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洪和专利>正文

环保袋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594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保袋制造方法,是利用不织布为材料借由简化的制程及借由一贯化的成型机械,达到快速制造及提升产量产能的方法,借此生产的环保袋可应用于物体的盛装并得以重复使用,特别是在抛弃时有一可分解不致污染环境的特性,更符合环保推行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有关,特别是有关一种利用不织布为制作材料、制程快速并且成品可重复使用的。
技术介绍
现今在政府环保运动的推行下,以往塑制袋体已渐渐停止使用,而必需使用纸袋或具重复使用的环保袋替代,而一般塑料袋因无法分解,无法达到环保的要求,只会造成地球上垃圾越来越多,故政府在近几年来一直推行着环保运动,鼓励使用纸制或布制可重复使用的袋装器具,但不论是塑料袋、纸袋或布袋,其制程繁琐而导致产能无法完全发挥影响其产量,而如何有效避免上述的缺失,乃为各相关业者努力与发展的方向。有鉴于公知方法未臻至善之处,本案专利技术人遂以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并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发设计,遂有本专利技术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贯化流程的制作方法,进而简化加工程序及提升产量增进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使用不织布为制程所需的材料,当成品完成时,则可重复使用,即使抛弃也为可分解不致影响环境整洁。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促进产业的利用,以符合现今提倡环保的需求,进而取代塑料袋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进料,该原料的材质为不织布,并以上、下层各为至少一层的方式输送;第一次熔接,将上、下层的原料两侧缘边进行熔合;折边,经第一次熔接后的原料,进行两侧封合的缘边向内凹折;第二次熔接,收折缘边后的原料再经由前、后段的等分熔接,将其制成多段数的半成品;整平,在原料的表面加以熨平;及裁切成型,在第二次熔接及整平后的原料上,其前、后段的熔接线间具有宽度,从该宽度的中间裁切,令成品的前后各保留一定宽度的熔合缘边,即完成成品的制作。其中,所述的不织布的材质具体为具高韧性的结构体。在所述的第一次熔接至折边的步骤之间,加入印刷步骤,其在原料表面进行图文的印制。在所述的折边至第二次熔接的步骤之间,加入贴标步骤,在原料表面进行卷标或条形码的贴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一改传统塑制袋体制造方法的繁琐,需经由多台机器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加工程序,而加以简化制程得以快速生产,提升产能,并利用不织布为制作时的材料,得以令成品重复使用,即使抛弃也不会污染环境。有关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列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详细介绍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制程所使用机械的整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流程方块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制造程序阶段完成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流程方块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制造程序阶段完成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方块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制造程序阶段完成的再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制造流程方块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制造程序阶段完成的又一实施例示意图。图号说明10布卷置放架20成型机台21第一熔接装置22印刷装置23折边装置24贴标装置25电热装置26第二熔接装置27成型装置28输送装置29ㄇ型框架30拉料轮组31导轮组40进料40第一次熔接 41折边42第二次熔接43整平44裁切成型45印刷46贴标具体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机械主要是由一布卷置放架10及成型机台20所构成;该成型机台20则由第一熔接装置21、印刷装置22、折边装置23、贴标装置24、第二熔接装置26、电热装置25、成型装置27、输送装置28、ㄇ型框架29及数个设于成型机台20与ㄇ型框架29上的拉料轮组30以及数个导轮组31所组成,借由此结构而可达成本专利技术一贯化制程的作业。如图2、3、4所示,本专利技术,其所使用的材料为一具高韧性的不织布材质,并将上、下层的材料如a所示,以各至少一层的原料进行进料40的程序,经由第一熔接装置21执行第一次熔接41即完成如b所示缘边的熔合动作,熔合的缘边则经由折边装置23进行折边42,将两侧缘边向内凹折即完成如c所示,再经第二熔接装置26进行第二次熔接43而完成前、后段的熔合动作即如d所示,因收折后的缘边其层数较多故较厚,所以需经一电热装置25进行加温整平44的程序即完成如e所示,布料经整平44的加工程序后,则最后经一成型装置27进行裁切成型45的程序,即从布料前、后段熔接宽度的中线上裁切成型,以令成品前、后段各留有一半的熔接边如f所示,此时成品则如g所示,由输送装置28输出,进而简化制程并得以快速生产,提升产能,其利用不织布为制作材料,得以令成品重复使用,即使抛弃也不会污染环境。如图5、6、7所示,本专利技术,为考虑到袋体的美观效果,可于制作时加上图文的印刷程序,其是将不织布材质的材料,以上、下层输送如a所示,进行进料40的程序,经由第一熔接装置21执行第一次熔接41即完成如b所示缘边的熔合动作,缘边熔合后的布料则经由印刷装置22进行图文印刷46的程序如h所示,再经折边装置23进行折边42,将两侧缘边向内凹折即完成如c所示,再经第二熔接装置26进行第二次熔接43而完成前、后段的熔合动作即如d所示,因收折后的缘边其层数较多故较厚,所以需经一电热装置25进行加温整平44的程序即完成如e所示,布料经整平44的加工程序后,则最后经一成型装置27进行裁切成型45的程序,即从布料前、后段熔接宽度的中线上裁切成型,以令成品前、后段各留有一半的熔接边如f所示,此时成品则如g所示,由输送装置28输出,即可获致环保袋印制图文的美观效果。如图8、9、10所示,本专利技术,因生产时的产量及产能大而且迅速,故于制作过程中可直接于袋体表面贴设卷标或条形码,以使于贩售该袋体时读码机的侦测,其是将不织布材质的材料,以上、下层输送如a所示,进行进料40的程序,经由第一熔接装置21执行第一次熔接41即完成如b所示缘边的熔合动作,缘边熔合后的布料则经由折边装置23进行折边42,将两侧缘边向内凹折即完成如c所示,再经由一贴标装置24进行贴标47的程序,而将卷标或条形码贴设于布料的表面适当位置即完成如i所示,再经第二熔接装置26进行第二次熔接43而完成前、后段的熔合动作即如d所示,因收折后的缘边其层数较多故较厚,所以需经一电热装置25进行加温整平44的程序即完成如e所示,布料经整平44的加工程序后,则最后经一成型装置27进行裁切成型45的程序,即从布料前、后段熔接宽度的中线上裁切成型,以令成品前、后段各留有一半的熔接边如f所示,此时成品则如g所示,由输送装置28输出,即可获致一贴有卷标或条形码的袋体,而避免于成型后再行贴设的麻烦,进而加速其生产速度减少人工的浪费。如图11、12、13所示,本专利技术,亦可于制作过程中直接于袋体表面印制图文及贴设卷标或条形码,以依厂商需求而加以变化,其系将不织布材质的材料,以上、下层输送如a所示,进行进料40的程序,经由第一熔接装置21执行第一次熔接41即完成如b所示缘边的熔合动作,缘边熔合后的布料则经由印刷装置22进行图文印刷46的程序如h所示,再经由折边装置23进行折边42程序,将两侧缘边向内凹折即完成如c所示,后再经一贴标装置24进行贴标47的程序,而将卷标或条形码贴设于布料的表面适当位置即完成如i所示,再经第二熔接装置26进行第二次熔接43而完成前、后段的熔合动作即如d所示,因收折后的缘边其层数较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袋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进料,该原料的材质为不织布,并以上、下层各为至少一层的方式输送;第一次熔接,将上、下层的原料两侧缘边进行熔合;折边,经第一次熔接后的原料,进行两侧封合的缘边向内凹折 ;第二次熔接,收折缘边后的原料再经由前、后段的等分熔接,将其制成多段数的半成品;整平,在原料的表面加以熨平;及裁切成型,在第二次熔接及整平后的原料上,其前、后段的熔接线间具有宽度,从该宽度的中间裁切,令成品的前后各保 留一定宽度的熔合缘边,即完成成品的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和
申请(专利权)人:陈洪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