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祝忠祥专利>正文

榨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40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螺旋推进挤压的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属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它由榨螺本体、螺纹肋、通孔及键槽组成,榨螺本体的外表而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该榨螺通过螺纹肋将榨螺本体的圆锥面分隔成的空间从锥径小的一端到锥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使榨螺在榨油机的圆排内转动时,料胚在推进的过程中使内膛压力增大,压榨温度提高,从而增加出油率,使螺旋榨油机在榨膛内实行三级压榨。解决了现有榨油机要对原料进行多次重复压榨才能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问题。并使得整机体积小、能耗低。由于螺纹肋直径的加大,使螺纹肋端面4、5的间距加大,大大提高了螺旋榨油机的生产量,且能一遍榨尽。特别适用于大加工量的螺旋榨油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推进挤压的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属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领域。
技术介绍
螺旋榨油机的榨螺,是榨油机最关键的部件,它直接影响榨油机的出油率及干饼残油率的高低。目前,市场上使用和销售的榨油机所采用的榨螺,由于其结构和尺寸的因素,在榨油机的榨膛内都是对油料实行的两级压榨,难以将油脂全部从油料中挤压出来,导致干饼残油率高。并且由于上述传统榨油机榨膛压力小,必须要对原料进行多次反复压榨,因此,使得现有榨油机不仅出油率低,产量低,且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螺旋榨油机在榨膛内实行三级压榨,提高榨膛压力,只需对原料进行一次性的压榨,就能将油从油料中榨干,且整机体积小,节约能源,运转平稳,噪音低的螺旋榨油机的榨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榨螺由榨螺本体、螺纹肋、通孔及键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榨螺本体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表面上附着有螺纹肋,榨螺本体的中心制有两端直径比中部直径小的通孔,通孔上开有键槽,螺纹肋的直径为122mm,通孔的两端直径为58mm,端面3的直径为84mm,端面2的直径为115mm,端面2、3之间的间距为180mm,螺纹肋7的端面4、5之间的间距为8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榨螺本体外表面为锥面,并经螺纹肋分隔,使得榨螺与圆排组成的空间的截面积逐渐缩小,使料胚在推进的过程中不断被压缩。2.榨螺由于螺纹肋分隔的空间截面积逐渐变小,使得前面料胚的移动速度比后面的料胚移动速度快,通过其速度差,加大了榨油机榨膛的压力,并通过油料之间的相互摩擦,提高压榨温度。3.该榨螺在榨油机榨膛的同样体积情况下,可以使油料进行三级压榨,增加榨膛压力,增加出油率,降低干饼残油率。4.使用该榨螺制造成的螺旋榨油机整机,其工作产量是目前市场上较大的一种机型,而且可以一遍榨尽,特别适用于加工生产量较大的用户。附图说明附图为榨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榨螺本体,2、3、4、5.端面,6.通孔,7.螺纹肋,8.键槽。具体实施方案该榨螺由榨螺本体1及附在其表面的螺纹肋7构成,在榨螺本体1的中心开有两端直径比中部直径小的通孔6,通孔6上开有键槽8,通过键槽8将榨螺固定在旋转主轴上,随主轴一起旋转。榨螺本体1的表面为圆锥面,并通过其上的螺纹肋7进行分隔,由于螺纹肋7的外径尺寸一致,为122mm,而榨螺本体1的外表面为锥面,使得螺纹肋7将榨螺本体1分隔成的空间从锥径小的一端到锥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因此,当榨螺在榨油机的圆排内转动时,料胚在推进的过程中逐渐被压缩,且在锥径小的一端的料胚比锥径大的一端的料胚移动速度快,并通过这一速度差进一步形成压力,使榨油机榨膛内的压力增大,同时,油料之间的相互摩擦,提高了压榨温度,使得该榨螺压榨油料胚与现有榨油机压榨相比增加出油率,降低了干饼残油率,节约能源。并且只需要对原料进行一次性压榨,就能将油料中的油榨干。为了使该榨螺能达到一次将油料中的油榨尽和达到高产量的目的,降低干饼残油率,该榨螺主要部分尺寸的优选方式为榨螺本体1的通孔6的两端直径为58mm,附着其上的螺纹肋7的直径为122mm,端面3的直径为84mm,端面2的直径为115mm,端面2、3之间的间距为180mm,螺纹肋7的端面4、5之间的间距为80mm。权利要求一种榨螺,它由榨螺本体(1)、螺纹肋(7)、通孔(6)及键槽(8)组成,其特征在于榨螺本体(1)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7),榨螺本体(1)的中心制有两端直径比中部直径小的通孔(6),通孔(6)上开有键槽(8),螺纹肋(7)的直径为122mm,通孔(6)的两端直径为58mm,端面(3)的直径为84mm,端面(2)的直径为115mm,端面(2)、(3)之间的间距为180mm,螺纹肋(7)的端面(4)、(5)之间的间距为80mm。专利摘要一种螺旋推进挤压的榨油机中使用的榨螺,属专门适用于特殊用途的压力机。它由榨螺本体、螺纹肋、通孔及键槽组成,榨螺本体的外表而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该榨螺通过螺纹肋将榨螺本体的圆锥面分隔成的空间从锥径小的一端到锥径大的一端逐渐缩小,使榨螺在榨油机的圆排内转动时,料胚在推进的过程中使内膛压力增大,压榨温度提高,从而增加出油率,使螺旋榨油机在榨膛内实行三级压榨。解决了现有榨油机要对原料进行多次重复压榨才能将油脂从油料中挤压出来的问题。并使得整机体积小、能耗低。由于螺纹肋直径的加大,使螺纹肋端面4、5的间距加大,大大提高了螺旋榨油机的生产量,且能一遍榨尽。特别适用于大加工量的螺旋榨油机。文档编号B30B9/12GK2810970SQ20052009773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祝忠祥 申请人:祝忠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榨螺,它由榨螺本体(1)、螺纹肋(7)、通孔(6)及键槽(8)组成,其特征在于:榨螺本体(1)的外表面为一圆锥面,在圆锥面上附着有螺纹肋(7),榨螺本体(1)的中心制有两端直径比中部直径小的通孔(6),通孔(6)上开有键槽(8),螺纹肋(7)的直径为122mm,通孔(6)的两端直径为58mm,端面(3)的直径为84mm,端面(2)的直径为115mm,端面(2)、(3)之间的间距为180mm,螺纹肋(7)的端面(4)、(5)之间的间距为8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忠祥
申请(专利权)人:祝忠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