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架及服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4027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硬盘架,包括一架体以及至少一导引片。架体具有两侧板。各侧板具有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各导引片装设于侧板。各导引片具有一第一插设部、一第二插设部以及一导引部。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分别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使导引部垂直于侧板,以将导引片装设并固定于侧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服务器,具有所述硬盘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硬盘架,其导引部是连续而不具有断开的结构。如此一来,可解决硬盘插入时卡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硬盘架与具有此硬盘架的服务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连续结构的导引片的硬盘架与应用此硬盘架的服务器。
技术介绍
服务器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电脑的核心电脑,可提供网络使用者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用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电脑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直立式服务器(Pedestal Server)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服务器(Rack Server)、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锋服务器(Blade Server)。此外,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毫米),通常有1U,2U,3U,4U,5U,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在此以机架式服务器为例,服务器的硬盘模块的组装方式是将背板与硬盘架组装之后,再与一上盖组合在一起,以构成完整的硬盘模块。现有的硬盘架的侧板处设置有导引片,以引导硬盘安装至或抽离于硬盘架。此导引片通常是从侧板的外面装设至侧板的内部,并经螺锁的方式而将彼此固定在一起。然而,现有的导引片的结构设计上,导引片的导引结构为了要避开螺锁件的位置,故导引结构不是连续而有断开。据此,当硬盘插入硬盘架时,造成硬盘安装时容易被导引结构断开的部分卡住。如此一来,将造成硬盘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盘架,其导引片可解决硬盘插入时卡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前述硬盘架的服务器。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硬盘架,适用于一服务器。硬盘架包括一架体以及至少一导引片。架体具有两侧板。各侧板具有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各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侧板。各导引片具有一第一插设部、一第二插设部以及一导引部。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分别置于导引部的两端,与导引部垂直。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分别穿过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使导引部垂直于侧板,以将导引片装设并固定于侧板。本专利技术更提出一种服务器。服务器包括一机壳以及上述硬盘架。硬盘架组装于机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插设部、第二插设部以及导引部形成一开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与一第二表面。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适于分别从第一表面穿过于第一开槽与第二开槽外。当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侧板时,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贴合于第二表面,而导引部位于架体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侧板具有一锁附部。当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侧板时,锁附部位于开口,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分别置于锁附部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当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侧板时,第一插设部与第二插设部分别与侧板锁附在一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架体还具有一底板与多个中隔板。两侧板立设于底板。这些中隔板配置于底板上且平行于两侧板,这些中隔板位于两侧板之间。硬盘架还包括一导引件。导引件固接于中隔板。导引件与导引部共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底板的一侧具有多个硬盘插拔开口。服务器包括多个硬盘。这些硬盘可插拔地设置于架体内。这些硬盘适于经由这些硬盘插拔开口安装至或抽离于架体。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硬盘架还包括一上盖。上盖组装至架体。基于上述,相较于已知的结构来说,本专利技术重新设计硬盘架的导引片的结构,其导引部是连续而不具有断开的结构。如此一来,可解决硬盘插入时卡住的问题。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硬盘架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导引片组装于侧壁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导引片与侧壁于一组装状态的示意图。图5是图2的导引片与侧壁内部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50:服务器52:机壳52a:底壳52b:盖体52c:前端52d:后端52e:侧板52f:肋条54:锁固件56:硬盘100:硬盘架110:架体112:底板112a:一侧112b:硬盘插拔开口114:侧板114a:第一开槽114b:第二开槽114c:锁附部114d:第一表面114e:第二表面116:中隔板120:导引片122:第一插设部124:第二插设部126:导引部128:开口130:上盖140:导引件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服务器50包括一机壳52以及一硬盘架100。在本实施例中,机壳52具有一底壳52a以及一盖体52b,其中底壳52a具有相对的一前端52c以及一后端52d。本实施例中的硬盘架100适于由底壳52a的后端52d滑入以组装至机壳52的底壳52a。当硬盘架100由底壳52a的后端52d滑入以组装至底壳52a时,硬盘架100与底壳52a的侧板52e部分重合。接着,将盖体52b由底壳52a的前端52c滑入并覆盖于底壳52a,便完成服务器50的组装。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硬盘架100与机壳52组装的方式。举例来说,可以是透过彼此卡扣的方式来达到固定的功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硬盘架亦可透过卡扣以外的方式固定在机壳,也就是,硬盘架固定于机壳的方式并不以上述为限制。此外,本实施例的盖体52b更具有一锁固件54。当盖体52b由底壳52a的前端52c滑入并覆盖于底壳52a时,锁固件54适于驱动盖体52b朝硬盘架100的方向移动,以使盖体52b固定于底壳52a。底壳52a内可进一步配置导向销(未绘示),来与盖体52b相配合,以达到定位并闭合的功能。另一方面,盖体52b例如是具有肋条52f或其他适当的凸肋结构。肋条52f凸设于盖体52b的表面,以补强盖体52b的结构。肋条52f可以是仅具单个肋条,在其他实施例中,肋条亦可具有其他的形状,并不以上述为限制,只要是延伸自盖体的肋条均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当然,在此是以直条状的形状作为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另外,本实施例的服务器50的主机板模块及风扇模块等内部构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201210428201.html" title="硬盘架及服务器原文来自X技术">硬盘架及服务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架,适用于一服务器,该硬盘架包括:一架体,具有两侧板,其中各该侧板具有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以及至少一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该侧板,各导引片具有一第一插设部、一第二插设部以及一导引部,其中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分别置于该导引部的两端,与该导引部垂直,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分别穿过该第一开槽与该第二开槽,使该导引部垂直于该侧板,以将该导引片装设并固定于该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架,适用于一服务器,该硬盘架包括:
一架体,具有两侧板,其中各该侧板具有一第一开槽与一第二开槽;以及
至少一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该侧板,各导引片具有一第一插设部、一第
二插设部以及一导引部,其中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分别置于该导引部
的两端,与该导引部垂直,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分别穿过该第一开槽
与该第二开槽,使该导引部垂直于该侧板,以将该导引片装设并固定于该侧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设部、该第二插
设部以及该导引部形成一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架,其特征在于,该侧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
面与一第二表面,该第一插设部与该第二插设部适于分别从该第一表面穿过于
该第一开槽与该第二开槽外,当该导引片装设于对应的该侧板时,该第一插设
部与该第二插设部贴合于该第二表面,而该导引部位于该架体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架,其特征在于,该侧板具有一锁附部,当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静陈建龙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