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5883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源壳体、设于电源壳体内的至少一块集成电路板、设于集成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与发热元器件接触设置的传热模块,传热模块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结构,所述液冷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发热元器件作为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主要发热源,是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散热的关键部位,将传热模块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或者热传导接触,保证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向传热模块,传热模块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外部散热模块,因此实现了直接将发热较严重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投向了环保和节能的电动车,电动车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站,电动车充电桩的使用需求也持续上升,为了提升充电效率,需要增加充电桩内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功率。在增加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功率的同时也导致了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中PCB电路总成上的各元器件,例如MOS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和电感等发热元器件的发热情况加剧,为了保证充电桩的持续安全使用,需要为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提供高效的散热结构。现有技术中的散热结构均无法直接对发热较严重的元器件进行散热,无法满足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提升功率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直接对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中发热较严重的元器件进行散热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源壳体、设于所述电源壳体内的至少一块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与所述发热元器件接触设置的传热模块,所述传热模块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结构,所述液冷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一步地,所述传热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端头、设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头,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MOS管、电感、以及变压器,所述导热结构包括具有所述液冷通道的导热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和所述导热板接触设置的热管,所述导热板包括开设有液槽的上板和用于固定所述MOS管的下板,所述下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设有若干肋条,所述肋条的顶部与所述液槽的底部贴合。肋条的底部与下板为一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肋条的两端均与所述液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液端头和所述出液端头分别位于所述液槽相对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肋条的一端与所述液槽的侧壁贴合设置,所述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相邻所述肋条与所述液槽的贴合部分别位于所述液槽的两端。进一步地,所述下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设有若干散热翅片或若干散热柱,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为螺钉连接或者焊接。进一步地,所述传热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端头、设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头,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MOS管、电感、以及变压器,所述导热结构包括若干铜管、与所述进液端头相连的进液分流器、与所述出液端头相连的出液分流器,所述铜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液分流器和所述出液分流器相连。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MOS管的导热固定板,所述MOS管与所述导热固定板螺钉连接,所述铜管贯穿所述导热固定板。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电感的导热固定台,所述铜管贯穿所述导热固定台。进一步地,所述导热结构与所述集成电路板之间通过导热灌封胶封装。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密封槽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发热元器件作为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主要发热源,是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散热的关键部位,将传热模块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或者热传导接触,保证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向传热模块,传热模块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外部散热模块,因此实现了直接将发热较严重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仰视方向的爆炸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液冷通道为若干平行通道组成时);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液冷通道为回转型时);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俯视方向的爆炸图(设有散热翅片时);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俯视方向的爆炸图(设有散热柱时);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整体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液冷通道由铜管构成时);图中:1、电源壳体;2、集成电路板;3、MOS管;4、电感;5、进液端头;6、出液端头;7、上板;701、液槽;8、下板;801、肋条;802、散热翅片;803、散热柱;9、铜管;10、进液分流器;11、出液分流器;12、导热固定板;13、导热固定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8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电源壳体1、设于电源壳体1内的至少一块集成电路板2、设于集成电路板2上的发热元器件、与发热元器件接触设置的传热模块,传热模块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结构,液冷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发热元器件作为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主要发热源,是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散热的关键部位,将传热模块与发热元器件直接接触或者通过实体介质的热传导接触,保证发热元器件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的传向传热模块(有别于传统的通过空气传递或者非接触式),传热模块将吸收的热量传递给外部散热模块,因此实现了直接将发热较严重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向外传递的效果。具体地,传热模块上的导热结构直接与发热元器件接触,从进液口进入导热结构内的液冷通道的冷却液将热量吸收后从出液口流出,再流向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外的散热模块。由于充电桩主要用于户外的道路旁,长期处于灰尘环境内,因此除了进液口和出液口突出电源壳体1,其他例如集成电路板2、传热模块全都密封处于电源壳体1的内部,且电源壳体1上除了开设用于安装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让位孔外,无其他通孔,最有效的避免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在使用时内部进入灰尘的问题。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图5和图6,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传热模块还包括设于进液口的进液端头5、设于出液口的出液端头6,发热元器件包括MOS管3、电感4、以及变压器等发热件,导热结构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板、两端分别与电感4和导热板接触设置的热管,导热板包括开设有液槽701的上板7和用于固定MOS管3的下板8,下板8靠近上板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设于所述电源壳体内的至少一块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与所述发热元器件接触设置的传热模块,所述传热模块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结构,所述液冷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壳体、设于所述电源壳体内的至少一块集成电路板、设于所述集成电路板上的发热元器件、与所述发热元器件接触设置的传热模块,所述传热模块包括具有液冷通道的导热结构,所述液冷通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模块还包括设于所述进液口的进液端头、设于所述出液口的出液端头,所述发热元器件包括MOS管、电感、以及变压器,所述导热结构包括具有所述液冷通道的导热板、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感和所述导热板接触设置的热管,所述导热板包括开设有液槽的上板和用于固定所述MOS管的下板,所述下板靠近所述上板的一侧设有若干肋条,所述肋条的顶部与所述液槽的底部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的两端均与所述液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液端头和所述出液端头分别位于所述液槽相对的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桩电源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的一端与所述液槽的侧壁贴合设置,所述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相邻所述肋条与所述液槽的贴合部分别位于所述液槽的两端。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景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