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锂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板、锂电池支撑座和顶部支撑条,所述顶部支撑条与所述锂电池支撑座通过卡扣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和底部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底部支撑板上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电池限位空心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顶部支撑条与锂电池支撑座卡扣连接,便于将顶部支撑条与锂电池支撑座进行拆分,便于对锂电池进行更换,第一导线位于第二布线槽内,第三导线位于第三布线槽内,第四导线位于第四布线槽内,第二导线位于第一布线槽内,从而使得布线整齐。齐。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组
,具体为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是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阳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电池作为绿色环保新能源被广泛应用,并逐步替代铅酸电池,随着锂电池的广泛应用,各种用途的锂电池充斥着整个市场,并且由锂电池组成的电池组也逐渐运用到各个行业,锂电池产业逐渐进入大规模的实用阶段。
[0003]现有的锂电池组,电池的更换不方便,电池释放完电后,需长时间等待锂电池充电,导致新能源动力电池不能大面积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通过设置锂电池支撑座、底部支撑板和顶部支撑条,顶部支撑条与锂电池支撑座通过卡扣连接,便于对释放完电后的锂电池进行更换,避免长时间等待充电,解决了现有的锂电池组,电池的更换不方便,电池释放完电后,需长时间等待锂电池充电,导致新能源动力电池不能大面积普及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板、锂电池支撑座和顶部支撑条,所述顶部支撑条与所述锂电池支撑座通过卡扣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和底部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08]所述底部支撑板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所述底部支撑板上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电池限位空心管,所述电池限位空心管内壁固定连接负极触电弹簧;
[0009]所述锂电池支撑座上等距离开设有电池限位通孔,每组横排上的相邻电池限位通孔之间开设有第一布线槽,每横排右端所述电池限位通孔与其下一排左端所述电池限位通孔之间设有第二布线槽,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左端开设有第三布线槽,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右端开设有第四布线槽;
[0010]所述顶部支撑条底部等距离安装有正极接线柱,所述顶部支撑条上右端的正极接线柱与下方下一排右端的负极触电弹簧通过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每横排上的所述正极接线柱与右下方所述负极触电弹簧通过第二导线电性连接,第一横排左端所述正极接线柱与所述插头的正极通过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最后横排上右端所述负极触电弹簧与所述插头的负极通过第四导线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池限位通孔内设置有锂电池。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锂电池的正极接触对应位置所述正极接线柱,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接触对应位置所述负极触电弹簧。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锂电池的负极插入所述电池限位空心管中。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公卡扣、第二公卡扣、第一母卡扣和第二母卡扣,所述第一公卡扣与第一母卡扣卡接,所述第二公卡扣与第二母卡扣卡接。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公卡扣和第二公卡扣分别安装在所述顶部支撑条的两端,所述第一母卡扣和第二母卡扣分别安装在所述锂电池支撑座的两端。
[0016]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底端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所述底部支撑板上开设有第二内螺纹孔,所述锂电池支撑座和底部支撑板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1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池限位空心管位于所述电池限位通孔内,所述锂电池支撑座的一端安装有卡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9]1、顶部支撑条与锂电池支撑座卡扣连接,便于将顶部支撑条与锂电池支撑座进行拆分,便于对锂电池进行更换;
[0020]2、第一导线位于第二布线槽内,第三导线位于第三布线槽内,第四导线位于第四布线槽内,第二导线位于第一布线槽内,从而使得布线整齐;
[0021]3、电池用完电后,可快速对锂电池进行更换,无需长时间等待充电,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拆掉顶部支撑条和锂电池后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锂电池支撑座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底部支撑板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图1的剖视图;
[0027]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图5中A处放大图。
[0028]图中:锂电池支撑座1、第四布线槽11、第一布线槽12、电池限位通孔13、第二布线槽14、第一母卡扣15、第二母卡扣16、卡键17、第一内螺纹孔18、第三布线槽19、底部支撑板2、插头21、第四导线22、第三导线23、负极触电弹簧24、电池限位空心管25、第二内螺纹孔26、第一导线27、顶部支撑条3、第一公卡扣31、第二公卡扣32、正极接线柱33、第二导线4、锂电池5。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0]本技术提供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请参阅图1
‑
6,包括底部支撑板2、锂电池支撑座1和顶部支撑条3,顶部支撑条3与锂电池支撑座1通过卡扣组件进行连接,锂电池支撑座1和底部支撑板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0031]底部支撑板2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21,底部支撑板2上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电池限位空心管25,电池限位空心管25内壁固定连接负极触电弹簧24;
[0032]锂电池支撑座1上等距离开设有电池限位通孔13,每组横排上的相邻电池限位通孔13之间开设有第一布线槽12,每横排右端电池限位通孔13与其下一排左端电池限位通孔13之间设有第二布线槽14,锂电池支撑座1左端开设有第三布线槽19,锂电池支撑座1右端开设有第四布线槽11,第一母卡扣15和第二母卡扣16分别安装在锂电池支撑座1的两端,电池限位通孔13内设置有锂电池5,锂电池支撑座1底端开设有第一内螺纹孔18,锂电池支撑座1和底部支撑板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锂电池5的正极接触对应位置正极接线柱33,锂电池5的负极接触对应位置负极触电弹簧24,锂电池5的负极插入电池限位空心管25中,锂电池支撑座1的一端安装有卡键17;
[0033]顶部支撑条3底部等距离安装有正极接线柱33,顶部支撑条3上右端的正极接线柱33与下方下一排右端的负极触电弹簧24通过第一导线27电性连接,每横排上的正极接线柱33与右下方负极触电弹簧24通过第二导线4电性连接,第一横排左端正极接线柱33与插头21的正极通过第三导线23电性连接,最后横排上右端负极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包括底部支撑板(2)、锂电池支撑座(1)和顶部支撑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条(3)与所述锂电池支撑座(1)通过卡扣组件进行连接,所述锂电池支撑座(1)和底部支撑板(2)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所述底部支撑板(2)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头(21),所述底部支撑板(2)上等距离一体成型设有电池限位空心管(25),所述电池限位空心管(25)内壁固定连接负极触电弹簧(24);所述锂电池支撑座(1)上等距离开设有电池限位通孔(13),每组横排上的相邻电池限位通孔(13)之间开设有第一布线槽(12),每横排右端所述电池限位通孔(13)与其下一排左端所述电池限位通孔(13)之间设有第二布线槽(14),所述锂电池支撑座(1)左端开设有第三布线槽(19),所述锂电池支撑座(1)右端开设有第四布线槽(11);所述顶部支撑条(3)底部等距离安装有正极接线柱(33),所述顶部支撑条(3)上右端的正极接线柱(33)与下方下一排右端的负极触电弹簧(24)通过第一导线(27)电性连接,每横排上的所述正极接线柱(33)与右下方所述负极触电弹簧(24)通过第二导线(4)电性连接,第一横排左端所述正极接线柱(33)与所述插头(21)的正极通过第三导线(23)电性连接,最后横排上右端所述负极触电弹簧(24)与所述插头(21)的负极通过第四导线(22)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换电一体动力锂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萨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