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7563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48
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可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电性连接并可与第二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头、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外侧的外壳体,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机械连接在一起的金属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转接器通过金属壳体将两种连接头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屏蔽性能较好,可传输高速信号。

Adap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器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转接器,尤其涉及转接器的屏蔽结构。
技术介绍
2008年10月2日公开的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080242133号揭示了一种转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设置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所述导电端子的两端分别形成不同类型的对接头的端子形态,所述金属壳体的两端分别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对接头的框口形状。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若干的开口,从而,其难以实现较好的屏蔽,不能应用于高速信号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器,其屏蔽性能较好,可用于传输高速信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可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电性连接并可与第二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头、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外侧的外壳体,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机械连接在一起的金属壳体。具体实施结构如下: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头外侧的第一壳体、及与第一壳体固持连接并安装在第二连接头外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收容第一连接头的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卡扣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安装到所述卡扣部的安装部及与安装部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固持部。所述卡扣部包括一对自所述主体部上相向延伸的延伸部及形成在延伸部与主体部之间的卡槽,所述安装部呈片状结构并收容在所述卡槽内。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一对延伸部进一步通过激光焊接固持。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第一金属壳体,所述第一金属壳体上设有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弹片,所述主体部设有相应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提供所述弹片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时的变形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第二金属壳体,所述固持部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金属壳体上。所述固持部与所述第二金属壳体进一步通过激光焊接固持。进一步包括电路板,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器通过所述电路板实现前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方式不同。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转接器通过金属壳体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屏蔽性能较好可以传输高速信号。【附图说明】图1是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转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转接器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3是图1所示的转接器的部分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的转接器的进一步的部分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的转接器一部分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转接器的一部分的部分分解图。图7是图6所示的转接器的一部分的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图。图8是图5所示的转接器的一部分的分解图。图9是图8所示的转接器的一部分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图10是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11是沿图1中B-B方向的剖视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转接器100第一连接头10第一绝缘本体11第一导电端子12第一金属壳体13弹片130第二连接头20第二绝缘本体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二金属壳体23外壳体30金属壳体40第一壳体41主体部410卡扣部411延伸部4110卡槽4111隆起部412第二壳体42安装部420固持部421电路板50第一部分51第二部分52内膜6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符合本专利技术的转接器100,其包括可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一连接头10、与第一连接头10电性连接并可与第二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头20、设置在第一连接头10与第二连接头20外侧的外壳体30、设置在外壳体30内并将第一连接头10与第二连接头20机械连接在一起的金属壳体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器100进一步包括电路板50,所述第一连接头10与第二连接头20通过所述电路板50实现前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界面符合USBA型的插座端规格,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界面符合USBC型的插头规格。当然,根据具体的需求,所述第一连接头10与第二连接头20可以是符合闪电(Lightning)、USBMicroB、HDMI等其他电连接器的插头或插座的规格。所述第一连接头10包括第一绝缘本体11、收容在第一绝缘本体11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12、包覆第一绝缘本体的第一金属壳体13。所述第一金属壳体13上设有若干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弹片130。当第一种电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0配合时,所述第一种电连接器可插入到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内部,所述弹片130被向第一金属壳体13外撑开。所述第二连接头20包括第二绝缘本体21、收容在第二绝缘本体21内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包覆第二绝缘本体的第二金属壳体23。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分成上下方向间隔的两排。所述外壳体30是塑料材料,其可以是单独制造后安装或是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外壳体30在长度方向上完全覆盖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周边,但仅覆盖第二连接头20的一部分,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头20剩余的部分可以插入到第二种电连接器内实现配合。所述金属壳体40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头10外侧的第一壳体41、及与第一壳体41固持连接并安装在第二连接头20外侧的第二壳体42。所述第一壳体41包括收容第一连接头10的主体部410、与主体部410连接的卡扣部411、及与第一金属壳体13上的弹片130相应设置的隆起部412。所述主体部410进一步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13激光焊接固持。所述卡扣部411包括一对自所述主体部410上相向延伸的延伸部4110及形成在延伸部4110与主体部410之间的卡槽4111。所述隆起部412提供相应的所述弹片130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时的变形空间。所述第二壳体42包括安装到所述卡扣部411的安装部420及与安装部420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固持部421。所述安装部420呈片状结构并收容在所述卡槽4111内。所述安装部420与所述一对延伸部4110进一步通过激光焊接固持。所述固持部421套设安装在所述第二金属壳体23上。所述固持部421具有封闭周边的环形结构,所述固持部421与所述第二金属壳体23进一步通过激光焊接固持。所述金属壳体40与所述第一连接头10及第二连接头20配合后与所述第一金属壳体13及第二金属壳体23共同无缝地屏蔽所述转接器100的周边,从而,所述转接器100的屏蔽性能较好,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所述转接器100进一步还包括包覆成型在所述第二壳体42外侧的内膜60。所述第一连接头10与所述电路板50的电性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二连接头20与所述电路板50电性连接方式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50包括与第一连接头10配合的第一部分51及与第二连接头20配合的第二部分52。所述第二部分5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分51的宽度,所述第一连接头10的第一导电端子12以穿孔焊的方式与第一部分51机械及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部分52夹持在所述第二连接头20的第二导电端子22的两排之间,并采用表面焊接的方式实现机械及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转接器100通过金属壳体40将第一连接头10与第二连接头20机械地连接在一起,屏蔽性能较好可以传输高速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可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电性连接并可与第二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头、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外侧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机械连接在一起的金属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器,其包括可与第一种电连接器配合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一连接头电性连接并可与第二种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头、及设置在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外侧的外壳体,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外壳体内并将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机械连接在一起的金属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安装在第一连接头外侧的第一壳体、及与第一壳体固持连接并安装在第二连接头外侧的第二壳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收容第一连接头的主体部及与主体部连接的卡扣部,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安装到所述卡扣部的安装部及与安装部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头的固持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包括一对自所述主体部上相向延伸的延伸部及形成在延伸部与主体部之间的卡槽,所述安装部呈片状结构并收容在所述卡槽内。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熊文李智洋陈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新海洋精密组件江西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