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德坤专利>正文

蜂窝煤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30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改进的蜂窝煤成型机,系采用拉杆机构代替曲柄、连杆机构,直接与上压头连接,通过组合凸轮直接与下压头相连,实现上下压头同时压实,减少了压实行程的空行程。改进的蜂窝煤成型机结构简单、合理,机器体积小、重量轻,节能、节材,噪音低,刚性好,不易损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现有蜂窝煤成型机的改进。现有蜂窝煤成型机系通过皮带齿轮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将电机运动传至压实压头,实现煤粉混合料的紧实,并由通孔针穿出通孔,然后成型蜂窝煤由顶出压头顶出,即为合格蜂窝煤。专利号为87209641.6的技术“蜂窝煤成型机”提出了在模筒孔两端设置两个压实压头,并在压头内设置通孔针,先穿通孔,后从两端同时压实煤粉混合料,这种蜂窝煤成型机系采用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压头运动,由于曲柄连杆机构的每一往复运动中要上升两个偏心和下降两个偏心,在压头的压实行程中有一段空行程,从而造成机器结构比较复杂,体积大、刚性差、耗功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蜂窝煤成型机,采用拉杆机构直接带动上压实穿孔机构,完成主压实及穿孔工作,采用凸轮机构带动下压实穿孔机构完成辅助压实和穿孔工作,在上下压实过程中,皆是先行穿孔后进行压实。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拉杆机构由拉杆、拨轮和两滚轮组成。拉杆直接与上压实穿孔机构的冲杠连接,拨轮则装于齿轮传动机构的轴上。两滚轮位于拨轮法向方向并成90°交角的位置上,两滚轮中心与拨轮中心的距离相等。拉杆上设有两压板,两滚轮位于压板内,拨轮转动时,两滚轮随之转动,并拨动两压板内壁,使拉杆间歇上下移动,带动连于冲杆上的通孔针穿孔。冲杆上部有一压台,压台与冲盘弹簧有一空位,当穿孔完成后,位于冲杆上的压台与弹簧接触,通过弹簧推动冲盘下移实现上压实。下压实穿孔机构的压实及穿孔工作系采用组合凸轮实现。组合凸轮包括两部份,即中间凸轮和边部凸轮。中间凸轮通过滚轮与穿孔机构的冲杆接触,边部凸轮通过滚轮与冲盘接触。组合凸轮转动时,中间凸轮推动冲杆,带动连于冲杆上的通孔针实现穿孔,边凸轮推动冲盘实现下压实。由于中间凸轮和边凸轮的安装角度不同所产生的运动滞后,致使先穿孔后压实。本技术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附图给出。附附图说明图1给出了上压实穿孔机构示意图。其机构包括拉杆(1)、拨轮(2)、滚轮(3)、滚轮(4)、冲杆(5)、弹簧(6)、上通孔针(7)、上冲盘(8)。拉杆(1)有上下两压板A、B,滚轮(3)和滚轮(4)位于拨轮(2)的法向方向,并成90°交角的位置上,两滚轮中心至拨轮中心等距,当滚轮(3)随拨轮转至水平位置时,压住拉杆(1)的下压板B的上部,并使其直线下降带动冲杆(5),实现压实和穿孔,当拨轮继续转动90°时,滚轮(4)压住拉杆上压板A的下部使其直线上升,实现冲盘退出模筒,同时滚轮(3)脱离下压板。当拨轮继续回转下余180°时,两滚轮皆脱离压板,拉杆保持不动位置,在这一期间,实现模筒转位。这样拉杆的行程就是上下压板之间的内壁距离。通过调节滚轮中心至拨轮中心的距离,并相应地调节两压板内壁的间距,即可确定拉杆行程,即冲盘的行程。通孔针(7)与冲杆(5)相连,通孔针与冲盘(8)滑动配合,冲盘连于弹簧(6)上,弹簧与冲杆(5)的压台C有一自由空位。冲杆下移时带动通孔针下移,实现先穿孔任务,移过一段距离后,冲杆(5)的压台C压住弹簧并推动冲盘下压,实现煤粉混合料压实。附图2给出了下压实穿孔机构示意图。其机构由组合凸轮(9)、滚轮(10)、滚轮(11)、冲杆(12)、下通孔针(13)、下冲盘(14)组成。组合凸轮由中间凸轮和边部凸轮两部组成,中间凸轮与滚轮(11)接触,滚轮(11)与冲杆(12)接触,通孔针(13)固于冲杆上,中间凸轮运动时带动冲杆,通孔针运动,完成先穿孔任务。边部凸轮与滚轮(10)接触,滚轮(10)与冲盘(14)接触,边凸轮转动时带动滚轮(10)、冲盘(14)上下移动,完成压实任务。附图3给出了拉杆式蜂窝煤成型机示意图。电动机(15)通过小皮带轮(16)传动带(17)大皮带轮(18)使轴(19)旋转,通过轴(19)的小伞齿轮(20)大伞齿轮(21)立轴(22)使拨轮(23)转动,直接拨动模筒(24)作间歇等分转位运动。轴(19)并通过小齿轮(25)大齿轮(26)使轴(27)旋转,并带动拨轮(28)上的滚轮直接拨动拉杆(29)上的压板使拉杆带动上压实穿孔机构(30)作上下往复间歇运动。组合凸轮(31)使下压实穿孔机构(32)作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先穿孔后煤粉压实,冲盘退出。模筒转位后位于冲出位置,由顶出压头将成型煤块顶出。本蜂窝煤成型机采用拉杆机构,实现了压实行程合理,减少了压实行程中的空行程,实现了上下同时先穿孔后压实。具有机器结构合理,不用扫煤灰、体积小、重量轻、节能节材、低噪音、不易损坏的优点。权利要求1.蜂窝煤成型机,由电机、齿轮机构、凸轮、上压实穿孔机构、下压实穿孔机构、顶出压头、拉杆机构、拨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压实穿孔机构直接与拉杆机构相连,下压实穿孔机构直接与组合凸轮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拉杆机构由拉杆、拨轮和两个滚轮组成,两滚轮位于拨轮法向方向并成90°交角的位置上,两滚轮中心距拨轮中心等距,拉杆有上下两压板,两滚轮位于两压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上压实穿孔机构通孔针与冲杆相连,通孔针与冲盘滑动配合,冲盘连于弹簧上弹簧与冲杆压台有一空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成型机,其特征在于下压实穿孔机构通孔针固于冲杆上,冲杆与滚轮接触,滚轮与中间凸轮接触,下冲盘与另外的滚轮接触,滚轮与边部凸轮接触。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改进的蜂窝煤成型机,系采用拉杆机构代替曲柄、连杆机构,直接与上压头连接,通过组合凸轮直接与下压头相连,实现上下压头同时压实,减少了压实行程的空行程。改进的蜂窝煤成型机结构简单、合理,机器体积小、重量轻,节能、节材,噪音低,刚性好,不易损坏。文档编号B30B11/04GK2134278SQ92200398公开日1993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日专利技术者吴德坤, 张怀忠, 吴彦杰, 刘建丽 申请人:吴德坤, 张怀忠, 吴彦杰, 刘建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蜂窝煤成型机,由电机、齿轮机构、凸轮、上压实穿孔机构、下压实穿孔机构、顶出压头、拉杆机构、拨煤器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压实穿孔机构直接与拉杆机构相连,下压实穿孔机构直接与组合凸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德坤张怀忠吴彦杰刘建丽
申请(专利权)人:吴德坤张怀忠吴彦杰刘建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