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118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1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它属于纺织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含机架、控制箱及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两端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与控制箱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布匹张力进行调节,并且能够校正布匹偏移,提高了烧毛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它属于纺织设备。本技术包含机架、控制箱及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两端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与控制箱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本技术能够对布匹张力进行调节,并且能够校正布匹偏移,提高了烧毛的效果。【专利说明】 布匹烧毛进布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进布装置,特别是一种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它属于纺织设备。
技术介绍
纤维经纺织加工会在纱线和织物表面产生很多茸毛,影响染整的工艺效果。因此大部分织物要经过烧毛工序,使表面光洁平整、织纹清晰。烧毛时,纱线或织物在一定的张紧状态下高速通过火焰,由于伸出表面的茸毛相对受热面积大,瞬时升温至着火点而燃烧,而纱线和织物本体因拈回和交织紧密,升温速度并不如此迅速,从而实现烧毛。烧毛时需要布匹保持一定的张力并且最好能够保持在中间来保证烧毛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调节布匹张力并且能够校正布匹偏移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架、控制箱及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所述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和张力调节滚轴轴连接在机架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和张力调节滚轴沿水平方向依次上下交错设置;所述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轴连接在机架上,并且所述吸边器位于张力调节滚轴的下侧;所述张力调节滚轴两端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与控制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吸边器一组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每侧吸边器包含支架、支撑轴和压布轴,所述支架固定在机架侧面,支撑轴两端轴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压布轴的一端与支撑轴铰连接且闭合时支撑轴与压布轴平行;所述支撑轴与压布轴内设置有电磁铁及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电磁铁均与控制箱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含张力传感器、气缸及气压调节阀,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在张力调节滚轴上,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机架上,张力调节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并且由气缸驱动,所述气压调节阀与气缸连接,并且与控制箱电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布匹烧毛进布装置通过设置张力调节滚轴,通过张力调节装置监测布匹张力,然后根据布匹张力调节张力调节滚轴的上下位置,以此调节布匹张力;同时通过吸边器来校正布匹的偏移,使布匹始终处于中间位置。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烧毛的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或图2所示,本技术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包含机架1、控制箱2及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布滚轴3、第二导布滚轴4、张力调节滚轴5、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6和第四导布滚轴7。第一导布滚轴3、第二导布滚轴4和张力调节滚轴5轴连接在机架I的上侧,并且第一导布滚轴3、第二导布滚轴4和张力调节滚轴5沿水平方向依次上下交错设置。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6和第四导布滚轴7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轴连接在机架I上,并且吸边器位于张力调节滚轴5的下侧。张力调节滚轴5两端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与控制箱2连接。吸边器一组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I的两侧。每侧吸边器包含支架8、支撑轴9和压布轴10,支架8固定在机架I侧面,支撑轴9两端轴连接在支架8上,压布轴10的一端与支撑轴9铰连接且闭合时支撑轴9与压布轴10平行。支撑轴9与压布轴10内设置有电磁铁及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电磁铁均与控制箱2电连接。张力调节装置包含张力传感器、气缸11及气压调节阀,张力传感器设置在张力调节滚轴5上,气缸11竖直固定在机架I上,张力调节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气缸11连接并且由气缸11驱动,气压调节阀与气缸11连接,并且与控制箱2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布匹从第一导布滚轴3的上侧穿过第二导布滚轴4的下侧再从张力调节滚轴5的上侧向下经过吸边器和第三导布滚轴6最后从第四导布滚轴7的下侧出去进入烧毛机中。这样张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布匹上的张力大小,当张力过大时,则减小气压通过气缸11向下调节张力调节滚轴5,如果张力太大,则加大气压向上调节张力调节滚轴5,从而使布匹的张力始终保持较好的状态。布匹在吸边器时,当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布匹发生偏移的时候,通过控制箱控制电磁铁吸力减小,这样吸边器对布匹的吸力减小,从而校正布匹的偏移。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通过设置张力调节滚轴,通过张力调节装置监测布匹张力,然后根据布匹张力调节张力调节滚轴的上下位置,以此调节布匹张力;同时通过吸边器来校正布匹的偏移,使布匹始终处于中间位置。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了烧毛的效果。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机架、控制箱及平行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张力调节滚轴、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 所述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和张力调节滚轴轴连接在机架的上侧,并且所述第一导布滚轴、第二导布滚轴和张力调节滚轴沿水平方向依次上下交错设置; 所述吸边器、第三导布滚轴和第四导布滚轴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依次轴连接在机架上,并且所述吸边器位于张力调节滚轴的下侧;所述张力调节滚轴两端设置有张力调节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与控制箱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边器一组两个分别设置在机架的两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侧吸边器包含支架、支撑轴和压布轴,所述支架固定在机架侧面,支撑轴两端轴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压布轴的一端与支撑轴铰连接且闭合时支撑轴与压布轴平行;所述支撑轴与压布轴内设置有电磁铁及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和电磁铁均与控制箱电连接。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匹烧毛进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含张力传感器、气缸及气压调节阀,所述张力传感器设置在张力调节滚轴上,所述气缸竖直固定在机架上,张力调节滚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气缸连接并且由气缸驱动,所述气压调节阀与气缸连接,并且与控制箱电连接。【文档编号】B65H26/04GK203582098SQ201320769186【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30日 【专利技术者】沈金德 申请人:桐乡市中泰纺织练染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德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中泰纺织练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