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75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所述母线槽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母排,所述母线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块,转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转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连接块两端的活动槽。该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通过将转动块插入连接块中,通过转动扭块使得通过第二圆杆带动齿轮圈转动,从而使得齿条在固定槽内向右移动,从而使得两个连接块相互靠近,当转动块转动90°时,转动限位杆配合限位块使得限位杆能够固定扭块的位置,防止齿条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可以实现连接部位牢固的目的。

A Bus Trench for Preventing Looseness of Connection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
,具体为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物用电负荷随之急剧增加,原有的电线电缆因为其容量小、分支不方便、不便于集束管理等原因,已经逐步被容量大、分支方便、集束管理方便的母线槽取代。然而现有的母线槽在连接时存在着连接部位容易发生松动的现象,这会导致母线槽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具备连接部位牢固等优点,解决了连接部位松动导致电能损耗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所述母线槽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母排,所述母线槽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所述转动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正面开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母排(2),所述母线槽(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5),所述转动块(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连接块(6)两端的活动槽(7),所述活动槽(7)的内壁与第一圆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齿条(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左侧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固定块(9)左端的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连接部位发生松动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母排(2),所述母线槽(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的一端铰接有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杆(5),所述转动块(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的正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连接块(6)两端的活动槽(7),所述活动槽(7)的内壁与第一圆杆(5)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块(6)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齿条(8),所述齿条(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的左侧面开设有贯穿并连通固定块(9)左端的固定槽(10),所述固定槽(10)的内壁与齿条(8)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块(9)的上表面开设有贯穿固定块(9)并连通固定槽(10)内部的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杆(12),所述第二圆杆(12)的下表面与固定槽(10)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圆杆(12)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块(13),所述第二圆杆(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圈(14),所述齿轮圈(14)的表面与齿条(8)的内壁啮合,所述扭块(1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少华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全惠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