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8900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5 17: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30~80份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70份的聚苯醚、2~10份的相容剂、3~10份的增韧剂、0.2~0.6份的抗氧剂和0.2~0.7份的润滑剂,制备时先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在增粘釜中增粘2~5小时,然后按配方称取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然后将混合料倒入螺杆挤出机中,经螺杆挤出机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合金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大改善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苯醚的相容性,克服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合金相容性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PBT/PPO)共混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聚苯醚(PPO)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密度小、无毒、耐蠕变性能好、成型收缩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高,电性能好等优点。其中高抗蠕变性能则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因此PPO特别适合制作承受长期载荷的工业用结构件。但PPO也有一些缺点,如耐溶剂性差、制品容易发生应力开裂、缺口冲击强度低等。PPO耐光性差,长时间在阳光或荧光灯下使用产品易变色,颜色发黄,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芳香醚的链结合分裂所致;另外一个致命的缺点是流动性差,成型加工困难,由于PPO分子链刚性较大,熔体黏度高,这影响了PPO的推广应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结晶型热塑性聚酯,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其耐老化性优于其他通用工程塑料,熔融流动性好,成型性好。但PBT比其他工程塑料较易变形,对缺口非常敏感,缺口冲击强度较低。PBT/PPO合金既保持了PPO的耐热性好、尺寸稳定等优点,又融进了PBT的耐有机溶剂性等。这种合金解决了PA/PPO合金吸水率大的问题,尺寸稳定性以及力学性能不因吸水而变化,同时又具有PA/PPO合金高耐热性、高抗冲性和良好的耐溶剂性。本专利通过对PBT事先进行增粘过程而大大改善了PBT和PPO的相容性,使得PBT/PPO合金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PBT和PPO各自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使用前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处理,增粘温度为185~210℃,增粘时间为2~5小时。所述的相容剂选自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增韧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的乙烯类弹性体、POE接枝马来酸酐或丁苯橡胶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或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硅酮、石蜡、季戊四醇硬脂酸酯或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或几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放入增粘釜中在140℃进行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185~210℃增粘2~5小时,取出密封保存;(2)按重量份称取30~80份增粘过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0~70份的聚苯醚、2~10份的相容剂、3~10份的增韧剂、0.2~0.6份的抗氧剂和0.2~0.7份的润滑剂,经高混机高速混匀,然后将混合料倒入螺杆挤出机中,经螺杆挤出机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所述的高混机转速为800~1000rpm,混合温度为20~40℃,混合时间为3~10min。所述的螺杆挤出机为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螺杆挤出机内各段的温度控制为240~2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合成PBT/PPO塑料合金时事先将PBT增粘后再与PPO进行共混造粒。由于PPO是非结晶塑料,而PBT是结晶性塑料,二者属于不相容体系,加入相容剂后仍对相容性改善情况不是很好,本申请所采用的方法可以使PBT熔指大大降低,再加上相容剂的作用,使得PBT和PPO的相容性得到很大改善,进而提高PBT/PPO合金的各项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210℃增粘2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3)将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其高混机速度为800-1000rmp,混合温度为20℃,混合10min;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控制各区的温度在260-280℃,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实施例2(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185℃增粘5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3)将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控制高混机速度为800-1000rmp,混合温度为40℃,混合3min;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都是控制温度在260-290℃,挤出机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实施例3(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200℃增粘4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3)将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其高混机速度为800-1000rmp,混合温度为30℃,混合6min;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都是控制温度在240-270℃,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实施例4(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190℃增粘5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3)将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其高混机速度为800-1000rmp,混合温度为30℃,混合5min;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都是控制温度在250-280℃,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实施例5(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200℃增粘4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2)按下列重量份称取各组分原料:(3)将上述原料经高混机高速混匀,控制高混机速度为800-1000rmp,混合温度为40℃,混合6min;将混合物料经双螺杆挤出机,各区的温度都是在控制温度在250-285℃,拉条切粒即可得到产品。实施例6(1)先将PBT原料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过程为:140℃预结晶4小时,然后升温至210℃增粘3小时,取出用于步骤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共混合
金材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使用前在增粘釜中进行增粘处理,
增粘温度为185~210℃,增粘时间为2~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选自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韧剂选自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
共聚弹性体、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无规三元共聚物、丙烯
酸酯-缩水甘油酯-马来酸酐的乙烯类弹性体、POE接枝马来酸酐或丁苯橡胶接
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共混合金材料,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季
戊四醇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或三[2.4-二叔丁
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囡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