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库特海尔德专利>正文

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连续制造带料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00217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双带压力机连续压制料带的方法.这种料带为了完全硬化需要较高的温度.为此,将双带压力机的加压板分成一个边缘区和一个内区.边缘区具有密封装置材料可承受的温度,而内区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借助导热元件将热量从内区传递到对着该区的加压带部分.实施此方法的设备中,构成此边缘区的加压板有一矩形槽,在槽中设有一块构成内区的加压板嵌件.加压板嵌件被加热,并装有导热元件,将热量传到加压带上.(*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双带压力机的两条加热了的无接头加压带之间的反应区中以较高的温度连续压制带料的方法和实施此方法的设备。这时,面压力通过一个充以流动压力介质的加压室作用于加压带内侧,此加压室的上下由加压带表面和加压板,侧面由一个在加压带上滑动的密封装置结构为界。带料所需要的温度大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为了连续压制带料,采用了双带压力机,它在压制品上施加一个均匀的面压力。与此同时,此压制品连续通过双带压力机输送。这类带料可以例如由多层热固性塑料树脂浸渍过的纸带、玻璃纤维织物或纤维粘结剂混合材料等一层层地分层堆叠而成。通常这种带料需要在压制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温度,所以要求将双带压力机的加压带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在现有的这类方法和设备中,双带压力机加压带能够加热到的温度受加压室密封材料耐热性的限制,加压室是用来通过液压将面压力施加在加压带上的。用作密封材料的现在只有少数几种合成橡胶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为250℃。但往往希望显著提高含树脂的欲压制带料的压制温度。这样的压制温度可能在380℃以上。为了能在这样高的温度下压制带料,由专利申请P416985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对反应区前的加压带外表面急剧加温。在反应区中和压制品进行接触的加压带外表面这时应该具有所需的高温,而在加压带的内外表面形成了一个温度梯度,所以靠在加压带内表面上的加压室滑动面密封装置没有被加热到超出允许的程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在加压带的外表面温度很高的情况下,在加压带内外表面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温度梯度,由于加压带材料良好的金属热传导性,所以很大的热流所受热阻很小地在其中流动。于是在很短期间加压带内外表面的温度彼此相同,所以靠在加压带内表面上的滑动面密封装置重又置于不允许的高温之下,从而在双带压力机较短的工作时间之后便被损坏。尤其是当加压带的结构不是一种多层板叠而是单层的加压带时,这一巨大的热流则完全不受限制。在上述专利申请中所提出的方案没有认识到,如果加压带的外表面具有高温,那么其内表面的高温是不可避免的。在加压带内表面的这种高温除密封装置区以外本来是无害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方法和在双带压力机中实施此方法的设备,当将加压带加热到压制品在反应区中所必须的高温,而且此温度高于密封装置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时,此方法限制密封装置区的温度在一个对于此密封装置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所以可靠地保护了在双带压力机中的密封装置免遭损坏。这种方法使用于那种配备单层加压带的双带压力机中特别有效。达到此目的的方法所采取的措施之特征在于加压板分成两个区域,即一个内区和一个边缘区。边缘区完全包围着此内区,并含有密封装置结构。边缘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最高等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承受的温度。内区至少加热到等于带料所需要的温度。热量借助于热传导从内区传递到在反应区中对着内区的加压带部分上。实施上述方法的设备之特征为构成边缘区的加压板具有矩形槽,它整个地处于加压板内,在此槽中设有一块构成内区的加压板嵌件,它通过间隙与加压板分开。在加压板嵌件中装入了用来对它加热的热源。在加压板嵌件和加压带对着内区的那一部分之间,装有现有的导热元件,它们的一个表面靠在加压板嵌件上,并通过其另一个表面在加压带上滑动摩擦。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优点特别在于,对于一台按所提出方法工作和配备有所述之设备的双带压力机能可靠地避免密封装置结构的过热,所以密封装置可以在防止损坏的情况下有效地长期工作。由此可以压制要求高温的带料。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可以连续加工那些到目前为止只能间断地加工或根本不能加工的扁平的材料。下面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其中图1. 双带压力机侧向示意图,图2. 从加压带背面俯视加压板,图3. 通过滑动面密封装置的剖面图,图4. 局部剖开的加压板透视图,图5. 在另一种结构形式中加压板和加压带边缘区的剖面图,图6. 带入口端导向滾筒的双带压力机入口区剖面图,以及图7. 加压板纵剖面图。在图1中表示的连续工作的双带压力机15有四个可旋转地支承在轴承支架5、6上的导向滾筒1、2、3、4。围绕在每两个导向滾筒外面绕行的是加压带7、8。每两个导向滾筒各按导向滾筒1和4上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通常由高抗拉强度的钢带制成的加压带7、8通过现有的方法,例如通过固定在轴承支架5、6上的液压缸张紧。在上加压带7的下回行段和下加压带8的上回行段之间是所谓的反应区10。按图中为自右向左前进的带料9在反应区中处于加温和加面压力的条件下被压制。带料9由浸渍过人造树脂的织物,层压材料,纤维粘结剂混合材料和其它类似材料制成。举例来说,有一种这类带料9是由一层层用聚酰亚胺浸渍过的玻璃纤维织物带堆叠在一起组成的。反应区10中加在带料9上的面压力用液压的方式通过加压板11、12作用在加压带7、8回行段的内表面上,再从那里传递到带料9上。由压制品产生的反作用力经过加压板11、12传到在图上仅示意表示的压力机支架13、14上去。轴承支架5、6同样亦固定在压力机支架13、14上。为了产生作用在带料9上的面压力,在压力下将流动压力介质灌入加压板11、12和加压带7、8回行段内表面之间的腔室中去。这一所谓加压室16的腔室,侧面以闭环形的密封装置结构17为界。最好采用合成油作压力介质。不过采用气体例如压缩空气也可达到同样效果。图2中表示了一个这种加压室16从加压带背面看的俯视图。矩形加压板11由一块钢板制成。加压板11的边缘区有密封装置结构17,在本实施例中它是由用一个中间腔20分开的两个毗邻的闭环形滑动面密封装置18和19组成。这些滑动面密封装置18、19均装于在加压板11上的槽21中。如图3中借助于滑动面密封装置18所表示的,滑动面密封装置18以其一个表面与在滑动面密封装置18下面移动的加压带7滑动接触。滑动面密封装置18以其远离加压带的那一面嵌入“U”形固持条22中,固持条靠在槽21的壁面上,它们之间的间隙很小。在“U”形固持条22远离加压带7的那个侧面上装了一个由弹性材料制成的设计成“O”形圈的槽密封装置23。在此槽密封装置23上面作用了从槽21的槽底来的压力介质,所以使固持条22并通过它使滑动面密封装置18压在加压带7上,从而使加压室16与大气侧24隔离。“U”形固持条22在加压板11中的固定方法是现有的,如见自DE-PS2722197,所以这里对此无需作详细说明。如借助于后面的图7可见,在两个滑动面密封装置18和19之间的中间腔20中收集由加压室16泄漏出来的压力介质,并可由那里经过孔45和收集管46吸出。滑动面密封装置18、19由一种塑料,最好是一种弹性体制成。但这种材料在长期工作中所能承受的温度最大只能到250℃,下面以T1表示这个温度。然而许多带料9在压制时完全硬化要求有高得多的温度T2。例如对于由浸渍过聚酰亚胺树脂的玻璃纤维织物制成的层压材料需要高达380℃的温度。为了能使双带压力机也能适用于这些使用要求,则要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加压板分成边缘区和与之分开的内区。内区由在图4中可见的处于加压室16内部的加压板嵌件25构成,边缘区由其余的加压板11、12构成。加压板嵌件25加热到一个比加压板11、12高的温度T3,这个温度至少要等于T2,但最好要高于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在双带压力机的两条加热了的无接头加压带之间的反应区中以较高的温度连续压制带料的方法,这时,面压力通过一个充以流动压力介质的加压室作用于加压带内侧,此加压室的上下由加压带表面和加压板,侧面由一个在加压带上滑动的密封装置结构为界。带料所需要的温度大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其特征为:加压板分成两个区域,即一个内区和一个边缘区,边缘区完全包围着此内区,并含有密封装置结构,边缘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最高等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承受的温度,内区至少加热到等于带料所需要的温度。热量借助于热传导从内区传递到在反应区中对着内区的加压带部分上。

【技术特征摘要】
DE 1985-9-27 P3534478.41.在双带压力机的两条加热了的无接头加压带之间的反应区中以较高的温度连续压制带料的方法,这时,面压力通过一个充以流动压力介质的加压室作用于加压带内侧,此加压室的上下由加压带表面和加压板,侧面由一个在加压带上滑动的密封装置结构为界。带料所需要的温度大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温度,其特征为加压板分成两个区域,即一个内区和一个边缘区,边缘区完全包围着此内区,并含有密封装置结构,边缘区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最高等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承受的温度,内区至少加热到等于带料所需要的温度。热量借助于热传导从内区传递到在反应区中对着内区的加压带部分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边缘区加热到最高等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能承受的温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边缘区冷却到低于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加压带进入反应区时,其温度最高为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能承受的温度。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方法,其特征为内区与边缘区之间通过流动介质隔热。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此流动介质同时用作压力介质。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加压带离开内区后,当它到达从加压带前进方向看在内区后面的垂直于加压带前进方向延伸的密封装置结构的那一部分时,其温度冷却到最高为密封装置结构的材料最大可能承受的温度。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带料的宽度最大等于内区的宽度。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之方法,其特征为带料的宽度大于内区的宽度,并且最大等于加压带的宽度。带料在无压力下硬化的边在压制以后被切除。10.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方法之设备,其特征为构成边缘区的加压板(11、12)具有矩形槽(28),它整个地处于加压板(11、12)之内,在此槽(28)中设有一块构成内区的加压板嵌件(25),它通过间隙(37)与加压板(11、12)分开。在加压板嵌件(25)中装入了用来对它加热的热源。在加压板嵌件(25)和加压带(7、8)对着内区的那一部分之间,装有现有的导热元件(38),它们的一个表面靠在加压板嵌件(25)上,并通过其另一个表面在加压带(7、8)上滑动磨擦。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之设备,其特征为加压板嵌件(25)只在少数几个地方通过小横截面的机械式固定元件固定在加压板(11、12)上。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之设备,其特征为机械固定元件由螺钉(30)和在间隙(37)中的定距衬套(31)构成。13.按照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之设备,其特征为,热源由可电加热的蛇形加热管(33)构成。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之设备,其特征为蛇形加热管(33)曲折地装在加压板嵌件(25)的槽(32)中。15.按照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之设备,其特征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库特海尔德
申请(专利权)人:库特海尔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