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丹宁专利>正文

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46165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20:11
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属于化学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将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本发明专利技术产率高,可适用于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领域,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的改进。
技术介绍
5-氟尿嘧啶(5-fluorouacil,5-Fu)可以单用或联合用药治疗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但主要缺点是脂溶性小,口服吸收不完全且难以预测;静脉或动脉给药后,药物半衰期短(在体内仅为10min),不利于连续化疗,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局部刺激反应、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等毒性;合成的氟尿嘧啶衍生物抗肿瘤活性不高,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5-Fu在临床上的应用。如能利用药物载体,达到靶向给药,在选择性地增强肿瘤靶区药效的同时,还能减少对非靶区器官的毒副作用。聚乙二醇一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PEG—PHDCA)是一种新型的聚合物,其聚合物上连接长链的聚乙二醇(PEG5000)可有效避免肝的摄取,达到长循环(10ng-circulating)或隐形(stealth)的目的。并且具有生物町降解性,对于肿瘤有较好的靶向性。而研究发现PEG5000,PHDCA纳米粒体外具有较好缓释作用,最佳地规避补体介导和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体内具有最佳的长循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将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皋乙酸酯则由单氧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分别用氰乙酸脱水酯化得到;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5-Fu,PEG和少量磷脂将其溶于乙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构成有机相,在磁力搅拌下,将此有机物缓慢滴加到定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使有机卡充分扩敞,最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泛蓝色乳光的纳米粒胶态混悬液,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产率高,可适用于工业生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是。将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皋乙酸酯则由单氧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分别用氰乙酸脱水酯化得到;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5-Fu,PEG和少量磷脂将其溶于乙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构成有机相,在磁力搅拌下,将此有机物缓慢滴加到定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使有机卡充分扩敞,最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泛蓝色乳光的纳米粒胶态混悬液,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实施例1。选用相对分子质量为5000的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以1:2物质的量比,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皋乙酸酯则由单氧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分别用氰乙酸脱水酯化得到;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称取适量的5-Fu,PEG和少量磷脂将其溶于乙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构成有机相,在磁力搅拌下,将此有机物缓慢滴加到定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l h,使有机卡充分扩敞,最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泛蓝色乳光的纳米粒胶态混悬液,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4%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皋乙酸酯则由单氧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分别用氰乙酸脱水酯化得到;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5?Fu,PEG和少量磷脂将其溶于乙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构成有机相,在磁力搅拌下,将此有机物缓慢滴加到定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使有机卡充分扩敞,最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泛蓝色乳光的纳米粒胶态混悬液,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

【技术特征摘要】
1.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PEG作为合成材料,将聚乙二醇氰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乙酸酯在甲醛及二甲胺存在下,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其中聚乙二醇氰基乙酸酯和十六烷荩氰皋乙酸酯则由单氧基聚乙二醇和十六醇分别用氰乙酸脱水酯化得到;经氯甲烷反复萃取,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粘稠状,室温减压放置,得到淡黄色PEG—PHDCA纯品;
5-Fu,PEG和少量磷脂将其溶于乙醇的混合有机溶剂中,构成有机相,在磁力搅拌下,将此有机物缓慢滴加到定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使有机卡充分扩敞,最后减压蒸发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泛蓝色乳光的纳米粒胶态混悬液,将此纳米粒混悬液绛超速离心分离沉淀,洗涤,用甘露醇溶液超声分散,冷冻干燥后得5-氟尿嘧啶聚乙二醇-聚十六烷基氰丙烯酸酯纳米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氟尿嘧啶聚乙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丹宁瞿艳魏华
申请(专利权)人:姜丹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