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040202 阅读:3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4 1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包括:大楼垃圾收集装置、门禁装置、本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及用户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小区各大楼设置大楼垃圾收集装置且该大楼还配设门禁装置,用户配备具有身份识别的用户卡,并统一由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将垃圾投递与门禁管理相结合,用户凭用户卡投递垃圾时大楼垃圾收集装置核实投递的垃圾信息是否正确并传输至本地服务器,而远程服务器在垃圾投递正确时为该用户增加积分值,从而又进一步将垃圾投递与积分关联起来并结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硬件架构得以实现,为促进垃圾收集的有效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础,有利于培养公民的垃圾处理意识,促进环境保护全民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垃圾收集一直是现代文明社会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由于公民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垃圾收集一直是政府想做而又无法做好的事情,垃圾收集的难度主要取决于公民的垃圾处理意识不够高,公民丢弃垃圾的随意性极高,而政府又不能出台过于苛刻的规范制度。许多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都出台了一些规定,但是缺乏相应的硬件架构来实现垃圾收集的管理,使得垃圾收集都处于纸面规定,而无法与实际生活相关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能够为垃圾收集的规范提供硬件架构,使得人们更乐于参与到垃圾收集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包括:大楼垃圾收集装置、本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用户卡及安装在单元楼各个进出口处的若干门禁装置,大楼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箱体及设在第一箱体开口处的盖板,盖板上方设有一第二电子秤,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二控制模块及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读卡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楼垃圾收集装置、本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用户卡及安装在单元楼各个进出口处的若干门禁装置,大楼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箱体及设在第一箱体开口处的盖板,盖板上方设有一第二电子秤,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二控制模块及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读卡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分别驱动盖板开启或关闭的驱动电机;第二电子秤连接第二控制模块,第一箱体内位于开口的下方各设有一大容量垃圾桶,第一箱体的侧壁设有一第一侧门,第一侧门上安装有一第一电子锁,第一电子锁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每个门禁装置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及与第三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三电子锁、第三通讯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综合性垃圾计量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楼垃圾收集装置、本
地服务器、远程服务器、用户卡及安装在单元楼各个进出口处的若干门
禁装置,大楼垃圾收集装置包括顶部设有开口的第一箱体及设在第一箱
体开口处的盖板,盖板上方设有一第二电子秤,第一箱体上设有第二控
制模块及分别与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的第二读卡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
二存储模块、用于分别驱动盖板开启或关闭的驱动电机;第二电子秤连
接第二控制模块,第一箱体内位于开口的下方各设有一大容量垃圾桶,
第一箱体的侧壁设有一第一侧门,第一侧门上安装有一第一电子锁,第
一电子锁连接至第二控制模块;每个门禁装置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及与第
三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三电子锁、第三通讯模块、第三存储模块、第三读
卡模块;第二通讯模块、第三通讯模块分别与本地服务器建立通信,本
地服务器与远程服务器建立通信;用户卡包括控制单元及与控制单元相
连的存储单元、近场通讯单元,存储单元内存储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
本地服务器内存储有该大楼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远程服务器内存储所
有用户的身份识别信息并设有身份识别信息与积分值的第一映射表,第
二电子秤设有第二ID号,第二电子称用于称取盖板上的第二重量信息,
第二读卡模块用于与近场通讯单元建立近场连接,第二控制模块通过近
场连接获取用户卡存储单元内的身份识别信息,并将该身份识别信息及
第二重量信息发送至本地服务器,本地服务器在获取的身份识别信息与
内部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后,发送控制指令至第二控制模块,第二
控制模块根据该控制指令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盖板开启,同时,本地服务
器将该获取的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及第二重量信息发送至远程服务器,远
程服务器生成该用户的垃圾投递记录并增加第一映射表中该用户身份
识别信息对应的积分值,该垃圾投递记录包括用户身份信息、垃圾投递
时间及第二重量信息;门禁装置的第三读卡模块与近场通讯单元建立近
场连接,控制单元通过近场连接将用户卡存储单元内的身份识别信息发
送至第三控制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将该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本地服务
器,本地服务器在获取的身份识别信息与内部存储的身份识别信息匹配
后,控制第三电子锁打开,本地服务器将该身份识别信息发送至远程服
务器,远程服务器生成该用户身份识别信息所对应的出入记录,远程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晋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东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