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223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植物盆栽和与植物盆栽组装的底座净化模块,所述底座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植物盆栽的下方,所述植物盆栽包括植物和土壤物质,待净化空气的颗粒微尘被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吸附成为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次净化空气进入所述底座净化模块并被第二次净化生成净化空气后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将生态的植物盆栽与空气净化器结合,植物盆栽吸附待净化空气的颗粒微尘实现生态净化过滤后,并再通过底座净化模块的电气净化后排出净化空气,实现生态环保和电气净化空气技术的结合,有利于现代绿色保护,促进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型空气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尤其涉及一种融合生态环保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空气净化产品一般有两种趋势。一类产品高度工业化,从使用上,需要用户经常自主地开关控制设备运行状态。而从形态上,多为典型的直线型电器产品,给人感觉冷冰而没有情感,传递出强烈的“人造空气”的心理暗示。这类产品也往往和现代家居温馨多变的环境不能很好地协调。另一类产品高度生态化,将空气净化器伪装成为盆栽植物,此类产品全无的外部直观特点上无工业化特质,然而,过于生态的形象难以取得消费者的技术信任感,而伪装成的盆栽植物也失去了生态植物自身的生态环保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净化器,符合空气净化的绿色环保,增加净化器的天然生态与电子气净化空气的融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包括植物盆栽和与植物盆栽组装的底座净化模块,所述底座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植物盆栽的下方,所述植物盆栽包括植物和土壤物质,待净化空气的颗粒微尘被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吸附成为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次净化空气进入所述底座净化模块并被第二次净化生成净化空气后排出。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底座净化模块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盆腔和基座,所述植物盆栽放置于所述盆腔内。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里层壁和外层壁两层结构,里层壁与外层壁之间形成空腔,里层壁围成容纳空间,里层壁与外层壁之间通过里层壁设置的通气孔相通。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置于里层壁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净化器和设置于净化器与里层壁的底端之间的过滤板。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过滤板采用纳米涂层并设置蜂窝孔洞。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包括UV净化灯、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风机包括进风机和排风机。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基座与空气净化器的底座部分分离式地组合,基座的顶端设置集水器,基座内部设置净化控制电路和工作电源模块。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所述的植物盆栽的土壤中包括活性炭颗粒。如上所述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待净化的空气透过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形成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净化空气通过花盆的通风孔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形成的第一通风道并净化形成第二次净化空气,第二次净化空气沿空气净化装置的容纳空间形成的第二通风道进入盆腔的壁形成的第三风道并排出。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盆栽将待净化空气的颗粒微尘吸附实现第一次空气的生态净化,并通过底座净化模块的电气净化实现第二次空气净化并最终生成净化的空气排出,充分利用生态净化方式和电气技术净化空气的两者空气净化的特点,方便家居生活环境的生态美观和电气净化空气的质量和效率的融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型净化器的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型净化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型净化器由通用的底座净化模块和可自由组合的植物盆栽构成,底座净化模块位于植物盆栽的下方。待净化空气,例如放置于室内时,需要净化的室内空气,通过植物盆栽实现第一次的生态净化,之后再进入下方的底座净化模块通过电气作用实现第二次净化,并最终排放出净化空气。植物盆栽包括植物11、土壤物质12、活性炭13、以及用于盛放前述物体的花盆16。花盆16的底座14设置透气孔15,以便于外部的待净化空气经过花盆16内的土壤12和活性炭13进行第一次净化过滤,活性炭13放置于土壤物质12中,活性炭13吸附空气中的微尘颗粒等物质,并使得微尘颗粒物质通过水分融入到土壤中被植物11所吸收,成为植物的养分,实现了充分的生态分解净化。戏经过植物盆栽第一次净化过滤后的空气进入与植物盆栽组合使用的底座净化模块,由底座净化模块进行空气的第二次净化。空气经过植物盆栽的第一次净化,活性炭可以吸附待净化空气的颗粒有害物质,之后再进入底座净化模块,此外,待净化空气中的水汽也可以经过植物盆栽吸附。在具体实施例中,土壤物质12除了土壤之外,也可以是其他的提供植物养分的营养成分,例如,可以是按照营养配比的营养颗粒。底座净化模块包括空气净化装置20、盆腔30和基座40。盆腔30可以与空气净化装置20分离式拆卸的结构,盆腔30设置里外两层结构,两层结构之间形成用于排风的通风道,为了便于与植物盆栽固定,盆腔30的中部设置凸柱31。空气净化装置20为柱状,包括里层壁22和外层壁21两层结构,里层壁22与外层壁21之间形成空腔,里层壁22围成容纳空间,里层壁22与外层壁21之间通过里层壁22下部的通气孔221相互相通。里层壁22的顶端壁设置通风孔与经过植物盆栽10连通,以便于第一次净化空气进入里层壁22的容纳空间内。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置于里层壁2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净化器和设置于净化器与里层壁的底端之间的过滤板24,净化器包括UV净化灯23、负离子发生器和风机25。在具体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空气净化的效率,风机可以分别设置进风机和排风机。过滤板24采用纳米涂层并设置蜂窝孔洞,经过过滤板的空气在UV净化灯23的照射下,对空气中的有害病菌进行分解,实现空气的第二次过滤净化,负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形成富含负离子的健康清新的净化空气。基座40的与空气净化器20的底座部分可以分离式地组合,基座40的顶端弧形往上弯的区域设置集水器,基座内部设置净化控制电路和工作电源模块,经过植物盆栽的水分进入到空气净化器20后并通过空气净化器20产生的水气汇集至集水器。由于基座40采用与空气净化器20分离式的结构,便于用户在一定时间内清理集水器的清洁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待净化空气经过植物盆栽的第一次净化进入空气净化装置被第二次净化后排出,两次的空气净化使得空气净化彻底倾斜,保证了净化后的空气健康、清新,有利于促进环境的环保。待净化的空气透过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形成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净化空气通过花盆的通风孔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形成的第一通风道并净化形成第二次净化空气,第二次净化空气沿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的容纳空间形成的第二通风道进入盆腔的壁形成的第三风道并排出。待净化空气在本专利技术进行净化的风道循环过程如下所述:首先,待净化的空气通过进入植物盆栽中,植物盆栽的活性炭吸附待净化空气的有害颗粒物质,使得待净化空气第一次被净化后通过花盆16的通气孔沿着第一风道P1路径进入到空气净化装置的容纳空间内,第一净化后的空气被空气净化装置通过过滤板24和UV净化灯23的第二次净化后,风机25将第二次净化后的空气通过第二风道P2沿空气净化装置的里层壁22内部空间排放至盆腔30所形成的第三风道P3路径排放至外部空气中,由此可知,经过第三风道P3派出的空气是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净化的健康空气,保证了排放的空气卫生和清洁,有助于环保。本专利技术运行时,随着风机的运转,室内空气从植物盆栽中的进风道进入,经过其中的土壤和活性炭,吸附过滤掉大部分颗粒杂质和灰尘,进入净化模块进风道。经过盆栽植物的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空气净化装置的容纳空间内,由空气净化器进行第二次净化,空气净化器的UV净化灯照射空气,杀灭有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生态型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盆栽和与植物盆栽组装的底座净化模块,所述底座净化模块位于所述植物盆栽的下方,所述植物盆栽包括植物和土壤物质,所述的植物盆栽的土壤中包括活性炭颗粒,待净化空气的颗粒微尘被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吸附成为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次净化空气进入所述底座净化模块并被第二次净化生成净化空气后排出,所述底座净化模块包括空气净化装置、盆腔和基座,所述植物盆栽放置于所述盆腔内,待净化的空气透过所述植物盆栽的土壤物质形成第一次净化空气,第一净化空气通过花盆的通风孔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形成的第一通风道并净化形成第二次净化空气,第二次净化空气沿空气净化装置的容纳空间形成的第二通风道进入盆腔的壁形成的第三风道并排出,所述空气净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翠芹黄运勇陈清华赵维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家智铭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