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5469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二透镜、一双凸正透镜的第三透镜、一光阑、由一第四透镜与一第五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组及一双凸正透镜的第六透镜。通过上述各透镜构成的镜头不仅体积小,而且可有效修正系统像差、降低透镜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较高的解像力,进而令镜头分辨率大于200万像素以上,可较好的用于500万像素的芯片上,同时提高图像清晰度及周边画质均匀性,克服传统的镜头性能指标低的弱点,而达到广角、高分辨率的特点。(*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二透镜、一双凸正透镜的第三透镜、一光阑、由一第四透镜与一第五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组及一双凸正透镜的第六透镜。通过上述各透镜构成的镜头不仅体积小,而且可有效修正系统像差、降低透镜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较高的解像力,进而令镜头分辨率大于200万像素以上,可较好的用于500万像素的芯片上,同时提高图像清晰度及周边画质均匀性,克服传统的镜头性能指标低的弱点,而达到广角、高分辨率的特点。【专利说明】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小镜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特别是指一种应用于网络摄像机、行车记录仪、监控等领域的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小镜头。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各种型号的小镜头,分辨率都比较低,只能适配30万像素的芯片。随着各种高分辨率CCD、CM0S图像传感器的不断出现,图像摄取已进入高清时产代。为配合高清摄像机的芯片,镜头就必须提高相应的相素。特别是近年来应用于行车记录仪和网络摄像机等应用,对于高清晰度的镜头要求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合行车记录仪和网络摄像机的应用,提高了图像清晰度及周边画质均匀性,克服传统的镜头性能指标低的弱点的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小镜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一透镜、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二透镜、一双凸正透镜的第三透镜、一光阑、由一第四透镜与一第五透镜构成的胶合透镜组及一双凸正透镜的第六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为凸面,其曲率半径为65mnT85mm ;第一透镜像侧表面为凹面,其曲率半径为_3.3 mm -4.0mm。所述第二透镜物侧表面为凸面,其曲率半径为3(T40mm ;第二透镜像侧表面为凹面,其曲率半径为_3.8 mm~-4.5mm。所述第三透镜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凸面;此第三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5.5 mm~7.0mm,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8 mm~25mm。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凹负透镜,第五透镜为双凸正透镜,二者胶合形成透镜组,其中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凹面,而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凸面,此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7~-20mm,而第四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与第五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均为5.0-7.0mm,第五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6.0~8.0mm0所述第四透镜为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其折射率Nd>l.80,色散系数Vd〈24,其中Nd表示透镜材料d光的折射率,Vd表示透镜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所述光阑是设在第三透镜和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之间的孔径光阑。所述第六透镜物侧表面与像侧表面均为凸面;其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1.5mnTl6.0mm,其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为15.0mm~20.0mm。所述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与第六透镜之间进一步设有渐晕光阑。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间隔在2.2~3mm之间,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间隔在0.2^0.5mm之间,第三透镜与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间隔在0.5^1.2mm之间,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与第六透镜的间隔在0.05、.5mm之间。所述各透镜构成的整组镜头焦距范围设在3.5mnT4.3mm之间。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各透镜构成的镜头不仅体积小,而且可有效修正系统像差、降低透镜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较高的解像力,进而令镜头分辨率大于200万像素以上,可较好的用于500万像素的芯片上,同时提高图像清晰度及周边画质均匀性,克服传统的镜头性能指标低的弱点,而达到广角、高分辨率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光学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广角高分辨率的光学镜头,其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一透镜1、一弯月负透镜的第二透镜2、一双凸正透镜的第三透镜3、一光阑7、由一第四透镜4与一第五透镜5构成的胶合透镜组及一双凸正透镜的第六透镜6 ;其中所述第一透镜I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表面11为凸面,像侧表面12为凹面;此第一透镜I物侧表面11的曲率半径Rll为65mnT85mm,像侧表面12的曲率半径R12为—3.3 mm -4.0mm。所述第二透镜2为亦为弯月负透镜,其物侧表面21为凸面,像侧表面22为凹面;此第二透镜2物侧表面21的曲率半径R21为3(T40mm,像侧表面22的曲率半径R22为-3.8mm ~-4.5mm。该第一透镜I和第二透镜2均可采用常用的普通光学材料,以有效降低成本。此处设置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为弯月负透镜主要是收缩光线,减小镜头组的尺寸。所述第三透镜3为双凸正透镜,其物侧表面31与像侧表面32均为凸面;此第三透镜3的物侧表面31的曲率半径R31为5.5 mm~7.0mm,像侧表面32的曲率半径R32为18mm ~25mm。所述第四透镜4为双凹负透镜,第五透镜5为双凸正透镜,二者胶合形成透镜组,其中第四透镜4的物侧表面41与像侧表面42均为凹面,而第五透镜5的物侧表面51与像侧表面52均为凸面,此第四透镜4的物侧表面41的曲率半径R41为-17~-20mm,而第四透镜4的像侧表面42的曲率半径R42与第五透镜5的物侧表面51的曲率半径R51均为5.0-7.0mm,第五透镜5的像侧表面52的曲率半径R52为6.0-8.0mm0此第四透镜4为高折射率低色散玻璃,其折射率Nd〉1.80,色散系数Vd〈24,其中Nd表示透镜材料d光的折射率,Vd表示透镜材料的d光阿贝常数。如此设计,能很好的分担第一透镜I的光焦度,使第一透镜I凹面工艺性变好,便于加工,降低成本,同时可有效提高清晰度,并能有效校正色差,提升系统整体清晰度,使整个系统的清晰度可以达到5百万像素。所述光阑7是设在第三透镜3和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之间的孔径光阑。所述第六透镜6为双凸正透镜,其物侧表面61与像侧表面62均为凸面;此第六透镜6的物侧表面61的曲率半径R61为11.5mm=l6.0mm,像侧表面62的曲率半径R62为15.0mm-20.0mm0进一步可在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与第六透镜6之间设有渐晕光阑8,可有效阻止杂散光对系统的影响。所述第一透镜I与第二透镜2间隔在2.2~3mm之间,第二透镜2与第三透镜3间隔在0.2^0.5mm之间,第三透镜3与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间隔在0.5^1.2mm之间,第四、第五胶合透镜组与第六透镜6的间隔在0.05、.5mm之间。各透镜构成的整组镜头焦距范围设在3.5mnT4.3mm之间。另外,上述的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及六透镜6的口径相同,而第一透镜I的口径大于各透镜的口径,如此便于镜筒机械件的加工,有效减小镜筒加工中产生的中心偏差,可有效提升镜头清晰度。并且可有效提升装配效率。通过上述各透镜构成的镜头不仅体积小,而且可有效修正系统像差、降低透镜系统的敏感度,以获得较高的解像力,进而令镜头分辨率大于200万像素以上,可较好的用于500万像素的芯片上,同时提高图像清晰度及周边画质均匀性,克服传统的镜头性能指标低的弱点,而达到广角、高分辨率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孙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爱劳德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