生成一个极为逼真的虚拟场景,使使用者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操作和实战演练,帮助使用者高效的理解和管理相关抽象知识和问题,提高标准化操作能力及处理能力。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建筑、工业仿真、临床医学、文化教育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但在职业病防治领域的应用还很少。目前虚拟现实技术针对石油炼化企业化学毒物职业危害控制管理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在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管理中管理效率较低、可操作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该方法用于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管理中,具有管理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户通过网络与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其对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风险管理,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包括3D驱动引擎、场景数据库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及电脑终端;所述3D驱动引擎包括对场景数据库的组织和管理,定制漫游状态机制,实时消隐,层次细节纹理映射,支持数据的输入/输出设备;所述场景数据库模块包括延迟焦化装置基础数据库、延迟焦化装置模型库;所述风险管理模块包括作业岗位/现场模型库,风险评估模型库,风险管理模型库;3D驱动引擎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虚拟现实管理系统中各传感器接收到的参训者动作信号,控制虚拟场景中角色做出对应动作;场景数据库模块为虚拟培训提供数字化场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炼化装置职业危害风险辨识分级及管理方法构建在虚拟场景中的职业危害风险管理模块,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延迟焦化的三维模型库和数字化虚拟现实数据库,并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延迟焦化装置职业危害风险分级控制措施,实现逼真的人机交互操作。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3D驱动引擎和场景数据库模块内置于电脑终端。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场景数据库包括延迟焦化装置厂房、装置及设备基础数据库立体层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模型与现实场景按照1:1比例构建,另外还包括,化学毒物作业岗位/现场模型库、风险评估模型库、风险管理模型库和典型事故模拟数据。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场景数据库,通过选择典型延迟焦化装置,对装置职业危害现状充分分析,对化学毒物进行现场监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经过筛选、优化的风险评估技术对延迟焦化装置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作业岗位/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分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渲染实现,功能实现该装置的装置及设备与现实场景按照1:1比例构建模型,化学毒物的空间分布、风险评估及装置三维空间风险等级分布,并有查询功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风险管理模块可根据实时数据对作业岗位/场所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分级控制管理。本专利技术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配合虚拟现实硬件设备在电脑终端实现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评估与分级控制管理模式,为炼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提供了真实的虚拟场景,可以模拟特定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化学毒物分布场景,使操作人员最大限度的贴近实际,更直观的进行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管理培训操作,大大节省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率。系统可操作性强,学习界面友好,具有管理效率较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的结构示意图。I为风险管理模块;2为信息反馈;3为用户操作;4为电脑终端。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仅限于本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收集整理国内外研究的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筛选、比对。在此基础上优化、健全一种既简便易行,又能明确区分炼化装置作业岗位/场所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高低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作业岗位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分级技术和作业场所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技术。图1是基于硬件交互的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系统实现结构图,主要包括3D驱动引擎,场景数据库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及电脑终端等几部分内容。3D驱动引擎负责显示、组织和管理三维虚拟场景的数据。用于表现渲染三维培训场景,实现管理培训的各种应用,提供系统二次开发的接口与工具。能够实现三维可视化、场景编辑、自由游历、信息查询等功能。场景数据库包括延迟焦化装置厂房、装置及设备基础数据库立体层次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模型与现实场景按照1:1比例构建,另外还包括,化学毒物作业岗位/现场模型库、风险评估模型库、风险管理模型库和典型事故模拟数据库。3D驱动引擎和场景数据库内置于电脑终端,3D驱动引擎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虚拟现实管理系统中接收到的使用者动作信号,控制虚拟场景中角色做出对应动作,场景数据库为虚拟培训提供数字化场景。其中的核心部分场景数据库,通过选择典型延迟焦化装置,系统调查识别作业场所生产性毒物的产生过程、分布范围和采取的控制防护措施,收集工人既往的健康监护资料和事故资料,进行工作场所中毒物浓度监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经过筛选、优化的风险评估技术对延迟焦化装置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作业岗位/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分级。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渲染实现,功能实现该装置的装置及设备与现实场景按照1:1比例构建模型,化学毒物的空间分布、风险评估及装置三维空间风险等级分布,并有查询功能。风险评估模块可根据实时数据对作业岗位/场所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进行风险分级。(3)收集整理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防控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等级,提出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工程技术措施、警告及防护标识设置、个人防护用品佩戴、化学毒物职业危害培训、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监测等。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渲染实现。功能实现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方法,用户通过网络与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连接,实现对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的风险控制与管理。基于风险评价的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虚拟现实管理平台包括3D驱动引擎、场景数据库模块、风险管理模块及电脑终端;所述3D驱动引擎包括对场景数据库的组织和管理,定制漫游状态机制,实时消隐,层次细节纹理映射,支持数据的输入/输出设备;所述场景数据库模块包括延迟焦化装置基础数据库、延迟焦化装置模型库、化学毒物作业现场模型库;3D驱动引擎用于接收并处理所述虚拟现实管理系统中各传感器接收到的参训者动作信号,控制虚拟场景中角色做出对应动作;场景数据库模块为虚拟培训提供数字化场景;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和炼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风险评估技术构建在虚拟场景中的风险评估模块,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构建延迟焦化的三维模型库和数字化虚拟现实数据库,并在虚拟场景中实现延迟焦化装置化学毒物职业危害分级控制管理对策,实现逼真的人机交互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武珊珊张茂东马岩房师平王晨张昌运王春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