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两用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3018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两用炉,所述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由铜管和肋片构成,所述铜管与肋片互相叠合连接,所述肋片为波带状肋片,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进口,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出口;其换热器采用波带状肋片与铜管互相叠合构成换热器,通过改变铜管的形状,肋片的波带形状和肋片的厚度,增强了吸热强度,减小回流区,加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燃气两用炉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两用炉,特别涉及一种采用铜管带式换热器的燃气两用 炉。
技术介绍
燃气两用炉是一种利用燃气燃烧放出的热量来加热水的装置,而现有的燃气两用 炉中的换热器结构基本上都是仿照30年前日本燃气热水器上的设计、改进极少,在30多年 实际使用中已经暴露出其不足,需要改进。现有的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制作工艺为先在铜片2上冲 孔,然后插入铜管1,经胀管针焊后完成,上述换热器一般称作为平片式肋片管换热器,由铜 片2形成平片式肋片,试验表明现有的这种换热器的吸热强度较低,其主要不足之处表现 为①采用圆形铜管作为水管;已有试验指出,当气流经过平片式肋片与绕流过圆形 铜管后在铜管背风面会产生一个较大的回流区3 (如图2所示),在回流区内热交换明显减 弱,受热面的吸热明显下降,从而造成对流受热面吸热强度(单位面积的吸热量)下降 ’传 热学的研究也指出,在换热器上存在回流区3对传热是不利的,应尽量减小回流区3的大 小,以加强换热;②平片式肋片的厚度偏厚;现有使用的平片式肋片管换热器,其作为平片式肋片 的铜片2的厚度通常为0. 3mm,但是理论研究指出(如图3所示)最佳的肋片的厚度为 0. 03-0. 2mm ;③平片式肋片的形状;在现有的平片式肋片管换热器上对肋片形状的设计,国内 生产厂家均未作过深入的研究,已有资料指出,肋片高度的选取十分重要,它对肋片吸热强 度有明显影响,现有的设计均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④没有采用强化传热的异形肋片;已有资料指出,在肋片管换热器上可以采用多 种形式的具有强化传热功能的异形肋片,以进一步提高换热器的吸热强度;以上几个方面暴露出现有的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所存在的主要技术缺陷与不 足,需要加以改进;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燃气两用炉,解决现有的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的 存在的上述问题,有效地加强换热器的吸热强度,提高燃气两用炉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两用炉,解决现有的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 的存在的上述问题,有效地加强换热器的吸热强度,提高燃气两用炉的工作效率,结构简 单、十分实用。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燃气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由铜管和肋片构成,所 述铜管与肋片互相叠合连接,所述肋片为波带状肋片,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进口,所述铜管 的另一端设置出口。3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管与肋片之间采用硬针焊方法互相焊接连 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管为铜扁管,明显减小气流流过铜管时在 背风面产生的回流区。进一步,所述铜扁管的内部流道的宽度为2. 0-4. 0mm,可以减少铜扁管壁面边界层 的厚度,增强对流换热效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片的厚度为0.03-0. 2mm,使肋片的吸热强 度达到最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片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为 10-30mm,所述肋片的相邻波峰之间的间距为l_5mm。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片的截面呈矩形、三角形、锯齿形、百叶窗 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能有效地强化肋片的传热功能。进一步,所述肋片整体呈波纹形。进一步,所述肋片上设置有若干穿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管由多排铜管互相串联构成,形成一蛇形 铜管,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进口,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出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管由多排铜管互相并联构成,所述铜管的 一端设置有进水分配管,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出水分配管,所述进水分配管设置有进口, 所述出水分配管上设置有出口。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铜管带式换热器可应用于燃气两用 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铜管带式换热器可应用于燃气两用 炉。本技术的燃气两用炉具有如下特点与优点①换热器采用扁形铜管;试验表明,当气绕流过扁管时,在背风面产生的回流区明 显缩小(如图3所示),铜管表面与带状肋片的吸热便相应增强;②换热器采用厚度仅为0. Imm的带状肋片;理论研究已表明最佳带状肋片厚度为 0. 03-0. 2mm,此时换热器吸热强度最大;③换热器的扁管尺寸与带状肋片形状均经传热过程的数值计算后决定;扁管与带 状肋片间的正确配合必须由换热器的数值计算决定,否则会导致换热器吸热强度下降或出 现管带明显氧化烧损;④换热器采用强化传热的异形带状肋片;采用了具有强化传热功能的异形带状肋 片与平直带状肋片相比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本技术的燃气两用炉,其换热器采用波带状肋片与铜管互相叠合构成换热 器,通过改变铜管的形状,肋片的波带形状和肋片的厚度,增强了吸热强度,减小回流区,力口 强了换热器的换热效果,提高燃气两用炉的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十分实用,实现本实用新 型的目的。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 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燃气两用炉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换热器采用不同形状的铜管产生的回流区的示意图图3为肋片的厚度对肋片吸热效率的对应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燃气两用炉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铜管带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铜管与肋片连接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铜管的一种设置方式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一种肋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实施例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燃气两用炉600,包括密封壳体610,燃烧室620与烟 道系统630 ;在壳体610内有燃烧室620与集烟罩611,在燃烧室620的上方安装有换热器 640和集烟罩611,换热器640由铜管100和肋片200构成,铜管100与肋片200互相叠合 连接,肋片200为波带状肋片,铜管100的一端设置进口 300,铜管的另一端设置出口 400。 (参见图5)在本技术中,铜管100为铜扁管,试验表明,当气流绕流过扁管时,在背风面 产生的回流区会明显缩小(如图3所示),铜管表面与带状肋片的吸热便相应增强;所述铜 扁管的内部流道的宽度为2. 0-4. 0mm,扁管内部流道宽度很小可以减少壁面边界层的厚度, 增强对流换热。在本技术中,肋片200的厚度为0. 03-0. 2mm,理论研究已表明最佳带状肋片 厚度为0. 03-0. 2mm,此时换热器吸热强度最大。同时,要实现0. Imm的薄铜带与铜扁管间的互相叠合连接必须采用先进的铜硬针 焊技术,在本技术中,铜管100与肋片200之间采用硬针焊方法互相焊接连接(参见图 6)。本技术的铜管带式换热器的扁管尺寸与带状肋片形状均经传热过程的数值 计算后决定,扁管与带状肋片间的正确配合必须由换热器的数值计算决定,否则会导致换 热器吸热强度下降或出现管带明显氧化烧损。在本技术中,肋片200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0_30mm,肋片200的 相邻波峰之间的间距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两用炉中的换热器由铜管和肋片构成,所述铜管与肋片互相叠合连接,所述肋片为波带状肋片,所述铜管的一端设置进口,所述铜管的另一端设置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新高屹峰赵恒谊
申请(专利权)人:铜联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