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防霜冻方法及防霜冻烟雾发生器技术

技术编号:10041122 阅读:4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1:53
一种茶园防霜冻方法及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属于茶园鲜叶采摘期防护晚霜冻害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包括发烟系统,自动温控点火系统,并可连接雾化系统,主要用于在茶园间或其它作物上制造烟雾,使其弥漫在树冠面上,其以助燃剂+耐燃剂为烟雾发生源,并通过过滤片对烟雾进行净化,加上雾化器中喷出的防冻液或成膜剂的雾汽,使该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具有多重防冻,热效率高,燃烧时间长,并具有自动温感功能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简单实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防冻效果好,推广价值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园鲜叶采摘期防护晚霜冻害
,具体涉及通过产生烟雾防止茶园树冠面形成晚霜,从而降低茶鲜叶遭受冻害的一种方法及防霜冻烟雾发生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茶园采摘期遭受晚霜冻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如2010年3月18日,浙江省半数以上茶园遭受严重倒春寒冻害,包括西湖龙井在内的近150万亩茶园受冻,损失达到17亿元。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及湖南等省的春茶同样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其中,福建闽西北、闽东茶区受冻茶园也超过了100万亩,湖南冻害茶园40多万亩,安徽近5万亩。2013年4月7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晚霜冻来袭,浙江省多数茶园受冻,仅嵊州市就有9万多亩茶园受冻严重,损失至少在一亿元以上。然而目前对茶园的晚霜冻害并没有十分有效的防控措施。烟雾防霜冻在我国农业及日本农业中均得到了认可,但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者采用冻害来临前在田间空地上燃烧秸杆的方法来防冻,但用此方法一方面存在着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没办法控制烟雾的去向,防冻效果差。当前农业上也有烟雾发生器在应用,但主要是应用在大棚中用作病虫防治用,而用于防冻的烟雾发生器尚未见有报道。本烟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温控点火系统和发烟系统,所述的发烟系统包括具有桶盖的桶体,桶体内设有导烟网、助燃剂放置区、耐燃剂放置区和内设引线的导管;助燃剂放置区和耐燃剂放置区内分别填充助燃剂和耐燃剂;助燃剂放置区位于桶体的中下部,其外围为耐燃剂放置区;所述导管一端插入助燃剂放置区,另一端与自动温控点火系统相连,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自动温控点火系统启动点火,点燃引线;桶体内还设有助燃通风管,其下端插入助燃剂中,上端伸出桶盖外,用于空气进入;桶盖上设有出烟管口,出烟管口与排烟风管相连,用于排出烟雾。

【技术特征摘要】
1.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动温控点火系统和发烟系统,所述的发烟系统包括具有桶盖的桶体,桶体内设有导烟网、助燃剂放置区、耐燃剂放置区和内设引线的导管;助燃剂放置区和耐燃剂放置区内分别填充助燃剂和耐燃剂;助燃剂放置区位于桶体的中下部,其外围为耐燃剂放置区;所述导管一端插入助燃剂放置区,另一端与自动温控点火系统相连,当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自动温控点火系统启动点火,点燃引线;桶体内还设有助燃通风管,其下端插入助燃剂中,上端伸出桶盖外,用于空气进入;桶盖上设有出烟管口,出烟管口与排烟风管相连,用于排出烟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还包括雾化系统,所述的雾化系统由雾化器及其控制电路构成,雾化器内装有防冻剂或成膜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温控点火系统的控制电路为自动温控点火单元,其主要由温度传感器K1、上偏流电阻R1、继电器K2和点火电热丝Rw及定时器T1通过线路连接而成;所述发烟系统的控制电路为助燃排烟单元,其主要由入排烟风扇M1和与之并联的出排烟风扇M2,以及助燃风扇M3和与之串联的定时器T2组成;所述雾化系统的控制电路为雾化单元,其主要由稳压电容C2和雾化器W1和/或雾化器W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风管设有三个开口,分别为进烟口、排烟口和雾化器连接口,所述进烟口端内侧配合设置过滤片和入排烟风扇,所述出烟口端固定连接可伸缩风管,出烟口端靠近可伸缩风管的部位配合设置出排烟风扇;雾化器连接口通过套管与雾化器相连,雾化器连接口内设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霜冻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通风管5上端设有用来控制进风量的可调阀门,助燃通风管与盖子相接处设有一助燃风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元值伊晓云马立锋阮建云韩文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