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7235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6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保证内、外轮的相对位置固定的脚轮,包括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该脚轮可广泛用于各种万向轮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保证内、外轮的相对位置固定的脚轮,包括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该脚轮可广泛用于各种万向轮中。【专利说明】一种脚轮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安装在各种滑行设备上的万向轮,具体涉及到一种万向轮上的脚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周转车等滑行设备上的脚轮,其结构包括: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这种脚轮通常采用二次注塑的方法制作而成。由于内、外轮之间没有保证内、外轮相对位置固定的定位机构,采用这种脚轮制作而成的万向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路上湿滑和重载的情况下容易打滑,影响了脚轮的正常滑行;而且,打滑时,还改变了外轮与地面的摩擦方式,由滚动摩擦变为了滑动摩擦,加速了外轮的磨损,缩短了脚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内、外轮的相对位置固定的脚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脚轮,包括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两两相邻的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内轮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扇面型凹坑,两两相邻扇面型凹坑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所述内轮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扇面型凹坑,两两相邻的扇面型凹坑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所述的若干个扇面型凹坑均匀分布在内轮相应一侧的端面上。所述内轮的环形侧面上位于环形凸台两侧的一对台肩的宽度相等。所述台肩的宽度相当于环形凸台厚度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环形凸台上开设了用于形成连接通孔,在二次注塑形成外轮时,形成连接柱,使得内、外轮的相对位置固定,保证了脚轮在地面湿滑和重载的情况下能正常滑行,减小了外轮与地面的摩擦,延长了脚轮的使用寿命。此外,由于内轮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扇面型凹坑,两两相邻扇面型凹坑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一方面减小了脚轮的重量,降低了材料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整个脚轮的承重能力,可谓一举两得。【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内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1、内轮,10、中心孔,2、环形侧面,21、台肩,3、扇面型凹坑,4、径向加强筋,5、环形凸台,6、连接通孔,7、外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所述脚轮的具体实施方案。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脚轮,包括:通过一次注塑形成的内轮I以及通过二次注塑形成在内轮I外侧的外轮7,内轮I端面的中心设置有用于安装转动轴的中心孔10,如图2所示,内轮I环形侧面2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5,使内轮I的环形侧面2在环形凸台5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21,该对台肩21的宽度Wl相等,相当于环形凸台5厚度W2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通常为二分之一,环形凸台5的表面上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6,即:两两相邻的连接通孔6之间的间距均相等,且大于连接通孔6的宽度,所述外轮7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5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6—一对应的连接柱。本实施例中,所述内轮I的两侧端面上都均匀设置有六个扇面型凹坑3 (也可以是对穿的扇面型通孔),两两相邻扇面型凹坑3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I的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4。【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包括: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两两相邻的连接通孔之间的间距均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扇面型凹坑,两两相邻扇面型凹坑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的两侧端面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扇面型凹坑,两两相邻的扇面型凹坑之间的连接部形成连接内轮内、外圈的径向加强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若干个扇面型凹坑均匀分布在内轮相应一侧的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轮的环形侧面上位于环形凸台两侧的一对台肩的宽度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肩的宽度相当于环形凸台厚度的八分之三至八分之五之间。【文档编号】B60B33/00GK203592861SQ201320816104【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专利技术者】黄翰州 申请人:张家港市佳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轮,包括:内轮和设置在内轮外侧的外轮,内轮的环形侧面的中部设置有环形凸台,使内轮的环形侧面在环形凸台的两侧形成一对台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台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通孔,所述外轮的内侧环形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与环形凸台相配合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一对侧壁上设置有与连接通孔一一对应的连接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翰州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佳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