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40236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版图中的时钟节点划分为若干个底层时钟节点簇,在所述底层时钟节点簇内部进行底层时钟树构造,在所述底层时钟树的根部插入第一缓冲器,用于驱动所述底层时钟节点簇;步骤B,将所有的第一缓冲器作为顶层时钟节点,构造顶层时钟树,在所述顶层时钟树的走线上插入若干个第二缓冲器,用于驱动所述顶层时钟节点;步骤C,以所述第一缓冲器为连接点,将底层时钟树和顶层时钟树合并成为整体时钟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时钟网络的功耗和时钟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时钟网络控制着整个集成电路的同步信号,在电路芯片的性能表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钟网络的功耗、时钟偏差等因素直接关系着整个电路芯片的设计质量。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大和工作频率的提高,芯片单位面积的功耗呈指数级增长。对于用电池供电的便携式设备来说,功耗直接与待机时间和电池寿命挂钩。而待机时间和电池寿命的长短对于便携式设备来说是最重要的,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对于高可靠性设备,功耗过大导致芯片温度急剧升高,进而影响器件和连线的电学性能,甚至造成电路失效。因此,低功耗已经成为集成电路设计的主要优化目标之一。时钟网络由于其时钟频率高,驱动的负载电容大等特点,在总功耗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因此,时钟网络设计除了考虑线长、时延、偏差等传统优化目标之外,更应该重视功耗,只有解决好时钟网络的功耗才能有效降低整个电路的总功耗。在目前传统的低功耗设计流程中,主要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版图中的时钟节点划分为若干个底层时钟节点簇,在所述底层时钟节点簇内部进行底层时钟树构造,在所述底层时钟树的根部插入第一缓冲器,用于驱动所述底层时钟节点簇;步骤B,将所有的第一缓冲器作为顶层时钟节点,构造顶层时钟树,在所述顶层时钟树的走线上插入若干个第二缓冲器,用于驱动所述顶层时钟节点;步骤C,以所述第一缓冲器为连接点,将底层时钟树和顶层时钟树合并成为整体时钟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钟节点结群的时钟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将版图中的时钟节点划分为若干个底层时钟节点簇,在所述底层时
钟节点簇内部进行底层时钟树构造,在所述底层时钟树的根部插入第一缓冲器,
用于驱动所述底层时钟节点簇;
步骤B,将所有的第一缓冲器作为顶层时钟节点,构造顶层时钟树,在所述
顶层时钟树的走线上插入若干个第二缓冲器,用于驱动所述顶层时钟节点;
步骤C,以所述第一缓冲器为连接点,将底层时钟树和顶层时钟树合并成为
整体时钟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通过在所述整
体时钟树中走线上进行绕线,改变走线长度,降低整体时钟树的时钟偏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将版图中
的时钟节点划分为若干个底层时钟节点簇,是根据第一时钟节点信息和第一障碍
信息,利用OBB带障碍的平衡二划分算法进行L次递归划分得到的,递归次数
其中,N表示版图中时钟节点的数目,ci表示第i个时钟节点的电容,D表
示版图中距离最远的两个节点的曼哈顿距离,α,β,Cb为常数,α,β用来调
节时钟节点电容和走线电容在总电容估计中所占的比重,Cb代表对底层时钟节点
簇的总负载的期望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的在所述底层时
钟节点簇内部进行底层时钟树构造,是根据第二时钟节点信息和第二障碍信息,
利用OBB带障碍的平衡二划分算法将所述底层时钟节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懿慈邓超周强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