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显示装置,具备: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漏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一信号线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电极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漏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一像素电极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与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电极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漏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二像素电极连接;第三像素电极,与第三薄膜晶体管中的源漏电极中的另一个连接;及第四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漏电极中的一个与第三像素电极连接,源漏电极中的另一个与第二信号线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源矩阵方式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装置这样的有源矩阵方式的显示装置中,相对于显示部的行方向配设的多条扫描线与相对于显示部的列方向配设的多条信号线相交,在与这些交点相对应的位置配置显示像素,通过对该显示像素施加规定的电压来进行显示。在以往的显示装置中,需要与各显示像素分别对应的信号线和扫描线。因此,驱动信号线的信号侧驱动装置(源极驱动器)的输出数也需要信号线的条数的量,并且驱动扫描线的扫描侧驱动装置(栅极驱动器)的输出数也需要扫描线的条数的量。作为减少信号线的条数的一个提案,例如公开有日本特开2010-19914号公报。 在日本特开2010-19914号公报中,在经由薄膜晶体管(TFT)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上,经由另外的TFT再与显示像素连接,通过另外的扫描线驱动这两个TFT。在日本特开 2010-19914号公报中,通过做成这样的结构,能够使信号线的条数成为2/3。在日本特开2010-19914号公报中,存在经由2个TFT和1个显示像素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在此,在TFT上存在寄生电容,此外,显示像素等价于电容负载。因此,经由 2个TFT和1个显示像素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与仅经由1个TFT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相比,在与信号线之间存在较多的电容负载。因此,经由2个TFT和1个显示像素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与仅经由1个TFT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相比,其时间常数容易变得较大。由此,经由2个TFT和1个显示像素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与仅经由1个TFT 与信号线连接的显示像素相比,为了写入期望的电压电平的显示信号容易耗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减少信号线的条数的同时,也能够以较短时间对各显示像素写入期望的电压电平的显示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具备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配置为在预先确定的方向上延伸;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交叉;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第三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以及第四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具备2条信号线,彼此相邻地配置;3个像素电极,配置于所述2条信号线之间;2条扫描线,配置为与所述2条信号线交叉,并且以所述3个像素电极之中的至少一个位于相互之间的方式相邻配置;以及4个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2条扫描线之中的任意一条连接,而源电极和漏电极之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3个像素电极的任意一个连接。所述2条信号线在预先确定的定时之际经由所述3个像素电极和所述4个薄膜晶体管相互电导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减少信号线的条数的同时,也能够以较短时间对各显示像素写入期望的电压电平的显示信号。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在下面的说明或实践中变得明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机构及组合能够认识到并获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包含于并构成为说明书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上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图1是表示作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外观的图。图2是表示作为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排列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的连接结构的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的时序图。图5是表示排列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像素电极的连接结构的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动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作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例的便携式电话的外观的图。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话10具有送话器11、天线12、扬声器13、液晶显示装置14、以及操作部15。送话器11将由便携式电话10的使用者输入的声音变换为电信号。天线12是便携式电话10用于与未图示的基站进行通信的天线。扬声器13将从其他便携式电话等经由基地局由天线12接收到的声音信号变换为声音并输出。液晶显示装置14显示各种图像。 操作部15是用于便携式电话10的使用者进行便携式电话10的操作的操作部。图2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一例的液晶显示装置14的整体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14具有显示面板100、信号侧驱动电路200、扫描侧驱动电路300、RGB发生电路400、共通信号发生电路500、定时控制电路600、以及电源发生电路700。显示面板100将基于从液晶显示装置14的外部提供的图像信号(模拟或者数字) 的图像显示在排列有多个显示像素16的显示区域105上。而且,显示面板100构成为在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存在液晶LC。在此,液晶显示装置14安装在便携式电话10的壳体中,以能够从外部视觉辨认显示面板100中的显示区域105,并且使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中的第二基板102位于外侧。此外,在显示面板100的背面侧(与第一基板101相邻的侧)设置有背光灯104。在显示面板100的第一基板101上配设有多条扫描线17、多条信号线18和多个像素电极19。像素电极19由例如ITO(铟锡氧化物)等透明导电膜构成。此外,显示面板100的第二基板102与第一基板101相对置。该第一基板102上形成有对置电极。对置电极被共通信号发生电路500施加共通信号VC0M。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通过框状的密封材103粘接,此外,在由该密封材 103围成的区域中,以液晶LC不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漏出的方式封入液晶 LC。在这样的结构中,由形成于第一基板101的像素电极19、夹持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液晶LC、以及形成于第二基板102的对置电极构成1个显示像素16。而且,通过将像素电极19排列为矩阵状,显示像素16也被排列为矩阵状。此外,与这样的显示像素16并列地设置有辅助电容。在此,由信号侧驱动电路200对显示像素16的像素电极19写入灰度信号Vsig。因此,对由被像素电极19和对置电极夹持的液晶LC施加与基于灰度信号Vsig的像素电极电压Vpix和共通电压VCOM的差相对应的电压VLCD。液晶会因施加电压的大小而改变光的透过率特性,所以一边对显示面板100的各显示像素16照射来自设置于显示面板100的背面的背光灯104的光,一边控制液晶的透过率,从而能够在显示像素16中进行期望的灰度电平(亮度)的显示。此外,到灰度信号Vsig再次被写入像素电极19为止的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扫描线及第二扫描线,配置为在预先确定的方向上延伸;第一信号线及第二信号线,配置为与所述第一扫描线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交叉;第一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信号线连接;第一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二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连接;第二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第三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一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连接;第三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中的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连接;以及第四薄膜晶体管,栅电极与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而源电极及漏电极之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三像素电极连接,所述源电极及所述漏电极之中的另一个与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尾知巳,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