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929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聚丙烯10~80份,聚酰胺10~80份,相容剂5~25份,玻璃纤维10~80份,抗氧剂0.1~5份,润滑分散剂0.1~5份。制备时,所述聚酰胺与相容剂a(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共混,出料,挤出造粒得到聚酰胺母粒A;聚酰胺母粒A再与聚丙烯,抗氧剂,润滑分散剂,相容剂b(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共混,出料,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收缩率低、质量稳定、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的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P/PA复合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聚酰胺(简称PA),俗称尼龙,因其具有很好的强度、耐磨性、耐油性和较大的温度使用范围,从而在汽车、电子、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电子电气以及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对高强度、高韧性的工程塑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常用的聚酰胺工程塑料因其吸水率大、低温和干态冲击强度低的缺点逐渐无法满足许多汽车及电器部位制件的性能要求。聚丙烯(简称PP),具有较好的韧性、低密度的特点,但其耐热性较差。用PP与PA制备合金能够有效地将两者的优势互补,改善PA的缺点,扩大PA的应用领域。然而纯PP与PA并不能良好地相容,直接共混挤出得到的合金的性能很一般,PP的加入对PA材料的强度有减弱作用。另外,PP、PA都存在收缩率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和重量份数:聚丙烯10~80份,聚酰胺10~80份,相容剂5~25份,玻璃纤维10~80份,抗氧剂0.1~5份,润滑分散剂0.1~5份。优选的,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其特性粘度为2.4dl/g。优选的,所述聚丙烯包括通用级均聚或共聚聚丙烯。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其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优选的,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更优选的,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与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2∶3~6∶5。最优选为2∶3。优选的,所述抗氧剂为分子量受阻酚类抗氧剂。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硅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所述聚酰胺与相容剂a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20~255℃,得到聚酰胺母粒A;所述相容剂a为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B、所述聚酰胺母粒A与聚丙烯、抗氧剂、润滑分散剂、相容剂b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采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由侧向喂料口加入所述玻璃纤维,加工温度为210~245℃;所述相容剂b为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优选的,所述步骤A、B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数为30~40Hz。更优选为40Hz。优选的,步骤A中,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温度:一段为220℃,二段为225℃,三段为230℃,四段为235℃,五段为235℃,六段为235℃,七段为230℃,八段为225℃,九段为220℃。优选的,步骤B中,双螺杆挤出机加工温度:一段为210℃,二段为215℃,三段为220℃,四段为225℃,五段为235℃,六段为225℃,七段为220℃,八段为215℃,九段为2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采用分次挤出造粒的方式,先将聚酰胺与相容剂a(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结合,再与聚丙烯、相容剂b(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以及玻纤共挤出造粒。与使用单一相容剂与PP、PA共混挤出造粒的工艺相比,能够使PA、PP分子基团之间结合更加紧密,增加PP、PA的相容性,从而更好地结合PP与PA的优点,提高合金的韧性和强度;2、受阻酚类抗氧剂可提高组合物在加工过程的抗氧化性能和使用过程中的抗老化性能;3、润滑分散剂硅酮能提高材料加工流动性,降低摩擦系数,提高滑爽性,在特定的加工条件下采用分散性较好、停留时间短、剪切稍弱的组合,能保证复合材料的质量稳定;4、由于玻璃纤维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刚性和强度,并有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收缩率;5、本专利技术产品高强度、高韧性、低收缩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的产品中。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与对比例中,所述的聚酰胺优选为市售聚酰胺6,即PA6,其特性粘度为2.4dL/g。所述聚丙烯包括市售通用级均聚或共聚聚丙烯,优选为均聚聚丙烯。所述玻璃纤维优选为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过的无碱玻璃纤维。抗氧剂优选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具体选用168和1010,润滑分散剂优选为硅酮。相容剂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和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实施例1~3本实施例1~3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聚酰胺母粒A的制备按照表1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其中相容剂a为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表1原料名称  聚酰胺8080相容剂a100挤出造粒产物A1A2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加工温度为220~255℃,具体为:一段为220℃,二段为225℃,三段为230℃,四段为235℃,五段为235℃,六段为235℃,七段为230℃,八段为225℃,九段为220℃,螺杆转数可为30~40Hz,本实施例1~3中均优选为40Hz,分别得到聚酰胺母粒A1和A2。1.2高强度、高韧性、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按照表2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其中相容剂b为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表2将称取好的原料放入高混机中混合2~5分钟,出料,然后用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挤出过程中将玻璃纤维在侧向喂料口加入,加工温度为210~245℃,具体为:一段为210℃,二段为215℃,三段为220℃,四段为225℃,五段为235℃,六段为225℃,七段为220℃,八段为215℃,九段为210℃,螺杆转数可为30~40Hz,本实施例1~3中均优选为40Hz。对比例1~5对比例1~5涉及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其制备工艺同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组分与用量,具体见表2。将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以
下组分和重量份数:聚丙烯10~80份,聚酰胺10~80份,相容剂5~25份,玻璃纤维
10~80份,抗氧剂0.1~5份,润滑分散剂0.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酰胺为聚己内酰胺,其特性粘度为2.4dl/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丙烯包括通用级均聚或共聚聚丙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纤维为无碱玻璃纤维,其表面经硅烷偶联剂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容剂包括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收缩率玻纤增强PP/PA复合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乙烯-辛烯共聚热塑性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与均聚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用量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幸杨涛孟成铭郭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之升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