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电梯
,涉及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主要用于柔性导轨电梯,亦可用于刚性导轨电梯。
技术介绍
目前,GB7588-2003标准规定电梯井道内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得大于35mm。柔性导轨电梯轿厢地坎与层门地坎的水平距离要求大一些,因为柔性导轨电梯在运行中的振动幅度相对于刚性导轨电梯的振动幅度大一些。缝隙的存在有其必要性,轿厢在运动中会产生振动或晃动,此缝隙可以有效防止轿厢与厅门地坎发生碰撞造而成破坏。但是,缝隙的存在也给乘坐人员带来困扰,如女士的高跟鞋的鞋跟易卡入造成危险,细小的物品如钥匙,卡片类物件容易掉入缝隙进入井道影响电梯的正常运行带来危害等。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解决现有刚性导轨电梯及柔性导轨电梯轿厢门与层站层门之间的缝隙过大的问题并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滑块导轨(2)、滑块(3)、滑块提拉机构、连杆(4)、弹簧(5)、支撑座(6)、遮盖板(7)、第一吊耳(8)和第二吊耳(9);所述安装板(1)设置在轿门(16)的两侧,在安装板(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滑块导轨(2),滑块导轨(2)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口(20),滑块(3)设置在滑块导轨(2)内,滑块(3)侧面设有与限位槽口(20)相适配的伸出端(21),滑块(3)上端与滑块提拉机构相连,滑块(3)下端设置第一吊耳(8);在轿门(16)底部的轿门滑槽(18)上设置支撑座(6)和第二吊耳(9),其中支撑座(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门与厅门之间缝隙遮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滑块
导轨(2)、滑块(3)、滑块提拉机构、连杆(4)、弹簧(5)、支撑座(6)、遮盖板(7)、
第一吊耳(8)和第二吊耳(9);所述安装板(1)设置在轿门(16)的两侧,在安装板
(1)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滑块导轨(2),滑块导轨(2)侧面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限位槽口
(20),滑块(3)设置在滑块导轨(2)内,滑块(3)侧面设有与限位槽口(20)相适
配的伸出端(21),滑块(3)上端与滑块提拉机构相连,滑块(3)下端设置第一吊耳
(8);在轿门(16)底部的轿门滑槽(18)上设置支撑座(6)和第二吊耳(9),其中
支撑座(6)位于轿门滑槽(18)的两端,第二吊耳(9)位于第一吊耳(8)正下方,
弹簧(5)两端分别与第一吊耳(8)和第二吊耳(9)相连;在轿门滑槽(13)外侧设
置遮盖板(7),连杆(4)一端通过第一销轴(10)与伸出端(21)相连,连杆(4)另
一端通过第二销轴(11)与遮盖板(7)顶部相连,遮盖板(7)底部通过第三销轴(12)
与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华,高原,朱真才,秦健聪,彭维红,李伟,周公博,马依萍,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