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伟专利>正文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44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14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涉及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技术领域,包括用以辅助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套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椎间微创辅具,只追求如何放置椎间融合器,而忽视了放置其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及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的问题。

A single-side and double-channel endoscopic technique assisted with cannula hook for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place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side dual-channel endoscopy-assisted cannula hook for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placement,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ingle-side dual-channel endoscopy, including a cannula for assisting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placement.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rtebral accessory in traditional technology, which only seeks to place the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but ignores the obstacles in the process of placing the cage and the damage to human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
本专利技术涉及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具体涉及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
技术介绍
脊柱外科门诊腰椎退行性病变多见。目前脊柱微创内镜技术以最小的创伤解除患者的病痛,发展越来越成熟。尤其是单通道的椎间孔镜技术,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普及。但是,由于单一通道,手术时灵活性及可移动性较差。术野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另外单通道内镜必须配备特制的小尺寸的器械,由于尺寸细长,其处理病变的效率较低。因而,单通道椎间孔镜脊柱在处理简单的腰椎间盘突出病例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是对于腰椎管狭窄、腰椎不稳等复杂病例时,该技术就显得力不从心;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市面上出现了单侧双通道技术;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采用两个通道;一个通道为观察通道,插入4mm的内镜,另一通道为操作通道,可采用传统尺寸的脊柱外科器械,如咬骨钳、刮匙、磨钻等;4mm的内镜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及移动性。传统尺寸的器械大大提高了处理病变的效率。所以该技术可以胜任处理狭窄及不稳甚至翻修的脊柱复杂病例。对正常的软组织及骨性结果破坏小;是另一种效率高、效果佳的脊柱内镜技术,该技术在我国开展较少,其中要想保证该技术的高效性,得具有以下优点:1、清晰的观察视野;2、便于对椎间隙限深;3、设立合适的椎间融合器置入方向;4、椎间融合器的顺畅植入;5、不影响创口周边的组织神经;6、保证手术器械的工作空间;7、结构简单,部件少,简化工作步骤。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一个申请号为CN201810731229.0的专利技术专利,该方案包括管体,在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管舌,另一端设有手柄,在所述管舌上设有弧形护鞘,在所述弧形护鞘上设有开口,在手术过程中,当导针穿刺到位后,弧形护鞘上的开口可以和导针配合,并沿着导针移动,到达手术部位,然后弧形护鞘移动至关节突下方,有效包裹关节突,并分离关节突下方的的软组织,本专利技术利用导针穿过弧形护鞘的开口位置,起到移动方向的导向作用,再利用弧形护鞘包裹关节突,并达到使关节突与对应位置的软组织分离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但是该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椎间隙手术进行时,需要往创口内注入清洗水,但是该装置再进行椎间隙手术时,受清洗水的影响,无法给医护人员保证一个清晰的视野,导致再进行椎间隙手术时,需要反复确认位置;第二,椎间隙手术进行时,由于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不同,经常出现器械插入过深的现象,过深导致损伤脊椎,过浅导致椎间隙手术维持时间过短,一段时间后,患者忍受痛苦,再次需要椎间隙手术,然而再次同创口进行手术,势必提高医院人员的操作难度及患者的愈合程度;第三,在椎间融合器植入时,由于患者创口开口固定,这边使得该椎间融合器只能沿该创口进入,但是该装置无法根据椎间隙位置顺利引导椎间融合器植入,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第四,由于脊椎处的筋膜、肌肉及神经根很多,使用该装置进行手术时,经常出现损伤筋膜、肌肉及神经根的现象,导致对患者的二次创伤,大大的降低了手术的成功率;第五,该装置在椎间融合器植入过程中,无法起到辅助椎间融合器导入作用,使得医护人员在椎间隙融合器导入时,耗费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第六,椎间隙手术时,需要先开设创口,在将套管植入,但是该套管在创口的植入过程中时,容易与创口之间的组织发生接触,阻挡套管的进入。综上可得知,该装置虽然实现了辅助微创手术的进行,但是技术人员都是在围绕如何实现将椎间融合器植入到椎间隙中的技术中进行研究,而忽略了椎间融合器植入时会遇到的各种阻碍;如,如何对椎间融合器导向及定位,如何保护椎间周边的组织等问题,要想克服这类问题,技术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分析人体脊椎周边的组织,及如何手术时避让该组织,该问题无疑对技术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技术研究的高度;若该技术难题得不到攻克,椎间隙手术就无法取得圆满的成功,这势必也是从业医护人员的一个技术瓶颈,更是对患者的一种噩耗及打击。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椎间微创辅具,只追求如何放置椎间融合器,而忽视了放置其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及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包括用以辅助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套管。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套管上配合有用以辅助其插入创口的导向柱。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套管的首端还设有用以防护神经组织的防护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护板的端部还固接有用以伸入至椎间隙的限位板。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与所述防护板之间还设有渐缩式限深连接部。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套管的末端设有用以调节椎间融合器植入方向的调节柄。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防护板的外壁与所述套管的外壁处于同一弧面上。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限位板呈平板状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限位板的伸入端呈弧形设置。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导向柱的伸入端也呈弧形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椎间微创手术进行辅助,缩短手术时间;便于快速放置椎间融合器,并消除其放置其过程中产生的阻碍及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套管可将冲洗水顺畅的引出体外,这样可以获得一个清晰的术野;套管前端插入椎间隙并限深,可确定椎间隙的方向,方便椎间融合器沿该方向锤入。另外,避免插入过深,损伤前方的重要结构;套管把手旋转可调整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的方向,从而获得椎间融合器置入的合适方向;套管部分可保护筋膜及肌肉,前端拉钩部分可保护神经根;套管部分方面椎间融合器的顺畅置入;结构简单,简化工作步骤;辅助套管插入,避免套管与创口之间的组织发生接触;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导向柱插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手术辅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套管;2-防护板;3-限深连接部;4-限位板;5-导向柱;6-调节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包括用以辅助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套管1。套管1上配合有用以辅助其插入创口的导向柱5。套管1的首端还设有用以防护神经组织的防护板2。防护板2的端部还固接有用以伸入至椎间隙的限位板4。限位板4与防护板2之间还设有渐缩式限深连接部3。套管1的末端设有用以调节椎间融合器植入方向的调节柄6,所述调节柄6的与套管1的之间的角度在90°-135°之间,且调节柄6处于与防护板2相对的一侧。防护板2的外壁与套管1的外壁处于同一弧面上。限位板4呈平板状设置。限位板4的伸入端呈弧形设置。导向柱5的伸入端也呈弧形设置。套管1、防护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辅助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套管(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辅助椎间融合器植入的套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上配合有用以辅助其插入创口的导向柱(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的首端还设有用以防护神经组织的防护板(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2)的端部还固接有用以伸入至椎间隙的限位板(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辅助椎间融合器置入套管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与所述防护板(2)之间还设有渐缩式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刘剑徐月秀
申请(专利权)人:张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