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型电热封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6835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多用型电热封口机,是由一第一臂体与一第二臂体相互枢接而成,其中第一臂体与第二臂体可相互转动以形成压合或分离状态,且两臂体上均形成有一握持部,使用者可以左手或右手直接握持上述握持部、或是直接将电热封口机置于一工作台上,并藉由压合两臂体的动作而以一电热机构对工作物进行电热封口。由于两臂体是成T字型,于电热封口时可使电热机构延伸至工作物侧边,因此仅需移动一次电热封口机便可使工作物达成电热封口的目的。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可利用一盒体以容置电热封口机,不仅美观亦具有安全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多用型电热封口机,尤指一种适用于方便人体手部直接握持或是放置于工作台上操作、且可一次完成电热封口作业的电热封口机。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电热封口机其体积往往过于庞大,由于过于笨重,因此只能置放于一工作台或一桌面上使用而无法直接握持使用。此外,传统的电热封口机的设计往往会受到使用者手持塑胶袋等工作物的阻碍,而必须以塑胶袋等工作物的中间分多次向两侧封口方式方能完成电热封口作业,于实务上非常不便。另电热封口机相关技术甚多,本专利技术人亦拥有多件专利,如台湾专利公告号第370078号、第370077号、第356811号等。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多用型电热封口机,以便能直接放置于工作台上操作并可一次完成电热封口作业。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用型电热封口机,以便能提供一可容置电热封口机的盒体以增加电热封口机的使用安全性及美观性。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包括有一第一臂体、一电热机构及一第二臂体。其中,第一臂体包括有一第一枢接部,且第二臂体包括有一第二枢接部并对应枢接于第一臂体的第一枢接部,并使第一臂体及第二臂体两者可藉由上述枢接部而相对转动、且使第一臂体与第二臂体可相互形成压合或分离状态。此外,第一臂体并包括有一容置室,上述电热机构则容置于此容置室内。在本技术中,第一臂体另形成有一第一握持部、第二臂体则另形成有一第二握持部,故当第一臂体与第二臂体枢接后,使用者可以手部直接握持上述握持部而移动电热封口机,同时藉由压合第一臂体与第二臂体的动作、并利用形成于第一臂体内电热机构上的一加热部而进行电热封口作业。本技术的第一臂体是成T字型,且形成有一第一左端部及一第一右端部,同时第一左端部与第一右端部的总长度介于6公分至10公分,较佳地是为8公分,同样的,第二臂体亦为T字型,且形成有一第二左端部及一第二右端部,而第二左端部与第二右端部的总长度亦介于6公分至10公分,较佳地是为8公分。因此,藉由上述左、右端部的设计而可让使用者以右手或左手直接握持本技术的电热封口机以进行电热封口,另由于T字型所形成的端部特性,于使用时可使端部延伸至工作物的侧边、亦即电热机构可直接延伸至工作物侧边,藉此使用者即可一次完成电热封口作业而无已有技术分次处理的问题。此外,本技术的第一臂体及第二臂体亦可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使用,亦即除了上述手握型方式外,本技术亦可作为桌上型使用。本技术尚可包括一盒体,此盒体包括有一壳体部、一收纳室及一侧边开口,而上述第一臂体的第一握持部及第二臂体的第二握持部是可活动的由盒体侧边开口插固于盒体的收纳室内。因此,使用者于操作时,可藉由盒体的保护以达到安全使用的目的,此外,盒体的造型可作不同的美工设计,藉此亦可使整体电热封口机具有美观性。当然,以盒体容纳电热封口机时,亦可方便放置于工作台上使用。所述的多用型电热封口机,其该盒体是为一六面状盒体。所述的多用型电热封口机,其该第一枢转部是为一凸轴、该第二枢转部是为一凹槽。本技术的电热封口机除可使用电池外,亦可使用外部插电方式操作,且加热部并不仅限组设于第一臂体上,其亦可组设于第二臂体、甚至两臂体上皆可设有加热部。由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于先前的专利案皆已详述此相关部份,故在此不予赘述。本技术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首先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包括有一第一臂体11及一第二臂体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是皆呈一T字型,且第一臂体11形成有一第一左端部113及一第一右端部114,而第二臂体13则形成有一第二左端部133及一第二右端部134,其中第一左端部113与第一右端部114的总长是为8公分,第二左端部133与第二右端部134的总长亦为8公分,当然上述的长度是为一较佳实施状态,其可介于6公分至10公分。此外,第一臂体11并形成有一第一握持部115,第二臂体13并形成有一第二握持部132,且于第一臂体11的第一握持部115内形成有一容置室111,于此容置室111内可置放一电热机构(图中未示),由于此电热机构可使用一般电热封口机的电热机构,故在此不予以详述。在图1中,第一臂体11尚形成有一第一枢接部112,第二臂体13尚形成有一第二枢接部131,此第一枢接部112与第二枢接部131是相对应枢接而使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两者可相对转动以形成互相压合或分离的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枢接部112与第二枢接邻131是表现为凸轴与凹槽的态样,当然以插销或其它等效方式亦可。请再参阅图2,当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相互枢接后,使用者即可以人体右手91直接握持上述第一握持部115及第二握持部132以移动电热封口机,同时藉由压合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的动作且利用形成于第一臂体11内电热机构上的一加热部121而对工作物92进行电热封口作业,此工作物92于本实施例中是为一塑胶袋(以下各例相同)。请再参阅图3,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中,电热封口机1的结构与电热封口方式皆与上例相同,其差别在于本实施态样中是改以人体左手93对工作物94进行电热封口作业。因此,由图2及图3的实施例可知,本技术藉由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的左端部113,133及右端部114,134的设计,而可让使用者以右手或左手直接握持本技术的电热封口机1以进行电热封口;另由于第一臂体11与第二臂体13的T字型所形成的左端部113,133及右端部114,134,让使用者于操作时,即可将左端部113,133或者是右端部114,134延伸至工作物92,94的侧边、亦即电热机构可直接延伸至工作物92,94侧边,藉此使用者即可一次完成电热封口作业而无须分次处理。请参阅图4,是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其中,电热封口机1的结构与电热封口方式皆与上面所述各例相同,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是改以直接将电热封口机1放置于一工作台95上使用,如此可形成一桌上型封口机型式而且同样可达成本技术的目的。请参阅图5,其显示本技术的电热封口机1搭配一盒体2使用的组装示意图,亦即当电热封口机1组设完成后,可将其容置于一盒体2内。此盒体2包括有一壳体部24、一收纳室23及一侧边开口25,而电热封口机1第一臂体11的第一握持部115及第二臂体13的第二握持部132可活动的由盒体2侧边开口25插固于盒体2的收纳室23内。此外,盒体2上并形成有一顶面21,于此顶面21上则设置有一操作部22是相对于电热封口机1的第二臂体13,此操作部22可藉由一弹性件(图中未示)的设计而组设于盒体2上,此处的弹性件可使用一般的塑胶弹片、铁片弹簧或弹簧等元件。请参阅图6,当电热封口机1容置于盒体2内后,可将盒体2置放于一工作台96上,或是其它桌面,则使用者藉由手指98按压盒体2上的操作部22时,此操作部22会作动电热封口机1的第二臂体13,并藉此对工作物97进行电热封口作业,请注意此时使用者可以拉动工作物97以图式中A、B两方向移动的方式以进行电热封口作业,同时于本实施例中的盒体2尚包括有二处缺口26是相对应于电热封口机1的加热部121,使得工作物97可于该等缺口26内移动以进行电热封口。因此,藉由盒体2的设计,电热封口机1亦可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型电热封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第一臂体,是呈一T字型并形成有一第一左端部、一第一右端部及一第一握持部,该第一握持部并形成有一容置室及一第一枢接部; 一电热机构,是设置于该容置室内并一包括有一加热部;以及 一第二臂体,是呈一T字型并形成有一第二左端部、一第二右端部及一第二握持部,该第二握持部并形成有一第二枢接部是对应枢接于该第一臂体的第一枢接部以便以握持该第一握持部及该第二握持部并藉该电 热机构进行电热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人堂
申请(专利权)人:纬和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