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剥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4793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剥线钳,包括握压组件、中部安装件、钳齿组件、环纵切组件、刀头行程控制组件、钳齿制动组件、4根主销轴和复位组件;握压组件包括4个从上到下安装的手柄,中部安装件安装在中间处的2个手柄之间;钳齿组件通过4根主销轴安装在中心通孔内;环纵切组件包括刀体和刀头,刀体的大部和刀头安装在中心通孔内,刀头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刀头行程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刀头的行程;钳齿制动组件用于卡紧被剥线缆;复位组件用于剥皮完成后的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环节和纵切功能、能够有效适应具有绝缘层和保护层的线缆剥皮需要、使用时剥皮方便快捷、效率高、效果好、大幅提高电工劳动效率、降低电工劳动强度的环形剥线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形剥线钳,包括握压组件、中部安装件、钳齿组件、环纵切组件、刀头行程控制组件、钳齿制动组件、4根主销轴和复位组件;握压组件包括4个从上到下安装的手柄,中部安装件安装在中间处的2个手柄之间;钳齿组件通过4根主销轴安装在中心通孔内;环纵切组件包括刀体和刀头,刀体的大部和刀头安装在中心通孔内,刀头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刀头行程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刀头的行程;钳齿制动组件用于卡紧被剥线缆;复位组件用于剥皮完成后的复位。本专利技术具有环节和纵切功能、能够有效适应具有绝缘层和保护层的线缆剥皮需要、使用时剥皮方便快捷、效率高、效果好、大幅提高电工劳动效率、降低电工劳动强度的环形剥线钳。【专利说明】环形剥线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工器具,具体涉及一种能对线缆保护层和绝缘层进行环纵切以实现线缆剥皮的环形剥线钳。
技术介绍
剥线钳为各类电工必备的工具之一。常见的剥线钳通常由两个杠杆结构的握柄、安装在握柄一个顶端的割刀和连接弹簧组成,两个杠杆结构的握柄通过连接弹簧相连接。常见的剥线钳在使用时,通过按压2个握柄使得2片割刀切割线缆表皮后再人工手动向一侧拔出被割除的线缆表皮。常见的剥线钳能够适用于常规的具有单独绝缘层的线缆剥皮,若被割的线缆既具有绝缘层,又具有保护层,则常见的剥线钳在剥皮过程中使用困难、效率很低且效果不佳,增加了电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环切和纵切功能、能够有效适应具有绝缘层和保护层的线缆剥皮需要、使用时剥皮方便快捷、效率高、效果好、能够大幅提高电工劳动效率、降低电工劳动强度的环形剥线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剥线钳,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握压组件、中部安装件、钳齿组件、环纵切组件、刀头行程控制组件、钳齿制动组件、主销轴和复位组件; 上述的握压组件包括第一手柄、第二手柄、第三手柄和第四手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结构相同;第三手柄和第四手柄的结构相同;第一手柄由扁圆柱体部和2个基本呈弧形体的抓握部一体组成;第一手柄的扁圆柱体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线缆通过孔;线缆通过孔的四周均匀分布设置有4个钳齿连接销孔;第一手柄的一侧的抓握部上设有复位销孔;第一手柄的另一侧抓握部上设有外卡针安装销孔和外卡针拉紧销孔;第三手柄由扁圆柱体部和基本呈弧形体的2个抓握部一体组成;第三手柄的扁圆柱体部的中心位置设有钳齿安装孔,钳齿安装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4个钳齿安装咬合槽;第三手柄的扁圆柱体部上设有刀体滑动槽;第三手柄的一侧抓握部上设有复位销孔; 中部安装件为圆环形一体件;中部安装件上设有刀体通过缺口 ;中部安装件的环形体的外侧设有锯齿状突起,锯齿状突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外卡针限位槽;中部安装件的环形内壁上均匀设有4个钳齿安装槽; 钳齿组件包括第一钳齿和第二钳齿;第二钳齿设有相同的3个;第一钳齿和第二钳齿上均设有销孔; 环纵切组件包括刀体、刀头、退刀弹簧和退刀弹簧固定销;刀体为长方体件且其中部设有矩形孔;刀体的中部一侧外壁上设有锯齿状突起,锯齿状突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内卡针限位槽;刀头与刀体的一端可活动连接; 刀头行程控制组件包括内卡针、内卡针安装轴、弹簧连接轴和后拉弹簧;内卡针安装轴和弹簧连接轴分别由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手柄的上端面上;内卡针可活动地套接在内卡针安装轴上,内卡针的后端与后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拉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轴固定连接;内卡针的前端与刀体的锯齿状突起或内卡针限位槽相接触; 钳齿制动组件包括外卡针、外卡针安装轴、弹簧连接轴和后拉弹簧;外卡针安装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手柄的外卡针安装销孔和第二手柄的外卡针安装销孔内;弹簧连接轴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手柄的外卡针拉紧销孔和第二手柄的外卡针拉紧销孔内;外卡针可活动地套接在外卡针安装轴上;外卡针的后端与后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拉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轴固定连接;外卡针的前端与中部安装件的锯齿状突起或锯齿状突起两侧的外卡针限位槽相接触; 主销轴设有相同的4根;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弹簧、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 上述的第一手柄、第三手柄、中部安装件、第四手柄以及第二手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设置;第三手柄的刀体滑动槽和第四手柄的刀体滑动槽呈镜像位于中部安装件的刀体通过缺口的上下方;环纵切组件的刀体与第三手柄的刀体滑动槽和第四手柄的刀体滑动槽可滑动地嵌接;退刀弹簧固定销设置在刀体的矩形孔内且退刀弹簧固定销由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手柄的上端面上;退刀弹簧安装在刀体的矩形孔内,退刀弹簧的一端与退刀弹簧固定销固定连接;退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刀体的矩形孔内壁上;钳齿组件安装在由第三手柄的钳齿安装孔、第四手柄的钳齿安装孔以及中部安装件的中间孔共同构成的通孔内,且钳齿组件与第三手柄、第四手柄以及中部安装件固定连接;4根主销轴分别相应穿过第一钳齿和3个第二钳齿上的销孔;4根主销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的4个钳齿连接销孔和第二手柄的4个钳齿连接销孔插接;复位组件的第一销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的复位销孔以及第二手柄的复位销孔插接;复位组件的第二销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手柄的复位销孔和第四手柄的复位销孔插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复位组件的第一销轴以及第二销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握压组件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平行设置,第三手柄和第四手柄平行设置,第三手柄、第四手柄与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的夹角为45度角。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钳齿组件的第一钳齿由安装块、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一体组成;上述的第一钳齿的销孔即为设于第一钳齿的安装块与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的结合部处的安装销孔;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之间构成刀头让位槽;第二钳齿由安装块和传动块一体组成;上述的第二钳齿的销孔即为设于传动块上靠近安装块处的安装销孔; 上述的钳齿组件与第三手柄、第四手柄以及中部安装件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第一钳齿通过其安装块与中部安装件的环形内壁上的I个钳齿安装槽以及第三手柄和第四手柄的I个钳齿安装咬合槽卡合,且第一钳齿的刀头让位槽与环纵切组件的刀头相面对;钳齿组件的3个第二钳齿分别通过其安装块与中部安装件的环形内壁上的另外3个钳齿安装槽以及第三手柄和第四手柄的另外3个钳齿安装咬合槽卡合;3个第二钳齿的传动块以及第一钳齿的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依次相接构成杠杆传动机构。进一步的方案还有:上述的环纵切组件还包括压缩弹簧和压缩钢球;压缩钢球设有相同的2个;上述的刀体的右端设有圆形沉孔,圆形沉孔内设有环绕一周的半圆弧状凹槽;刀头由安装部和刀刃部一体组成;刀头的安装部为中空的圆柱体,刀头的安装部的壁体上设有2个钢球安装孔;刀头的刀刃部为三角形片状体;上述的刀头与刀体的一端可活动连接的方式为刀头由其安装部与刀体的圆形沉孔套接;刀头压缩弹簧安装在刀头的安装部内并通过刀头压缩弹簧将2个压缩钢球限位在刀头的安装部的2个钢球安装孔内;2个压缩钢球的外露部分位于刀体的圆形沉孔内的半圆弧状凹槽内。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剥线钳,克服了普通剥线钳通常只能对单层表皮的线缆进行剥皮的缺陷,具有环切和纵切功能,能够有效适应具有绝缘层和保护层的线缆剥皮的需要。(2)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剥线钳,可以实现对较粗直径线缆、多芯信号电缆以及用户定制线缆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形剥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压组件(1)、中部安装件(2)、钳齿组件(3)、环纵切组件(4)、刀头行程控制组件(5)、钳齿制动组件(6)、主销轴(7)和复位组件(8);所述的握压组件(1)包括第一手柄(11)、第二手柄(12)、第三手柄(13)和第四手柄(14);第一手柄(11)和第二手柄(12)的结构相同;第三手柄(13)和第四手柄(14)的结构相同;第一手柄(11)由扁圆柱体部和2个基本呈弧形体的抓握部一体组成;第一手柄(11)的扁圆柱体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线缆通过孔(11‑1);线缆通过孔(11‑1)的四周均匀分布设置有4个钳齿连接销孔(11‑2);第一手柄(11)的一侧的抓握部上设有复位销孔(11‑3);第一手柄(11)的另一侧抓握部上设有外卡针安装销孔(11‑4)和外卡针拉紧销孔(11‑5);第三手柄(13)由扁圆柱体部和基本呈弧形体的2个抓握部一体组成;第三手柄(13)的扁圆柱体部的中心位置设有钳齿安装孔,钳齿安装孔的内壁上均匀设有4个钳齿安装咬合槽;第三手柄(13)的扁圆柱体部上设有刀体滑动槽;第三手柄(13)的一侧抓握部上设有复位销孔(13‑1); 中部安装件(2)为圆环形一体件;中部安装件(2)上设有刀体通过缺口(21);中部安装件(2)的环形体的外侧设有锯齿状突起(22),锯齿状突起(22)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外卡针限位槽;中部安装件(2)的环形内壁上均匀设有4个钳齿安装槽(23);钳齿组件(3)包括第一钳齿(31)和第二钳齿(32);第二钳齿(32)设有相同的3个;第一钳齿(31)和第二钳齿(32)上均设有销孔;环纵切组件(4)包括刀体(41)、刀头(42)、退刀弹簧(43)和退刀弹簧固定销(44);刀体(41)为长方体件且其中部设有矩形孔;刀体(41)的中部一侧外壁上设有锯齿状突起,锯齿状突起的两侧分别设有弧形的内卡针限位槽;刀头(42)与刀体(41)的一端可活动连接;刀头行程控制组件(5)包括内卡针(51)、内卡针安装轴(52)、弹簧连接轴(53)和后拉弹簧(54);内卡针安装轴(52)和弹簧连接轴(53)分别由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手柄(14)的上端面上;内卡针(51)可活动地套接在内卡针安装轴(52)上,内卡针(51)的后端与后拉弹簧(54)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拉弹簧(54)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轴(53)固定连接;内卡针(51)的前端与刀体(41)的锯齿状突起或内卡针限位槽相接触;钳齿制动组件(6)包括外卡针(61)、外卡针安装轴(62)、弹簧连接轴(63)和后拉弹簧(64);外卡针安装轴(6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手柄(11)的外卡针安装销孔(11‑4)和第二手柄(12)的外卡针安装销孔内;弹簧连接轴(63)的两端分别插接在第一手柄(11)的外卡针拉紧销孔(11‑5)和第二手柄(12)的外卡针拉紧销孔内;外卡针(61)可活动地套接在外卡针安装轴(62)上;外卡针(61)的后端与后拉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后拉弹簧(64)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轴(63)固定连接;外卡针(61)的前端与中部安装件(2)的锯齿状突起(22)或锯齿状突起(22)两侧的外卡针限位槽相接触;主销轴(7)设有相同的4根;复位组件(8)包括复位弹簧(81)、第一销轴(82)和第二销轴(83);所述的第一手柄(11)、第三手柄(13)、中部安装件(2)、第四手柄(14)以及第二手柄(12)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设置;第三手柄(13)的刀体滑动槽和第四手柄(14)的刀体滑动槽呈镜像位于中部安装件(2)的刀体通过缺口(21)的上下方;环纵切组件(4)的刀体(41)与第三手柄(13)的刀体滑动槽和第四手柄(14)的刀体滑动槽可滑动地嵌接;退刀弹簧固定销(44)设置在刀体(41)的矩形孔内且退刀弹簧固定销(44)由其下端固定安装在第四手柄(14)的上端面上;退刀弹簧(43)安装在刀体(41)的矩形孔内,退刀弹簧(43)的一端与退刀弹簧固定销(44)固定连接;退刀弹簧(43)的另一端固定在刀体(41)的矩形孔内壁上;钳齿组件(3)安装在由第三手柄(13)的钳齿安装孔、第四手柄(14)的钳齿安装孔以及中部安装件(2)的中间孔共同构成的通孔内,且钳齿组件(3)与第三手柄(13)、第四手柄(14)以及中部安装件(2)固定连接;4根主销轴(7)分别相应穿过第一钳齿(31)和3个第二钳齿(32)上的销孔;4根主销轴(7)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11)的4个钳齿连接销孔(11‑2)和第二手柄(11)的4个钳齿连接销孔插接;复位组件(8)的第一销轴(8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手柄(11)的复位销孔(11‑3)以及第二手柄(12)的复位销孔插接;复位组件(8)的第二销轴(83)的两端分别与第三手柄(13)的复位销孔(13‑1)和第四手柄(14)的复位销孔插接;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洪席周雪峰朱永平荣相于方洋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常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