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器和利用这种反应器的烷基化反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64542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22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包括:封闭式的反应器壳体;进料管,其具有用于分别接受各液态物料的相应入口;分配管,其与进料管连通并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在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的区域中设有若干分配孔;空心柱体形式的旋转床,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于反应器壳体内,从而将反应器壳体的内腔分成中心区和外侧区,旋转床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以及设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的用于输出反应后物料的出料口。其中,分配管与旋转床的内表面间隔开地伸入到中心区内,使得物料能够从中心区穿过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并且经由出料口输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包括:封闭式的反应器壳体;进料管,其具有用于分别接受各液态物料的相应入口;分配管,其与进料管连通并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在延伸到反应器壳体内的区域中设有若干分配孔;空心柱体形式的旋转床,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于反应器壳体内,从而将反应器壳体的内腔分成中心区和外侧区,旋转床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以及设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的用于输出反应后物料的出料口。其中,分配管与旋转床的内表面间隔开地伸入到中心区内,使得物料能够从中心区穿过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并且经由出料口输出。【专利说明】反应器和利用这种反应器的院基化反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器,尤其是一种用于烷基化反应的反应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这种反应器来进行的烷基化反应方法,具体地涉及采用异丁烷和C3?C5烯烃来进行的催化烷基化反应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车辆尾气的排放成为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提高汽油的质量是降低车辆尾气污染的最主要途径。已经知道,通过异丁烷与C3?C5烯烃的烷基化反应所得到的烷基化油具有无硫、辛烷值高、研究法辛烷值与马达法辛烷值差值小等特点,可以作为高质量清洁汽油的重要调和组分。烷基化反应是石油炼制领域的传统技术,主要包括硫酸法烷基化技术和氢氟酸法烷基化技术。其中,异丁烷与烯烃在催化剂(硫酸或氢氟酸)的作用下反应,得到异构烷烃。硫酸法烷基化和氢氟酸法烷基化相比,在工艺上各具特点,从基建投资、生产成本、产品收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也都十分接近,因此这两种方法长期共存,均被广泛采用。总体来说,从烷基化装置的数量和烷基油的产量来看,目前氢氟酸烷基化装置占优。然而,近年来随着环保法规要求的日益严格,考虑到氢氟酸的剧毒特性等原因,新建的装置多采用硫酸烷基化工艺。在硫酸法烷基化技术中,反应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因此,反应装置需要具有制冷功能。在氢氟酸法烷基化技术中,反应温度相对较高,一般采用水冷即可以满足反应要求。因此,两者的反应器系统相差较大。传统的硫酸法烷基化反应器包括多种类型的结构,目前主要使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阶梯式硫酸烷基化反应装置,一种是Stratco式反应器(SP内部设置取热管束的间接制冷反应器)。阶梯式硫酸烷基化装置的反应器一般由若干个反应段组成,其中各个反应段之间用溢流挡板隔开,并且每一反应段均设有搅拌器。反应产物和硫酸最后进入沉降段进行分离,所分离出来的硫酸用循环泵送入反应段供重新使用。采用反应物异丁烷自蒸发致冷。该反应系统的优点是,每个反应段中的烷烯比高、动力消耗小、不需另加制冷剂。然而,由于烷烃与烯烃没有预先混合,从而降低了烷基化油的质量,并且增加了酸耗量。另外,各反应段之间相互影响。如果一个反应段的操作异常,则整个反应器都会受到影响。内部设置取热管束的间接制冷反应器的一种具体结构是采用是卧式偏心反应器。反应器的外壳是一个卧式压力容器,内部装有一个大功率的搅拌器、内循环套筒以及取热管束。烃类原料由上、下两个进料管进入反应器,在搅拌叶轮之前汇合,然后向着叶轮喷入反应器。高速运转的叶轮处于反应器的缩径部分处,使反应器内部的物流由于叶轮吸力、管束阻力、线速度差等而造成一些流液的空穴,从而使硫酸与烃类获得比较好的分散和混合。酸烃乳液在反应器的头部再回到进入套筒的内部,重新流向搅拌叶片,从而形成一个高速循环的物流。该反应器内具有循环物料,部分物料的反应时间较长,副反应会增加,酸耗较大,对产品辛烷值的提高不利。US7, 652,187公开了一种C3-C5烯烃与异丁烷的硫酸烷基化反应过程,其中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搅拌方式,而采用喷射器对反应物料进行混合进以进行反应。然而在硫酸烷基化反应过程中,硫酸与烃类物料的密度差较大,喷射混合方式的效果需进一步提高。US5, 785,933公开了 一种硫酸催化烷基化反应器系统,其中反应器的内部设置有挡板和切向布置的多个注射管道入口,从而使反应物料在反应器内形成混合搅拌。由此取消了机械运动部件。该技术利用静态混合器的原理设计了硫酸烷基化反应器,但混合效果仍需要进一步提闻。CN1907924A公开了一种离子液体催化反应工艺及反应装置。其中,烃类原料和离子液体催化剂在旋转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该旋转床设置在反应器内的上部。反应器的下部为储液罐,反应器的中心设置搅拌装置。储液罐与料液循环泵连接构成旋转床循环反应器。然而,该反应器不适用于硫酸法烷基化反应过程,这是因为其采用的换热方式是循环物料取热方式,不适宜于放热较大的硫酸法烷基化反应。另外,反应器下部的储液罐和采用反应物料循环操作方式会增加副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其能够使各种液态物料在反应器内充分地混合并进行反应。尤其是,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烷基化反应器以及采用这种烷基化反应器的烷基化方法,其能够提高催化剂与烃类反应原料的接触效率,降低硫酸催化剂的酸耗,降低反应温度,提高产品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包括:封闭式的反应器壳体;进料管,其具有用于分别接受各液态物料的相应入口 ;分配管,其与所述进料管连通并延伸到所述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在延伸到所述反应器壳体内的区域中设有若干分配孔;空心柱体形式的旋转床,其通过固定机构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壳体内,从而将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内腔分成中心区和外侧区,所述旋转床能够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旋转;以及设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的用于输出反应后物料的出料口。其中,所述分配管与所述旋转床的内表面间隔开地伸入到所述中心区内,使得物料能够从中心区穿过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并且经由所述出料口输出。根据本专利技术,反应物料必须从中心区径向地穿过处于高速旋转下的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由此,在旋转床的旋转所形成的超重力的作用下,各种液态的反应物料被分散。反应物料剧烈撞击到高速转动的旋转床的床层内壁上,实现强化式混合。同时,当流过旋转床的床层时,反应物料不断被各个床层切割,因此在这里反复地实现了分散一聚并过程。这显著强化了混合效果。由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中使用了旋转床而没有使用机械搅拌装置,因此可以采用更低的反应温度。这尤其适用于硫酸法烷基化反应。对于硫酸法烷基化反应来说,反应温度低具有众多优点,例如可以提高产品的辛烷值、减少副反应、降低酸耗等。在采用常规反应器的硫酸法烷基化技术中,反应温度一般为4?10°C。这是因为现有的反应器主要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在反应温度较低时,反应物料的分散度大幅度降低(主要是浓硫酸在低温时的粘度很大)。由于浓硫酸的粘度很大,浓硫酸与烃类原料无法形成充分的分散体系,致使在反应温度低于5°C的情况下反应效果较差。然而,当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来进行硫酸法烷基化反应时,由于旋转床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超重力作用,可以使粘度大的物料仍获得充分的分散,实现浓硫酸在较低温度下与烃类原料的充分的分散接触,从而得到理想的反应效果。实验表明,在-15°C以下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时,仍然可以实现良好的反应效果。此外,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反应器,可以显著减小反应设备的规模。在硫酸法烷基化反应中,异丁烷在浓硫酸中的溶解度较低,加之属于两相反应,传质阻力较大,反应速度主要受传质步骤控制。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至少两种液态物料的反应器(100),包括:封闭式的反应器壳体(1);进料管(10),其具有用于分别接受各液态物料的相应入口(11,12);分配管(20),其与所述进料管连通并延伸到所述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在延伸到所述反应器壳体内的区域中设有若干分配孔(21);空心柱体形式的旋转床(30),其通过固定机构(40)安装于所述反应器壳体内,从而将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内腔分成中心区(45)和外侧区(46),所述旋转床能够在驱动机构(42)的带动下旋转;和设于反应器壳体的下部的用于输出反应后物料的出料口(6),其中,所述分配管与所述旋转床的内表面间隔开地伸入到所述中心区内,使得物料能够从中心区穿过旋转床而进入外侧区,并且经由所述出料口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向晨彭德强齐慧敏李欣王岩陈建兵王璐瑶刘志禹陈欣张胜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