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大田专利>正文

塔吊用防护吊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0112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3 11:36
塔吊用防护吊篮,由起吊环、起吊索、顶护板、连接插销、侧护板、减震弹簧板、端护板、底护板、万向轮、连接轴组成,其特征是底护板的前后两侧设置侧护板,底护板的左右两端设置端护板,底护板的下面两端对称设置减震弹簧板,减震弹簧板的下端设置万向轮,侧护板和端护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护板,顶护板的上面设置起吊索,起吊索的中部设置起吊环,侧护板与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插销固定锁紧,侧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端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塔吊用防护吊篮具有防护功能,且不用二次装货,可直接将建材快速安全地运送到使用地点,节约人力物力,吊运成本较小。(*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塔吊用防护吊篮,由起吊环、起吊索、顶护板、连接插销、侧护板、减震弹簧板、端护板、底护板、万向轮、连接轴组成,其特征是底护板的前后两侧设置侧护板,底护板的左右两端设置端护板,底护板的下面两端对称设置减震弹簧板,减震弹簧板的下端设置万向轮,侧护板和端护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护板,顶护板的上面设置起吊索,起吊索的中部设置起吊环,侧护板与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插销固定锁紧,侧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端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塔吊用防护吊篮具有防护功能,且不用二次装货,可直接将建材快速安全地运送到使用地点,节约人力物力,吊运成本较小。【专利说明】塔吊用防护吊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塔吊用防护吊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塔吊吊运钢材、水泥、砖石等建筑材料,现有技术塔吊吊篮多采用临时设施替代,或采用捆绑建材直接无防护吊运,而且吊运建材到相应楼层后,会对楼板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并且需要卸货后二次装货,进行水平运输,再把建材运送到使用地点,整个吊运过程中无任何防护措施,常常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浪费人力物力,吊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且不用二次装货、可直接将建材快速安全运送到使用地点的塔吊用防护吊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为:所述的塔吊用防护吊篮由起吊环、起吊索、顶护板、连接插销、侧护板、减震弹簧板、端护板、底护板、万向轮、连接轴组成,其特征是底护板的前后两侧设置侧护板,底护板的左右两端设置端护板,底护板的下面两端对称设置减震弹簧板,减震弹簧板的下端设置万向轮,侧护板和端护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护板,顶护板的上面设置起吊索,起吊索的中部设置起吊环,侧护板与端护板之间通过连接插销固定锁紧,侧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端护板与底护板之间通过连接轴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塔吊用防护吊篮设计有减震弹簧板和万向轮,具有防护功能,且不用二次装货,可直接将建材快速安全地运送到使用地点,节约人力物力,吊运成本较小。【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展开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起吊环、2.起吊索、3.顶护板、4.连接插销、5.侧护板、6.减震弹簧板、7.端护板、8.底护板、9.万向轮、10.连接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技术的实施方法,本技术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塔吊用防护吊篮由起吊环1、起吊索2、顶护板3、连接插销4、侧护板5、减震弹簧板6、端护板7、底护板8、万向轮9、连接轴10组成,其特征是底护板8的前后两侧设置侧护板5,底护板8的左右两端设置端护板7,底护板8的下面两端对称设置减震弹簧板6,减震弹簧板6的下端设置万向轮9,侧护板5和端护板7的上端设置有顶护板3,顶护板3的上面设置起吊索2,起吊索2的中部设置起吊环1,侧护板5与端护板7之间通过连接插销4固定锁紧,侧护板5与底护板8之间通过连接轴10固定,端护板7与底护板8之间通过连接轴10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塔吊用防护吊篮设计有减震弹簧板6和万向轮9,具有防护功能,且不用二次装货,可直接将建材快速安全地运送到使用地点,节约人力物力,吊运成本较小。【权利要求】1.塔吊用防护吊篮,由起吊环(I)、起吊索(2)、顶护板(3)、连接插销(4)、侧护板(5)、减震弹簧板(6)、端护板(7)、底护板(8)、万向轮(9)、连接轴(10)组成,其特征是底护板(8)的前后两侧设置侧护板(5),底护板(8)的左右两端设置端护板(7),底护板(8)的下面两端对称设置减震弹簧板(6),减震弹簧板(6)的下端设置万向轮(9),侧护板(5)和端护板(7)的上端设置有顶护板(3),顶护板(3)的上面设置起吊索(2),起吊索(2)的中部设置起吊环(1),侧护板(5)与端护板(7)之间通过连接插销(4)固定锁紧,侧护板(5)与底护板(8)之间通过连接轴(10)固定,端护板(7)与底护板(8)之间通过连接轴(10)固定。【文档编号】B66C1/16GK203568670SQ201320760503【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专利技术者】韩大田 申请人:韩大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田
申请(专利权)人:韩大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