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56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3:15
本揭露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中,包含:一感测元件;一偏光膜,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上;以及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与该偏光膜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揭露设计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将感测元件设于显示区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逐渐朝向全屏显示发展,以配合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如何将电子装置与嵌入式的指纹传感器、前置镜头等光学感测元件整合被视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将嵌入式感测元件设置于显示区域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例如当光穿过传统的显示系统时会被干扰而影响嵌入式感测元件的准确度,或嵌入式感测元件设置于显示区时会被用户看见而影响显示品味。因此,目前急需发展一种电子装置,使嵌入式感测元件能设置于显示区域,以实现全屏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利用四分之一波片搭配图案化层别的设计,以实现全屏显示的电子装置。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揭露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包含:一感测元件;一偏光膜,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上;以及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与该偏光膜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2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3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5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6A和图6B为本揭露的电子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6C为本揭露的另一电子装置的部分剖面图。图7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8A和图8B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9A和图9B为部分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图9C为部分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图10A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剖面图。图10B为图10A的部分放大图。图11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图12为本揭露的另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符号说明】1感测元件11第二光源2偏光膜3四分之一波片4显示面板41第一衬底42第二衬底43显示介质层44密封胶5背光模块51导光元件52第一光源53第一间隔层54第二间隔层61第三衬底62第四衬底63导光层71第一阻挡层711第一开口72第二阻挡层721第三开口73缓冲层74第二反射层75第三阻挡层751第三开口76第四阻挡层761第四开口77第三反射层78第四反射层81反射层82感测元件83开口91显示面板911第一衬底912第三光源92感测元件93偏光膜94四分之一波片95第二阻挡层951第二开口96第三阻挡层961第三开口97缓冲层98第二反射层99保护层101反射层102背光模块103扩散膜104增亮膜105第四光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揭露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揭露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揭露亦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针对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再者,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的用词,以修饰权利要求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含或代表该请求元件有任何之前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请求元件与另一请求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请求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请求元件能作出清楚区分。此外,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所提及的位置,例如“之上”、“上”或“上方”,可指所述两元件直接接触,或可指所述两元件非直接接触。以下为本揭露的例示性的实施例,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本揭露可与其他已知结构互相结合,而形成另一实施例。请参考图1,图1为本揭露的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本揭露的电子装置包含:一感测元件1;一偏光膜2,设置于感测元件1上;一四分之一波片(quarter-waveplate)3,设置于感测元件1与偏光膜2之间。由于四分之一波片3设置于感测元件1与偏光膜2之间,使得穿过偏光膜2而被感测元件1所反射的光的偏振态会被四分之一波片3旋转四分之一,进而无法穿过偏光膜2而被偏光膜2阻挡,导致从电子装置的外部不易观察到感测元件1,以达到美观或隐藏感测元件1的功效。更具体地,当电子装置为一显示设备时,电子装置可包含:一显示面板4,包含:一第一衬底41;一第二衬底42,设置于该第一衬底41上;以及一显示介质层43,设置于第一衬底41与第二衬底42之间;一感测元件1;一偏光膜2,设置于感测元件1上;一四分之一波片3,设置于感测元件1与偏光膜2之间;以及一背光模块5,包含一导光元件51,导光元件51设置于感测元件1与偏光膜2之间;以及一第一光源52,邻近于导光元件51设置,其中,显示面板包含一显示区域A,且感测元件1、偏光膜2和四分之一波片3设置于显示区域A。由于四分之一波片3设置于感测元件1与偏光膜2之间,感测元件1可设置于显示区域A而不会被观察到,因此,可实现全屏显示。于本揭露的一实施例中,导光元件51设置于偏光膜2与四分之一波片3之间,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导光元件51也可设置于四分之一波片3与感测元件1之间。在此,第一衬底41及第二衬底42可为一玻璃衬底或其他硬质衬底,或者第一衬底41及第二衬底42也可为可挠式衬底或薄膜,且第一衬底41与第二衬底42可为相同或不相同的材料制成。在此,电子装置更可包含一第三衬底61,设置于第二衬底42上,第三衬底61可为玻璃衬底或其他硬质衬底,或者第三衬底61也可为可挠式衬底或薄膜。玻璃衬底或其他硬质衬底的例子,可包括,一石英衬底、一玻璃衬底、一硅晶圆衬底、一蓝宝石衬底等。可挠性衬底或薄膜,其材料可包括,例如,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丙烯(polypropylene,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其他塑料或高分子材料。但本揭露并不仅限于此。在此,显示介质层43可包含液晶(liquidcrystal,LC)、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量子点(quantumdot,Q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荧光(fluorescence)材料、磷光(phosphor)材料、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ight-emittingdiodeorminilight-emittingdiode)、其他显示介质或上述材料的组合,但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一些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LED)的芯片尺寸约为300微米(μm)到10毫米(mm),微型发光二极管(miniLED)的芯片尺寸约为100微米(μm)到300微米(μm),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的芯片尺寸约为1微米(μm)到100微米(μm),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感测元件1可为前置镜头、指纹传感器或其他光学传感器,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电子装置可为显示设备、指纹感测装置、光学感测装置、影像捕获设备,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导光元件51为一透明导光元件,可允许光线穿透导光元件51,其材料包含玻璃、透明树脂或其他合适的材料,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光源52可为发光二极管、冷阴极管或其他合适的光源,但本揭露并不局限于此。当显示介质层43为液晶时,电子装置可还包含密封胶(seala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感测元件;一偏光膜,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上;以及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与该偏光膜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1 US 62/593,279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感测元件;一偏光膜,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上;以及一四分之一波片,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与该偏光膜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导光元件,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感测元件与该偏光膜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偏光膜与该四分之一波片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导光元件设置于该四分之一波片与该感测元件之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第一阻挡层,该第一阻挡层设置于该导光元件与该感测元件之间,其中,该第一阻挡层具有多个第一开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阻挡层为一第一反射层,且该些第一开口对应该感测元件。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第二阻挡层,设置于该第一阻挡层与该感测元件之间;以及一缓冲层,设置于该第二阻挡层与该第一阻挡层之间,其中,该第二阻挡层的吸光值大于0.5,且该缓冲层的吸光值小于0.5。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第二反射层;以及一第三阻挡层,设置于该第二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诚刘浩宇森步实井一登韦忠光丁景隆江渡惠子柴﨑稔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