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2790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温度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器包括:第一感温包(11),用于获取第一温度;第二感温包(13),用于获取第二温度;控制器(15),分别与第一感温包(11)以及第二感温包(13)连接,根据第一温度和/或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感温包以及第二感温包,可以根据第一感温包以及第二感温包获取到的不同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器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避免了根据一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时,产生执行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室内机的感温包一般安装在空调器的回风口处,用于检测空调器回风口处的回风温度作为改变空调器工作状态的判断条件。但是该方法存在一个缺点空调器根据一个位于固定位置的感温包所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时,执行的效果较差。如当空调位于制热模式时,由于热空气是往上层悬浮的,这样空调器所检测到的回风温度比人员活动区域的实际温度高,若空调器中的控制装置利用该处检测到的温度控制空调器的制热部件停止工作,则尽管人员活动区域的温度仍未到达预定温度,但由于当回风口处的温度已到达预定温度,空调会根据设定的程序停止工作,从而造成用户感觉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根据一个感温包所检测到的温度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时,执行的效果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一感温包,用于获取第一温度;第二感温包,用于获取第二温度;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感温包以及第二感温包电连接,根据第一温度和/或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回风口,其中,第一感温包设置于空调器的回风口处;第二感温包设置于室内人员活动区。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手操器,其内部设置有第二感温包。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控制器根据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空调器的回风口处的第一温度以及室内人员活动区的第二温度;根据第一温度和/或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工作在制冷模式时,根据第一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包括判断第一温度是否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根据判定结果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当第一温度高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第一温度等于或低于预定的第一阈值时,空调器停止运行。进一步地,当空调器工作在制热模式时,根据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包括判断第二温度是否达到预定的第二阈值;根据判定结果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其中,当第二温度低于预定的第二阈值时,空调器继续运行;当第二温度等于或高于预定的第二阈值时,空调器停止运行。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与控制器连接的第一感温包以及第二感温包,就可以根据第一感温包以及第二感温包获取到的不同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器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增加了判断的参考条件,使执行的效果较佳,从而避免了只采用一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时,执行的操作效果较差的问题。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空调器运行原理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流程图;以及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空调器温度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下面结合图I至图3详细说明空调器的结构。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原理示意图。如图I所示,在封闭的室内空间2中安装有空调器的室内机I。同时,从图I中还可以看出,封闭的室内空间2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处于封闭的室内空间的人员可以任意行走活动的人员活动区21,一个是处于封闭的室内空间的人员无法到达的区域,如房梁、屋顶、墙壁等非人员活动区22。而本专利技术的下述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的室内机1 一般安装于非人员活动区22内。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第一感温包11、第二感温包13以及控制器15。其中,第一感温包11用于获取第一温度;第二感温包13用于获取第二温度;控制器15分别与第一感温包11以及第二感温包13连接,根据第一温度和/或第二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例如可以将第一感温包11设置于非人员活动区22内,将第二感温包13设置于人员活动区21 ;或者将第一感温包11与第二感温包13设置于非人员活动区22的不同位置。这样,就可以获取到不同区域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器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由于增加了判断的参考条件,使执行的效果较佳,从而避免了根据一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作为空调状态变化的判断依据时,产生执行效果较差的问题。且在本实施例中,既可以在控制器中对任意一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并根据获取的温度数据使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也可以在控制器中对两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根据两个感温包获取的温度数据使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发生改变。如将第一感温包11与第二感温包13设置于非人员活动区22的不同位置时,可以对第一感温包11获取的第一温度数据与第二感温包13获取的第二温度数据求取平均值,并根据求取的平均值的数值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空调器运行原理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回风口 17。其中,第一感温包11设置于空调器的回风口 17处;第二感温包13设置于室内人员活动区21。如图3所示,空调器的室内机I安装在非人员活动区22内,室内空气经过空调器的室内机I处理后,通过送风口 12送到非人员活动区22中,空调循环到人员活动区域21后,经过回风口 17回到空调的室内机I中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且如图3所示,在回风口 17处设置的感温包11用于检测空调器回风口 17处的回风温度;在人员活动区域21内安装感温包13,用于检测人员活动区21的环境温度。通过这两个感温包检测到不同区域的环境温度,再反馈到控制器15中进行处理。通过内嵌于控制器15中的控制程序,就可以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采用相应的感温包获取的数据进行控制,使得对空调器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当空调工作在制热模式时,由于热空气往上悬浮在房间顶部,故回风口 17处的感温包11获取到的回风温度将高于感温包13获取的人员活动区的环境温度,因此若人员活动区21的温度已经能够达到用户需求的预定温度,则整个封闭的室内空间2的温度也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控制器15就可以根据感温包13获取的人员活动区的环境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如使空调器待机。而当空调工作在制冷模式时,若位于回风口 17处的感温包11获取到的回风温度已经能够达到用户需求的预定温度,则人员活动区的环境温度也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则控制器15就可以根据感温包11获取的回风温度改变空调器的工作状态,如使空调器待机。而当感温包11获取的回风温度高于用户设定的预定温度时,则意味着室内的温度升高,控制器15就可以根据感温包11获取的回风温度使空调器继续运行。也就是当空调器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旷文琦陈泽波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