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金龙专利>正文

自行车导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7506 阅读:3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导链器,系包含有:一导链部包括一第一、二导链U型件边侧一体片状连接并可对向并合,一连结构造包括一端形成一连接部,连接部乃可连接导链部一体成型,连结构造另一端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得以一束带固定至自行车的后下叉位置,导链部系可形成全周框围链条,所以不论链条如何跳动,均不能跳脱导链器使导持效果最佳,而固定部与连接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据此使得链条带动导链部些微的变形偏摆时,其变形裕度得以为软质材料缓冲部缓冲吸收,使其兼具一体成型的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的效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导链器,系包含有:一导链部包括一第一、二导链U型件边侧一体片状连接并可对向并合,一连结构造包括一端形成一连接部,连接部乃可连接导链部一体成型,连结构造另一端形成一固定部,固定部得以一束带固定至自行车的后下叉位置,导链部系可形成全周框围链条,所以不论链条如何跳动,均不能跳脱导链器使导持效果最佳,而固定部与连接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据此使得链条带动导链部些微的变形偏摆时,其变形裕度得以为软质材料缓冲部缓冲吸收,使其兼具一体成型的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的效用。【专利说明】自行车导链器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
,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自行车导链器,其导链部的第一、二导链U型件及该连结构造可一体成型制成,且在连结构造的连接部与固定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得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得使导链器兼具一体成型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效用。
技术介绍
按,自行车的传动一般均使用链条,链条绕行于前链轮至后链轮间,其长度相当长,其间需要适当的支撑以维持其运转的顺畅度,习用的导链器设有导轮,导轮中间具有一凹槽,藉由该凹槽以导引链条,使其保持运转的顺畅度,并防止链条脱链。惟,习用的链条其导轮至少有一半是开放的,所以当链条有跳动的状态下,就容易脱出该导轮的范围,导轮瞬间失其效用,为此,习用虽有开发出另一种全周框围的导链器提供使用,但是仔细计算其一个导链器需要有相当多的构件组成,如果每一个构件一个模具,其生产的成本将相当惊人,另一方面,四散的零件也需要一一找齐,再经由组装程序才能完成导链器建置,实仍有改进的空间。是以,针对上述习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导链器,其导链部的第一、二导链U型件及该连结构造可一体成型制成,且在连结构造的连接部与固定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得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得使导链器兼具一体成型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效用。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导链器,系包含有:一导链部及一连结构造一体成型而成,该导链部包括一第一导链U型件及一第二导链U型件边侧一体片状连接并可对向并合固定,并形成贯通的一导链孔据以导持链条,该连结构造包括一端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乃可连接该导链部一体成型,该连结构造另一端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得以一束带固定至自行车的后下叉位置,该导链部导链孔系可形成全周框围传动链条,所以不论传动链条如何跳动,均不能跳脱该导链器使导持效果最佳,而该固定部与该连接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据此使得链条带动导链部些微的变形偏摆时,其变形裕度得以为该软质材料缓冲部缓冲吸收,使其兼具一体成型的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的效用。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系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系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系本技术第一、二导链U型件组合后的立体示意图。图4系本技术第一、二导链U型件组合后的平面剖示图。图5系本技术导链器实施于自行车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系本技术导链器实施于自行车的平面示意图。其中:1、导链器;10、导链部;11、第一导链U型件;111、扣孔;112、圆凹槽;113、圆定位柱;12、第二导链U型件;121、弹性扣具;122、圆定位柱;123、圆凹孔;13、片状体;20、连结构造;21、连接部;22、固定部;221、穿孔;222、延伸片;223、剎车线容置槽;23、条状体;24、软质防滑垫;241、止滑沟槽;25、导链孔;30、软质材料缓冲部;40、束带;50、自行车;51、后下叉;52、链条;53、剎车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系提供一种自行车导链器的设计。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实施方式及图式详述如后: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导链器,系包含有:一导链部10,该导链部10包括一第一导链U型件11及一第二导链U型件12,该第一导链U型件11与该第二导链U型件12边侧以一片状体13连接而一体成型制成,该第一导链U型件11与该第二导链U型件12,并可转折而对向并合固定(如第三、四图所示),并形成贯通的一导链孔25据以导持链条52 ;一连结构造20,该连结构造20包括一端形成一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乃可连接该导链部10 —体成型,该连结构造20另一端形成一固定部22,该固定部22得以数束带40穿贯该固定部22处横向贯穿的数穿孔221固定至自行车50的后下叉51位置(如图5、图6所示),该固定部22与该连接部21间以一条状体23连接一体成型;以及一软质材料缓冲部30,该固定部22与该连接部21间的该条状体23连接位置射出包覆成型该软质材料缓冲部30,据此使得链条52带动该导链部10些微的变形偏摆时,其变形裕度得以为该软质材料缓冲部30缓冲吸收,该导链部10系可形成全周框围链条52,所以不论链条52如何跳动,均不能跳脱该导链器I使导持效果最佳,而使本技术兼具一体成型的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的效用。所述的自行车导链器,其中该第一导链U型件11并合面上设有数扣孔111、数圆凹槽112及数圆定位柱113,该第二导链U型件12并合面上对应突设有数弹性扣具121、数圆定位柱122及数圆凹孔123,使该第二导链U型件12往该第一导链U型件11并合时,该弹性扣具121得扣合于该扣孔111固定,该圆定位柱113、122嵌入该圆凹槽123、112定位。所述的自行车导链器,其中该固定部22上方往上延伸设有数延伸片222,该延伸片222得包覆在自行车50后下叉51,并得以增加束带40束紧导链器I的面积。所述的自行车导链器,其中该固定部22上方往下凹设一剎车线容置槽223,该剎车线容置槽223上设拱形的一软质防滑垫24,该软质防滑垫24顶面并设有数止滑沟槽241,该剎车线容置槽223得以容置自行车50的剎车线53,而该软质防滑垫24于剎车线53上方限位及保护剎车线53,并该软质防滑垫24抵于自行车50后下叉51表面,得固定并防止该导链器I任意移动。由其上述可知,本技术的自行车导链器,确为业界首见而符合新型专利的新颖性要件,而其全面性的创新设计,符合新型专利的进步性要件,而第一、二导链U型件及该连结构造可一体成型制成,且连结构造的连接部与固定部间一体条状连接位置得射出包覆成型一软质材料缓冲部,得使导链器兼具一体成型效率及具有缓冲调整效用,符合较佳的产业利用性。前文系针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为本创作的技术特征进行具体的说明;惟,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当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原则下对本技术进行变更与修改,而该等变更与修改,皆应涵盖于如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的范畴中。综上所述,本技术系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导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导链部,该导链部包括一第一导链U型件及一第二导链U型件,该第一导链U型件与该第二导链U型件边侧以一片状体连接而一体成型制成,该第一导链U型件与该第二导链U型件,并可转折而对向并合固定,并形成贯通的一导链孔据以导持链条;  一连结构造,该连结构造包括一端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乃可连接该导链部一体成型制成,该连结构造另一端形成一固定部,该固定部得以一束带固定至自行车的后下叉位置,该固定部与该连接部间以一条状体连接一体成型;以及  一软质材料缓冲部,该固定部与该连接部间的该条状体连接位置射出包覆成型该软质材料缓冲部,据此使得链条拉动该导链部产生些微的变形偏摆时,其变形裕度得以为该软质材料缓冲部缓冲吸收,该导链部系可形成全周框围传动链条,所以不论传动链条如何跳动,均不能跳脱该导链器且具缓冲调整的效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谢金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