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风喷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026712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9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属于脱硫领域。该氧化风喷出装置包括:氧化风管,螺旋导流器和多孔外壳;所述多孔外壳包括上顶面外壳和侧面外壳,所述侧面外壳上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上顶面外壳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多孔外壳通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氧化风管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位于所述多孔外壳内,并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包括多个固定螺旋叶片、和托板,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以所述托板的中心为轴呈放射状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氧化风与脱硫塔内的浆液充分混合,提高了氧化效率和净化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属于脱硫领域。该氧化风喷出装置包括:氧化风管,螺旋导流器和多孔外壳;所述多孔外壳包括上顶面外壳和侧面外壳,所述侧面外壳上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上顶面外壳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多孔外壳通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氧化风管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位于所述多孔外壳内,并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包括多个固定螺旋叶片、和托板,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以所述托板的中心为轴呈放射状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托板上。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氧化风与脱硫塔内的浆液充分混合,提高了氧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专利说明】氧化风喷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脱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
技术介绍
脱硫系统处理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脱硫系统使进入脱硫塔内的二氧化硫与脱硫塔内浆液池的浆液和氧化风充分接触转化成硫酸钙,从而避免了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对大气产生的污染。在脱硫系统中,为了增强脱硫效能,需延长氧气与脱硫塔内浆液的混合时间,以提高浆液中的含氧量,充分发挥氧气在脱硫时的氧化效果。目前现有的将氧化风注入浆液中的装置是氧化风管,该氧化风管为圆柱形的管道,氧化风管的出口位于浆液下部,在脱硫时,氧化风管集中、快速的喷出氧化风,从而使氧化风与浆液混合,以跟二氧化硫反应。一般情况下,氧化风为空气。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目前,通过氧化风管直接喷出的氧化风,在浆液的压力下不能迅速分裂成小泡随脱硫塔内的搅拌机的水流扩散,相反会在氧化风管的管口附近连续聚合,且会急剧扩张形成较大体积的气泡,较大体积的气泡易在浆液中迅速上升,一旦气泡冲出浆液就快速破裂,随即产生连续剧烈的冲击波,直接损坏附近的氧化风管,并快速从上升管排走,氧化风在浆液中停留的时间太短,氧化的效率太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里与浆液充分混合,与快速流过的含硫工业废气的流量不相匹配,不能充分分离出工业废气中的含硫物质,因此,造成氧化风资源浪费,氧化效率低,净化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其包括:氧化风管,螺旋导流器和多孔外壳;所述多孔外壳包括上顶面外壳和侧面外壳,所述侧面外壳上有多个排气孔,所述上顶面外壳有第一中心孔,所述多孔外壳通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与所述氧化风管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位于所述多孔外壳内,并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螺旋导流器包括多个固定螺旋叶片、和托板,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以所述托板的中心为轴呈放射状竖直设置在所述托板上,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上顶面外壳连接,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下表面固定在所述托板上。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排气孔中的任一排气孔为圆形、方形、锥形或多边形。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固定螺旋叶片中的任一固定螺旋叶片为圆弧型叶片。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圆弧型叶片中的任一圆弧型叶片沿逆时针方向前弯。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与所有所述固定螺旋叶片内周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与所有所述固定螺旋叶片外周端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与所述上顶面外壳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上顶面外壳通过螺栓连接。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锥套和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托板的下方,所述托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二中心孔,所述底板的中心设置有第三中心孔,所述锥套与所述托板和所述底板通过焊接相连接地穿过所述第二中心孔和所述第三中心孔,所述锥套与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内周端侧面相接,所述锥套上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减压孔。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减压孔在所述锥套上的设置位置低于所述托板的外周缘位置;所述锥套的尖部还穿过所述第一中心孔伸入所述氧化风管内;所述固定螺旋叶片的与所述锥套相接的内周端侧面还包括一相对于上表面倾斜且不与所述锥套相接触的斜面部。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多个第二加强筋;所述多个第二加强筋中的任一第二加强筋与所述锥套和所述底板连接。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螺旋导流器还包括:在所述底板的周向边缘上间隔设置的多个螺旋连接板。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底板平行于水平面,所述托板相对于所述水平面来说倾斜设置,所述托板的中心部位置高,周边部位置低。在如上所述的氧化风喷出装置中,优选,所述多个螺旋连接板与所述侧面外壳设置有间隙;多个所述螺旋连接板中任一螺旋连接板以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角度为35?55度的方式设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导流器对氧化风管喷出的氧化风进行导流,使导流后的氧化风与外壳的壁相切,夕卜壳使导流后的氧化风在该氧化风的气体压力下沿着外壳壁上的孔切向排出外壳夕卜,从而延长了排出外壳外的氧化风在浆液中的停留时间,使得氧化风能与脱硫塔内的浆液充分混合,减少氧化风资源浪费,提高了氧化效率和净化效果。【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螺旋导流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I氧化风管、20上顶面外壳、21侧面外壳、3锥形管,4排气孔、5固定螺旋叶片、6托板、7第一法兰、8第二法兰、9第一加强筋、10锥套、11底板、12第二加强筋、13螺旋连接板、14减压孔、16脱硫塔壁、17脱硫塔底、18搅拌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工业废气以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现有的脱硫技术中,通过在脱硫塔内注入氧化风,使进入脱硫塔内的二氧化硫与脱硫塔内的浆液充分反应生成硫酸钙,来降低二氧化硫的污染,为了提高氧化效率,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氧化风喷出装置,其应用在由脱硫塔壁16和脱硫塔底17构成的脱硫塔内,并且在氧化风喷出装置的附近设置有搅拌机18,该搅拌机的作用主要是对脱硫塔内的浆液进行搅拌和对氧化风进行破碎和推送。图2中氧化风管内、螺旋导流器内以及穿过多孔外壳的箭头方向指示为氧化风的风流方向(即氧化风由氧化风管到多孔外壳外的风流方向);图2中流向锥套的箭头方向指示为脱硫塔内浆液进入多孔外壳的流向;图2中流出螺旋连接板的箭头方向指示为脱硫塔内浆液流出多孔外壳的流向;图2中紧挨搅拌机的箭头方向指示在搅拌机的搅拌作用下,脱硫塔内浆液的流动方向。参见图1-图4所示,该氧化风喷出装置,包括:氧化风管1、螺旋导流器和多孔外壳;多孔外壳包括上顶面外壳20和侧面外壳21,侧面外壳21上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邹义舫马广武邓松林刘国锋李转丽徐增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航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