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箱盖,其创新在于:所述油箱盖由盖体、传动杆、浮子、U形导轨和油位指针组成;盖体下部与U形导轨的开口端连接;浮子设置于U形导轨中,浮子侧壁上设置有与U形导轨匹配的滑槽,浮子与U形导轨相互滑动;浮子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传动杆套接在导向孔中,传动杆和浮子转动连接;传动杆上部与盖体转动连接,传动杆下端与U形导轨转动连接;盖体上端设置有凹槽,油位指针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开口处覆盖有透明材料;油位指针与传动杆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由3条导向脊组成;导向脊以单向螺旋方式沿传动杆轴向延伸,导向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脊匹配的导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高螺旋杆的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油箱盖,其创新在于:所述油箱盖由盖体、传动杆、浮子、U形导轨和油位指针组成;盖体下部与U形导轨的开口端连接;浮子设置于U形导轨中,浮子侧壁上设置有与U形导轨匹配的滑槽,浮子与U形导轨相互滑动;浮子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传动杆套接在导向孔中,传动杆和浮子转动连接;传动杆上部与盖体转动连接,传动杆下端与U形导轨转动连接;盖体上端设置有凹槽,油位指针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开口处覆盖有透明材料;油位指针与传动杆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由3条导向脊组成;导向脊以单向螺旋方式沿传动杆轴向延伸,导向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脊匹配的导向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高螺旋杆的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专利说明】油箱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盖子,尤其涉及一种油箱盖。
技术介绍
第200820230765.4号中国专利公开了 “一种浮子螺旋式油位指示器”,该专利的基本原理为:由于受油液的浮力作用,浮子的位置受油位影响,当浮子运动时,浮子通过浮子和螺旋杆之间的导向结构来驱动螺旋杆转动,并由螺旋杆带动油位指示针运动,通过观察油位指示针的位置,即可间接地获知油箱内剩余的油量;专利技术人在对前述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该专利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如果螺旋杆的结构采用简单的单片式的螺旋片结构,则其刚度较差,只能采用硬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制作才能保证结构稳定性,而由于螺旋杆需要长期浸泡在燃油中,因此需要对金属材质的螺旋杆进行防腐蚀处理或采用耐燃油腐蚀的金属材料来制作螺旋杆,导致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油箱盖,其结构为:所述油箱盖由盖体、传动杆(此传动杆与引证专利中的螺旋杆的功能和作用相似)、浮子、U形导轨和油位指针组成;盖体下部与U形导轨的开口端连接;浮子设置于U形导轨中,浮子侧壁上设置有与U形导轨匹配的滑槽,浮子与U形导轨相互滑动;浮子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传动杆套接在导向孔中,传动杆和浮子传动连接;传动杆上部与盖体转动连接,传动杆下端与U形导轨转动连接;盖体上端设置有凹槽,油位指针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开口处覆盖有透明材料;油位指针与传动杆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杆由3条导向脊组成;导向脊以单向螺旋方式沿传动杆轴向延伸,导向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脊匹配的导向结构。前述方案中,与现有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传动杆采用3条导向脊的结构,其好处有:由于导向脊的数量得到了增加,使得传动杆的结构强度也随之提高,从提高结构强度的角度考虑,在相同材质条件下,本技术的结构强度比现有技术更好,从降低成本的角度考虑,采用本技术的结构后,即使采用一般的硬质塑料来制作,也能保证传动杆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材料成本,省去防腐蚀处理的操作。为了便于制作以及提高结构美观度,本技术还提出了如下的优选实施方案:同一横截面位置处,3条导向脊沿传动杆周向均匀分布。前述方案中,两条导向脊之间的间隙即形成螺旋形的导向槽,为了保证装置动作的顺畅性,应尽量扩大导向槽的横截面,为此,本技术还作了如下改进:同一横截面位置处,两条导向脊之间的间隙为扇形,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从而使导向脊的宽度由根部向端部逐渐变细,以使导向槽的横截面尽可能地大。借鉴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盖体上也设置有锁片。借鉴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盖体上也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高螺旋杆的结构强度,保证结构稳定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油箱盖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螺旋杆的结构侧视图;图4、螺旋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记所对应的部件分别为:盖体1、传动杆2、导向脊2-1、浮子3、U形导轨4、油位指针5、透明材料覆盖件6、锁片A、密封圈B。【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油箱盖,其结构为:所述油箱盖由盖体1、传动杆2、浮子3、U形导轨4和油位指针5组成;盖体I下部与U形导轨4的开口端连接;浮子3设置于U形导轨4中,浮子3侧壁上设置有与U形导轨4匹配的滑槽,浮子3与U形导轨4相互滑动;浮子3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传动杆2套接在导向孔中,传动杆2和浮子3传动连接;传动杆2上部与盖体I转动连接,传动杆2下端与U形导轨4转动连接;盖体I上端设置有凹槽,油位指针5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开口处覆盖有透明材料(见图1中透明材料覆盖件6);油位指针5与传动杆2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杆2由3条导向脊2-1组成;导向脊2-1以单向螺旋方式沿传动杆2轴向延伸,导向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脊2-1匹配的导向结构。进一步地,同一横截面位置处,3条导向脊2-1沿传动杆2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同一横截面位置处,两条导向脊2-1之间的间隙为扇形,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进一步地,盖体I上设置有锁片。进一步地,盖体I上设置有密封圈。【权利要求】1.一种油箱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盖由盖体(I)、传动杆(2)、浮子(3)、U形导轨(4)和油位指针(5)组成;盖体(I)下部与U形导轨(4)的开口端连接;浮子(3)设置于U形导轨(4)中,浮子(3)侧壁上设置有与U形导轨(4)匹配的滑槽,浮子(3)与U形导轨(4)相互滑动;浮子(3)中部设置有导向孔,传动杆(2)套接在导向孔中,传动杆(2)和浮子(3)传动连接;传动杆(2)上部与盖体(I)转动连接,传动杆(2)下端与U形导轨(4)转动连接;盖体(I)上端设置有凹槽,油位指针(5)设置于凹槽内,凹槽开口处覆盖有透明材料;油位指针(5)与传动杆(2)上端连接;所述传动杆(2)由3条导向脊(2-1)组成;导向脊(2-1)以单向螺旋方式沿传动杆(2)轴向延伸,导向孔内壁上设置有与导向脊(2-1)匹配的导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同一横截面位置处,3条导向脊(2-1)沿传动杆(2)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同一横截面位置处,两条导向脊(2-1)之间的间隙为扇形,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盖体(I)上设置有锁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盖,其特征在于:盖体(I)上设置有密封圈。【文档编号】G01F23/66GK203580624SQ201320768639【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范国铭 申请人:范国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铭,
申请(专利权)人:范国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