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5049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座,解决了现有插座的触片与插头接触不良、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插拔力大且不稳定,触片磨损量大、易变形,影响插座稳定性的问题。包括盒体和触片,还包括面接触弹簧和限位机构,面接触弹簧包括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的接触面、与接触面的上端连接的上变形面、与接触面的下端连接的下变形面,上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下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上变形面、接触面和下变形面是一体结构,上变形面、下变形面分别与限位机构相接触。使线接触变成面接触将螺旋线簧替换为面接触弹簧,压力平均分布在接触壁上,使面接触弹簧对触片的作用力平均分布,避免了触片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具体涉及一种可与插头面接触的插座。
技术介绍
最早插接结构的触片,都是采用本身具有弹力的材料制成的U形结构,其下端固定,通过材料自身的弹性来达到与插头紧密接触的目的;结构如图1所示。当插头插入时,要求插接结构的触片具有导电性并能产生一定夹持力,因此触片只能选用磷铜等特殊铜材。但是,磷、鉬等具有弹力的铜或合金材料作为触片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弹力不稳定,导电电阻偏大,且材料成本较高。这种结构实际上是线接触或点接触而已,直接导致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大、接触电阻大,使得电流流通能力小,易发热。另外,这种传统电源插座的铜触片,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自身弹性会降低,造成触片的夹持部松动,使得插头与插接结构接触不良,与电源插头之间的接触性能会进一步降低,接触处的电阻会进一步加大,其发热现象会更加严重,从而会导致插座绝缘材料老化,会缩短插座的使用寿命,降低用电的安全性,影响使用效果。最后体现出来,夹持力和导电性能都不好。有人采用如图2所示的结构,为了解决触片的夹持部松动以及接触面小的问题,设计使触片自身不具有夹持力,利用螺旋线簧对触片产生压力从而使触片夹紧插头,但这种结构任然存在缺陷,即由于长时间的插拔,螺旋线簧对触片的弹力作用点只是一小部分,易造成触片的两个端部变形,进而使得面接触变成线接触,影响流通能力;同时,螺旋线簧还具有散热性差、压力集中、不均匀的缺点。由于触片采用下固定和加工工艺的限制(插座要适应不同生产厂家、薄厚不一的插头),使插头与触片很难做到完全配合,即插头与触片不平行,存在一定角度,使得线接触往往也实现不了,变成两点接触,影响流通能力,当电源通过时,就会增加线路的电阻,使电源插头与插座发热,甚至会产生电火花或者将其烧毁。用户在实际使用当中,插拔不稳定,动作幅度大,现有产品抗过载能力差,也易造成现有产品过早损坏。因此,现有的产品明显存在接触不良、影响流通能力、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插拔力大且不稳定,插头磨损量大、损伤大(不能选用表面镀层的材料,现在使用的是实心材料,成本高),而且这种结构的生产工艺高,易产生位置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解决了现有插座的触片与插头接触不良、温升高、夹持力不稳定,插拔力大且不稳定,触片磨损量大、易变形,影响插座稳定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插座,包括盒体和触片,盒体上设置有插孔,每个插孔内对应设置有两个触片,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面接触弹簧和限位机构,至少一个触片与限位机构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所述面接触弹簧包括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的接触面、与接触面的上端连接的上变形面、与接触面的下端连接的下变形面,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上变形面、接触面和下变形面是一体结构,上变形面、下变形面分别与限位机构相接触。上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下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上弯曲,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与下变形面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与接触面不接触。两个变形面在接触面上的投影之和与接触面长度之比小于2/3。上变形面的自由端与下变形面的自由端均向接触面弯曲与接触面接触。两个变形面在接触面上的投影之和略小于接触面长度。上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下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上弯曲,所述两个变形面的自由端互相重叠。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固定于盒体内壁上,所述触片和面接触弹簧位于固定套内,面接触弹簧位于触片和固定套之间。两个触片的下端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与导线连接,连接部与盒体活动连接。两个触片的下端伸出固定套的下边缘后通过连接部连接。连接部的宽度大于固定套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将螺旋线簧替换为面接触弹簧,面接触弹簧的接触壁与触片平行,使得面接触弹簧与触片面接触,接触面积大,面接触弹簧的两端背向触片弯折形成弹性壁,插头插入触片中间的空隙时,限位机构对面接触弹簧的弹性壁产生压力,压力平均分布在接触壁上,使面接触弹簧对触片的作用力平均分布,避免了触片的变形。(2)触片与盒体活动连接,当插头与插座的插口不相配合时,触片会随插头做适应性的偏转,不会影响接触面。因此该结构适用于各种小角度误差的插头。(3)触片的材料可以选择导电电阻最小的铜或选用表面镀层的材料,具有材质软,无弹性的优点,大大降低了成本。(4)触片的下端连接为一体,可以满足1-2mm的变形,减少了一次焊接,提高了触片的可靠性,焊点减少的同时也降低了接触电阻。(5)增加了耐高温、不易碎的金属材料制作的固定套,使其防火性能好,散热性好,耐摔。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触片的结构;图2为现有插座的改进结构;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结构图;图7为C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8为B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9为D形面接触弹簧的主视图;图10为波浪形变形面的的主视图;图11为现有插座进行插拔力测试的结果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进行插拔力测试的结果图。其中:1-插头;2-触片;3- 面接触弹簧;4-限位机构;5-连接部;6-盒体;7-弹簧;8-变形面;9-接触面。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适用于扁平型插头1的插座,包括带插孔的盒体6和扁平形的触片2,每个插孔内对应设置有两个触片2,两个触片2中至少一个触片2与盒体6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3,较佳的结构是两个触片2与盒体6之间均设置有面接触弹簧3。面接触弹簧3包括与触片2的外侧面接触的接触面9、与接触面9的上端连接的上变形面8、与接触面9的下端连接的下变形面8,所述上变形面8的自由端背向触片2折返弯曲,所述下变形面8的自由端背向触片2折返弯曲,所述上变形面8、接触面9和下变形面8是一体结构,上变形面8、下变形面8分别与限位机构4相接触。所述插座还包括固定于盒体6内壁的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将面接触弹簧3的弹性壁限位住,防止面接触弹簧3与触片2错位。面接触弹簧3可以选择弹性与温度无关的材料。如图7所示,变形面8是弧状的变形面8,上变形面8的自由端向下弯曲,所述下变形面8的自由端向上弯曲,所述上变形面8的自由端与下变形面8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与接触面9不接触,面接触弹簧3截面呈“C”形。两个变形面8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插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包括盒体和触片,盒体上设置有插孔,每个插孔内对应设置有两个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接触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面接触弹簧包括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的接触面、与接触面的上端连接的上变形面、与接触面的下端连接的下变形面,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上变形面、接触面和下变形面是一体结构,上变形面、下变形面分别与限位机构相接触,至少一个触片与限位机构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包括盒体和触片,盒体上设置有插孔,每个插孔内对应设
置有两个触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接触弹簧和限位机构,所述面
接触弹簧包括与触片的外侧面接触的接触面、与接触面的上端连接的
上变形面、与接触面的下端连接的下变形面,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
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背向触片折返弯曲,所述
上变形面、接触面和下变形面是一体结构,上变形面、下变形面分别
与限位机构相接触,至少一个触片与限位机构之间设置有面接触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下
弯曲,所述下变形面的自由端向上弯曲,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与下
变形面的自由端互不接触且与接触面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两个变形面在接触面上的投
影之和与接触面长度之比小于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变形面的自由端与下
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蓝钻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