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959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7 1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还包括防护罩以及防护板,防护罩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内设有隔离板Ⅰ,隔离板Ⅰ将输入端各相线隔离;防护板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板上设有隔离板Ⅱ,隔离板Ⅱ将输出端各相线隔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护效果好、结构稳定等特点。

An Automatic Switch with Wiring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自动转换开关是由一个(或几个)转换开关电器和其它必需的电器组成,用于监测电源电路、并将一个或几个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自动转换至另一个电源的电器。其主要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不超过1000V或直流不超过1500V的紧急供电系统,在转换电源期间中断向负载供电。然而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在接线后没有任何防护装置,自动转换开关的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均裸露在空气中,如有人误触碰到,会导致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还包括防护罩以及防护板,防护罩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内设有隔离板Ⅰ,隔离板Ⅰ将输入端各相线隔离;防护板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板上设有隔离板Ⅱ,隔离板Ⅱ将输出端各相线隔离。通过防护罩的设置,使得接线后,通过防护罩的保护,保证不会发生误触碰等事故的发生;隔离板Ⅰ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相邻的输入相线之间不会发生爬电等事故。防护板的设置,通常也起到隔离保护的效果,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触碰等事故,隔离板Ⅱ与隔离板Ⅰ的作用类似。采用此种设置,加强整体的防护隔离效果。其中,还包括隔离件,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位于第二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位于第一输入端,隔离件位于第二输入端,隔离第二输入端各相线。隔离件的设置,使得两个输入端均能起到隔离效果,若采用两个防护罩的设置,占用面积过大,使得不方便,采用隔离件,操作更为方便。其中,壳体两侧上设有两个固定卡槽Ⅰ以及三个固定卡槽Ⅱ,固定卡槽Ⅰ位于固定卡槽Ⅱ两侧,防护罩的两侧上设有与壳体上固定卡槽Ⅰ适配的L型凸起,隔离板Ⅰ朝向壳体内侧设有与壳体上固定卡槽Ⅱ适配的工字型凸起;防护罩顶部朝向壳体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与防护罩为斜面连接。防护罩通过L型凸起与工字型凸起使得防护罩固定更加稳定,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落;工字型凸起进一步使得防护罩整体固定更加稳定;挡板的设置,进一步保证整体的稳定性,同时增加整体的美观性。其中,工字型凸起与隔离板Ⅰ为斜面连接。斜面连接的设置,使得工字型凸起与固定卡槽Ⅱ固定更加牢固稳定,防止发生脱落。其中,防护罩顶部上设有圆柱形凸起,圆柱形凸起位于挡板下方。圆柱形凸起的设置,使得接线更为方便。其中,防护罩上设有通孔,通孔位于挡板与圆柱形凸起之间。通孔的设置,便于导线从通孔中穿出。其中,通孔为腰型孔。腰型孔的设置,使得接线更为方便。其中,挡板与防护罩连接处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挡板与防护罩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其中,挡板朝向壳体一侧设有导向面。导向面的设置,使得导线更加便于插入。其中,防护罩远离壳体一侧上设有拱形缺口。拱形缺口的设置,使得操作者很容易看到防护罩内部的状态。其中,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出端位于第二输出端的上方,第一输出端呈Z字型,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贴合。采用输出端贴合的设置,便于连接固定。其中,防护板上设有卡接凸起,壳体上设有固定卡槽Ⅰ,卡接凸起与固定卡槽Ⅰ配合实现防护板固定。卡接凸起与固定卡槽Ⅰ的设置,使得防护板固定更加稳定。其中,防护罩与防护板均为透明材质。采用透明设置,使得操作者能够更加清晰的看清内部的连接状态。其中,防护罩为绝缘材质。采用塑料为绝缘材质,使得防护罩的防护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护罩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5所示,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壳体1、防护罩2、隔离件3以及防护板4,壳体1内设有输入端11以及输出端12,输入端11包括第一输入端111以及第二输入端112,输出端12包括第一输出端121以及第二输出端122,第一输入端111与第一输出端121对应,第二输入端112与第二输出端122对应。此处需注意的是,第一输入端111与第二输入端112均由三个相线以及零线组成,即有四个导电片5,同样的输出端12也是同样结构。第一输出端121呈Z字型,一端与第二输出端122贴合。位于第一输入端111一侧的壳体1上设有两个固定卡槽Ⅰ13以及三个固定卡槽Ⅱ14,三个固定卡槽Ⅱ14位于两个固定卡槽Ⅰ13之间。此处固定卡槽Ⅱ14具体可以通过两个固定卡槽Ⅰ13连接形成。第二输入端112以及两个输出端12上结构一致,故此处不多加赘述。防护罩2的两侧上设有与壳体1上固定卡槽Ⅰ13适配的L型凸起21,防护罩2内设有隔离板Ⅰ22,隔离板Ⅰ22的数量为三个,隔离板Ⅰ22朝向壳体1内侧设有与壳体1上固定卡槽Ⅱ14适配的工字型凸起23,通过L型凸起21与固定卡槽Ⅰ13固定以及工字型凸起23与固定卡槽Ⅱ14固定,使得防护罩2与壳体1进行固定,此处防护罩2固定在第一输入端111上,此处通过隔离板Ⅰ22将第一输入端111每个相线之间两两隔离。进一步此处工字型凸起23与隔离板Ⅰ22为斜面连接,主要增加工字型凸起23与固定卡槽Ⅱ14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护罩2顶部朝向壳体1一侧设有挡板5、通孔51以及圆柱形凸起52,挡板5与防护罩2为斜面连接,圆柱形凸起52位于挡板5下方,此处圆柱形凸起52的数量为四个。通孔51位于挡板5与圆柱形凸起52之间,此处通孔51采用腰型孔设置。进一步为了加强挡板5与防护罩2之间的连接强度,挡板5与防护罩2连接处上设有加强筋53。挡板5朝向壳体1一侧设有导向面54。防护罩2远离壳体1一侧上设有拱形缺口24。此处防护罩2为绝缘材质,进一步,防护罩2为透明设置,使得操作者能够更加清晰的看清内部的连接状态。隔离件3的数量为三个,其具体为单独设置,隔离件3具体为倒T型,隔离件3与固定卡槽Ⅱ14配合,实现第二输入端112之间的隔离。防护板4设有三个隔离板Ⅱ41以及两个卡接凸起42,卡接凸起42与固定卡槽Ⅰ13配合实现防护板4固定。隔离板Ⅱ41从第一输出端121的固定卡槽Ⅱ14一直延伸至第二输出端122的固定卡槽Ⅱ14,完全将将输出端12各相线隔离。此处需注意的是防护板4与壳体1顶部持平。此处隔离板Ⅱ41形状与隔离板Ⅰ22结构类似,故在此不多加赘述。防护板4也为透明、透明材质。通过防护罩2的设置,使得接线后,通过防护罩2的保护,保证不会发生误触碰等事故的发生;隔离板Ⅰ22的设置,进一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相邻的输入相线之间不会发生爬电等事故。防护板4的设置,通常也起到隔离保护的效果,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触碰等事故,隔离板Ⅱ41与隔离板Ⅰ22的作用类似。采用此种设置,加强整体的防护隔离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以及防护板,防护罩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内设有隔离板Ⅰ,隔离板Ⅰ将输入端各相线隔离;防护板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板上设有隔离板Ⅱ,隔离板Ⅱ将输出端各相线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输入端以及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罩以及防护板,防护罩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内设有隔离板Ⅰ,隔离板Ⅰ将输入端各相线隔离;防护板固定在输入端的上方,防护板上设有隔离板Ⅱ,隔离板Ⅱ将输出端各相线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件,输入端包括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入端位于第二输入端的上方,防护罩位于第一输入端,隔离件位于第二输入端,隔离第二输入端各相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接线防护的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壳体两侧上设有两个固定卡槽Ⅰ以及三个固定卡槽Ⅱ,固定卡槽Ⅰ位于固定卡槽Ⅱ两侧,防护罩的两侧上设有与壳体上固定卡槽Ⅰ适配的L型凸起,隔离板Ⅰ朝向壳体内侧设有与壳体上固定卡槽Ⅱ适配的工字型凸起;防护罩顶部朝向壳体一侧设有挡板,挡板与防护罩为斜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机电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