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怀辉专利>正文

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3038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设置于一使用人力驱动轮圈的车辆上,并包含有一电池单元、一马达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该马达单元随该车辆的轮圈转动产生充电电流,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是控制该电池单元提供驱动电流带动该马达单元转动,以驱动该轮圈产生助力效果。以此,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于平常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于需要动力辅助时实时提供马达助力,而具有较佳的续航力。(*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设置于一使用人力驱动轮圈的车辆上,并包含有一电池单元、一马达单元以及一控制单元,其中,该控制单元控制该马达单元随该车辆的轮圈转动产生充电电流,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或是控制该电池单元提供驱动电流带动该马达单元转动,以驱动该轮圈产生助力效果。以此,使本技术可于平常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于需要动力辅助时实时提供马达助力,而具有较佳的续航力。【专利说明】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车辆用的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坊间有许多种使用人力驱动轮圈的车辆,例如拖推车、自行车、三轮车以及轮椅等,一般而言,该等车辆皆会具有一车架,且该车架上设有至少一轮圈,使该车辆可通过该轮圈的滚动,而带动该车辆进行移动。然而由于上述车辆皆是以人力进行驱动,因此在进行长距离移动或是遇到上坡时会耗费许多体力,而坊间虽有业者开发出利用电力驱动的电动自行车,但因为该电动自行车采用电池驱动充电不易,所以在续航力方面长期以来备受使用者诟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其可于平常时对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于需要动力辅助时提供马达助力,而具有较佳的续航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设置于一使用人力驱动轮圈的车辆上,其中,该车辆具有一车架,且该车架上设有至少一轮轴,该轴轮上枢设有至少一轮圈,而该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则包含有:至少一电池单元;至少一马达单元,其与该车辆的轮圈及该电池单元相连接,且该马达单元具有一发电状态以及一助力产生状态,其中,于该发电状态时,该马达单元受该轮圈转动的带动而产生充电电流,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而于该助力产生状态时,该马达单元接收该电池单元提供的驱动电流开始运转,并驱动该轮圈转动;—控制单元,其与该电池单元及该马达单元相连接,且该控制单元具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连接有一电量感知器,供感知该电池单元的电量,以及一车速感知器,供感知该车辆的车速,以及一坡度感知器,供感知该车辆行驶环境的坡度,同时该控制器内建有一发电模式以及一助力产生模式,其中:该发电模式,于电量低、车速快或坡度下降条件的其中之一发生或同时发生时启动,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发电状态;该助力产生模式,于电量充足、车速慢或坡度上升条件的其中之一发生或同时发生时启动,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助力产生状态。进一步地,其中,该电池单元更连接有一助力产生器,供调整由该电池单元输出的该驱动电流,同时该电池单元更连接有一阻力调整器,供调整输入该电池单元的该充电电流。 进一步地,其中,该电池单元设于该轮轴,而该马达单元则设于该轮轴并位于该电池单元的一侧,而该控制单元则设于该轮轴并位于该马达单元的另一侧。进一步地,其中,该马达单元具有枢设于该轮轴的一转轮,且该转轮内设有一容室,该容室内设有固定于该轮轴的至少一个定子,以及固定于该转轮上对应该定子处的至少一个转子。进一步地,其中,该马达单元具有一固定板,该固定板上枢设有二转动杆,该转动杆分别位于该轮圈的二侧,且该转动杆上各设有一转轮以及一伞齿轮,该转轮抵触于该轮圈,另,该固定板上更枢设有一固定杆,且该固定杆上设有二组定子,并于每一组定子外侧各环设有沿该固定杆轴向滑动的一转环,同时该转环的内侧对应该定子设有转子,而该转环的外侧则各设有一环斜面,并分别与该伞齿轮连接,又,该转环上各设有一固定磁铁,而该固定杆上则对应该固定磁铁各设有一电磁铁,此外该转动杆与该固定杆间更各连接有一弹黃。进一步地,其中,该车架上更设有一刹车件,供控制该车辆进行减速,而该控制单元则具有一刹车感知器,供感知该刹车件是否作动,同时该控制器更具有一减速模式,于该刹车感知器感知该刹车件作动时启动,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发电状态,并通过该阻力调整器增加该马达单元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使该马达单元的运转阻力上升,进行磁力刹车。进一步地,其中,该车辆的刹车件连接有一钢索,而该刹车感知器则具有设于该钢索上的一固定管,且该固定管进一步固定于该车架,另,该固定管的内壁系设有一挡止环,且该挡止环的一侧设有一弹簧,该弹簧的另一端设有一磁铁,该磁铁固定于该钢索,又,该固定管的内壁更对应该磁铁设有一磁簧,以此,使用者激活该刹车件时,此时该刹车件连动该钢索,该钢索带动该磁铁通过感应该磁簧而触发该刹车感知器,进而该控制器通过该刹车感知器感知该刹车件作动,同时该固定管上更设有一位移感知器,感应该钢索的位移量。进一步地,其中,该车辆更进一步具有一脚踏板,供带动该轮圈转动,而该控制单元则进一步包含有一脚踏感知器,该脚踏感知器具有随该脚踏板转动的一磁铁环,且该磁铁环的周侧间隔环设有复数个磁铁,同时该脚踏感知器更具有设于该车架上且位于对应该磁铁环位置处的一固定座,且该固定座上设有二磁簧,该磁铁环随该脚踏板转动,而让间隔环设于该磁铁环上的磁铁依序触发该固定座上的磁簧,进而能够计算获得该脚踏板的转速。进一步地,其中,该马达单元更进一步具有一离合状态,让该马达单元与该轮圈离合,而该控制器则内建有一离合模式,在用户关闭该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时启动,并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离合状态。进一步地,其中,该马达单元具有枢设于该轮轴的一转轮,且该转轮由滑设于该轮轴的一内轮以及套设于该内轮外侧且与该轮圈连接的一外轮所组成,其中,该内轮内设有一容室,并可沿该轮轴平移滑动,且该内轮面对该外轮的一侧设有一第一磁铁,而该外轮上则对应该第一磁铁设有一电磁铁,同时该内轮的另一侧设有一第二磁铁,而该容室内则设有固定于该轮轴的一固定磁铁,另,该容室内更设有固定于该轮轴的复数个定子,又,该容室内更设有固定于该转轮上对应该定子处的复数个转子,当该电磁铁逆向通电时,该电池铁产生反向激磁以推离该内轮,同时该第二磁铁受该固定磁铁磁吸,使该内轮朝该固定磁铁移动而与该外轮分离,让该马达单元进入该离合状态,而当该电磁铁顺向通电时,该电磁铁磁吸该第一磁铁,使该内轮朝该电磁铁移动而与该外轮结合,让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发电状态或该助力产生状态的其中一状态。本技术所提供的助力及阻力控制装置,于侦测到电量低、车速快或坡度下降时,该控制器将会进入该发电模式,并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发电状态,以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而于侦测到电量充足、车速慢或坡度上升时,该控制器则会进入该助力产生模式,并控制该马达单元进入该助力产生状态,以驱动该轮圈转动,以此,使本技术可于平常时对该电池单元进行充电,并于需要动力辅助时实时提供马达助力,而具有较佳的续航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块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马达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刹车感知器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感知器的设置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脚踏感知器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把手单元的平面图;图8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平面图;图9是本实用 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马达单元的动作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刹车感知器的动作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二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怀辉
申请(专利权)人:姚怀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