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抽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343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其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块、推杆、模仁壳体、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第一抽芯端、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滑块下方,所述推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推动端、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分别配置于模仁壳体内,第二滑块具有向前凸伸出模仁壳体的第二抽芯端,所述弹簧压缩在模仁壳体与第二滑块之间,所述推动端能够推动推块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推块上方而与推块相抵靠在一起,所述弹簧能够推动第二滑块前后移动以对塑胶件完成抽芯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其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块、推杆、模仁壳体、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第一抽芯端、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滑块下方,所述推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推动端、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分别配置于模仁壳体内,第二滑块具有向前凸伸出模仁壳体的第二抽芯端,所述弹簧压缩在模仁壳体与第二滑块之间,所述推动端能够推动推块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推块上方而与推块相抵靠在一起,所述弹簧能够推动第二滑块前后移动以对塑胶件完成抽芯作业。【专利说明】模具抽芯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成型模具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模具抽芯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塑胶产品的设计越来越精密,结构更复杂,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精密,留给模具设计的空间更小;在注塑成型模具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产品的结构问题需把模具的结构设计的较为复杂,且模具的加工和配模工序繁多,从而带来模具加工和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浪费。模具结构复杂直接影响到模具制作和产品量产时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这样造成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所以,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结构简单的模具抽芯机构。为实现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其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块、推杆、模仁壳体、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第一抽芯端、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滑块下方,所述推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推动端、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分别配置于模仁壳体内,第二滑块具有向前凸伸出模仁壳体的第二抽芯端,所述弹簧压缩在模仁壳体与第二滑块之间,所述推动端能够推动推块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推块上方而与推块相抵靠在一起,所述弹簧能够推动第二滑块前后移动以对塑胶件完成抽芯作业。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结构简单,适用于狭小的空间内,抽芯时,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配合,实现自动化作业,缩短成型周期,提高了实际操作效率和减少模具开发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对塑胶件抽芯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拉杆、第二滑块及推块三者相配合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推块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抽芯完成后的塑胶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10包括固定座1、固定块2、第一滑块3、推杆4、模仁壳体5、第二滑块6、推块7及两圆线弹簧8,第二滑块6、推块7及弹簧8分别配置于模仁壳体5内。固定块2固定于固定座I内,第一滑块3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第一抽芯端31、第一固定端32,第一固定端32固定于固定块2上。推杆4位于第一滑块3下方,推杆4包括位于两对两端的推动端41、第二固定端42,第二固定端42固定于固定块2上,固定块2向上组装于固定座I上,使得固定座1、固定块2、第一滑块3、及推杆4固定为一体,能够共同前后移动或保持静止。推动端41包括扩大部42及自扩大部42向后凸伸的缩小部43,扩大部42的宽度大于缩小部43,缩小部43末端两侧设有圆形凸轴44。推块7具有前后贯穿的收容槽71,收容槽71向下贯穿推块7,收容槽71的两侧进一步凹设有一对滑动槽72,滑动槽72底部具有水平面721及自水平面721向后、向下延伸的倾斜面722,推杆4的缩小部43收容于收容槽71内,凸轴44定位于滑动槽72前后移动,以驱动推块7上下移动。推杆4的扩大部42大于收容槽71,能够限制推块7向后过度移动。推块7顶部设有第一倾斜面75,第二滑块6底部设有与第一倾斜面75相贴靠在一起的第二倾斜面65,第一倾斜面75朝向前方,而第二倾斜面65朝向后方。第二滑块6具有向前凸伸出模仁壳体5的第二抽芯端62,弹簧8向后抵压在第二滑块6,当推块7向下移动后,第二滑块6在弹簧8的弹力下向后水平移动以完成抽芯动作。模仁壳体5具有供推块7缩小部43经过的第一开孔51及第二滑块6第二抽芯端62经过的第二开孔52。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10运行时,固定座I前进,带动第一滑块3与推杆4 一起向前水平移动,第一滑块3的第一抽芯端31对塑胶件20完成一抽芯动作,同时,推杆4凸轴44向前移动时推动推块7向下移动,接着,第二滑块6在弹簧8的弹力下向后移动,使得第二抽芯端62对塑胶件20完成另一抽芯动作,经过抽芯后的塑胶件20形成了两个开口 21。上述过程反向运行时,使模具抽芯机构10恢复原状,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次的抽芯作业。本专利技术模具抽芯机构10结构简单,适用于狭小的空间内,抽芯时,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配合,实现自动化作业,缩短成型周期,提高了实际操作效率和减少模具开发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抽芯机构,其包括固定座、第一滑块、推杆、模仁壳体、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所述第一滑块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第一抽芯端、第一固定端,所述推杆位于第一滑块下方,所述推杆包括位于前、后两端的推动端、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第二固定端固定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滑块、推块及弹簧分别配置于模仁壳体内,第二滑块具有向前凸伸出模仁壳体的第二抽芯端,所述弹簧压缩在模仁壳体与第二滑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端能够推动推块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滑块位于推块上方而与推块相抵靠在一起,所述弹簧能够推动第二滑块前后移动以对塑胶件完成抽芯作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端设有凸轴,所述推块具有前后延伸的倾斜面,所述凸轴能够沿倾斜面以推动推块上下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上方设有朝向前方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滑块具有朝向后方的第二倾斜面,第一、第二倾斜面相互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端包括扩大部及自扩大部向后凸伸的缩小部,扩大部的宽度大于缩小部,凸轴设于缩小部上,所述推块设有收容缩小部的收容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部的宽度大于收容槽,能够限制推块向后过度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槽前后及向下贯穿推块。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在收容槽的两侧进一步凹设有一对滑动槽,所述凸轴定位于滑动槽内。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底部具有水平面及自水平面向后、向下延伸的倾斜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前后贯穿推块。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具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壳体具有供推块缩小部经过的第一开孔及第二滑块第二抽芯端经过的第二开孔。【文档编号】B29C45/33GK103770289SQ201410066684【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专利技术者】甘海林, 黄登国 申请人: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海林黄登国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立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