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838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4:47
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基板、太阳能组件本体和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太阳能组件本体的一侧与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固定连接;太阳能组件本体的另一侧与基板固定连接。通过在太阳能组件一侧设置中空腔结构,且使中空腔结构朝向室内的一侧,并在中空腔结构朝向室外的一侧依次连接太阳能组件本体和基板,从而使得本申请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幕墙上时,能够降低导热系数、提高了保温、隔音的效果。

A solar module and solar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幕墙
本申请涉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幕墙。
技术介绍
太阳能幕墙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的一种新形式,即将传统幕墙与光太阳能组件有机结合,根据太阳能发电原理,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太阳能幕墙把太阳能纳入到现代建筑的总体设计中,相互间有机、完美地结合,进而形成了集建筑、技术和美学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太阳能幕墙赋予了建筑物新的功能、新的属性,它使得建筑物能够给人居住、使用的同时还能够对能源进行有效利用,是未来太阳能发电技术与建筑节能发展的主流方向。现有的太阳能幕墙所使用的太阳能组件,其常规结构是在发电芯片上附加前板玻璃,太阳能组件与玻璃幕墙系统相结合,实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这种简单的电池板组件结构的幕墙的导热系数非常大,应用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领域中会导致建筑物的保温效果较低,从而导致建筑物采暖、制冷耗能过高,当室内外温差过大时,还会在电池板组件上出现结霜结露现象等缺点,从而影响电池板的寿命和光电转化效率。且现有太阳能组件外观效果单一,难以适应建筑外立面多样性及美观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组件及太阳能幕墙,通过在太阳能组件一侧设置中空腔结构,且使中空腔结构朝向室内的一侧,并在中空腔结构朝向室外的一侧依次连接太阳能组件本体和基板,从而使得本申请太阳能组件安装在幕墙上时,能够降低导热系数、提高了保温、隔音的效果。(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包括基板、太阳能组件本体和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的一侧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的另一侧与所述基板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中空腔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层和第二背板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层和所述第二背板层之间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呈环形,且与所述第一背板层和所述第二背板层形成密闭腔体。进一步,所述第一背板层和所述第二背板层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背板层和所述第二背板层的尺寸相同;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背板层或所述第二背板层的周侧设置。进一步,所述支撑部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隔板,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部;或者所述支撑部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和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部;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交叉设置,形成多个格状空间单元;或者所述中空腔结构内部,还包括至少一层与所述第一背板层或所述第二背板层平行设置的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部。进一步,所述基板远离太阳能组件本体的一侧还固定连接至透光层;所述透光层远离太阳能组件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层能够反射出多种颜色的镀膜层。进一步,所述基板上还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中空腔结构和所述基板之间,且围绕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的周边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二背板层靠近太阳能组件本体的表面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密封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密封件嵌设在所述凹槽内。进一步,所述支撑部的外围还设置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与所述第一背板层和所述第二背板层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幕墙,包括如上所述的太阳能组件。(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中空腔结构的设置,在中空腔结构内充满气体例如为空气,当外界温度较高的时候,可以通过空气来隔断热传导,从而具有保温的效果。并且通过中空腔结构的空间在增强隔音效果。通过隔板的设置将一个中空腔结构形成为几个空间结构,可以提高本申请应用于太阳能幕墙上的太阳能组件的保温效果和隔音效果。通过在基板朝向室外的表面上设置有透光层,一方面可以对太阳能组件本体以及与太阳能组件本体连接的基板进行保护,防止长期外露发生老化的现象,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出现结霜结露等现象,从而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寿命;另一方面,在透光层的受光面设置一层能够反射出多种颜色的镀膜层,使得太阳能幕墙的整体视觉效果更佳,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幕墙色彩单一的问题。此外,本申请的透光层具有高透光率,在使用时具有高效的接收光源的速率和光电转化效率。通过将密封件设置在基板和第二背板层之间,且设置在太阳能组件本体的外围,基板、第二背板层以及密封件三者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隔绝了水汽的渗入,对太阳能组件本体的发电性能提供了保障。通过在支撑部的外围设置结构胶,一方面对中空腔结构进行密封,另一方面增强中空腔结构的结构受力。以提高太阳能幕墙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太阳能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基板、太阳能组件本体和密封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横向设置隔板的中空腔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纵向设置隔板的中空腔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横向设置隔板和纵向设置隔板交叉设置的中空腔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腔结构内平行于第一或第二背板层设置第三隔板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凹槽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太阳能幕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基板;2:太阳能组件本体;3:中空腔结构;31:第一背板层;32:第二背板层;33:支撑部;4:隔板;41:第一隔板;42:第二隔板;43:第三隔板;5:透光层;6:密封件;7:凹槽;8:结构胶;100:太阳能组件;200:龙骨;300:副框;400:C型扣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太阳能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基板、太阳能组件本体和密封件连接结构示意图。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板1、太阳能组件本体2和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一侧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固定连接;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另一侧与基板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可以设置为长方形的板状结构、也可以设置为正方形的板状结构或者是圆形的板状结构,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只要能够安装在龙骨200上(参见图8),形成太阳能幕墙即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太阳能组件本体2为片状,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形状可以与基板1的形状相同,也可以与基板1的形状不同,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为菱形片状、三角形片状、圆形片状等,但不限于上述列举;只要能满足受光发电的功能即可。需要说明的是,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太阳能组件本体(2)和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一侧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另一侧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1)、太阳能组件本体(2)和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一侧与所述至少一个中空腔结构(3)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组件本体(2)的另一侧与所述基板(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结构(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背板层(31)和第二背板层(3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背板层(31)和所述第二背板层(32)之间的支撑部(33);所述支撑部(33)呈环形,且与所述第一背板层(31)和所述第二背板层(32)形成密闭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层(31)和所述第二背板层(32)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背板层(31)和所述第二背板层(32)的尺寸相同;所述支撑部(33)沿所述第一背板层(31)或所述第二背板层(32)的周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太阳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结构(3)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的隔板(4),所述隔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部(33);或者所述中空腔结构(3)内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隔板(41)和至少一个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隔板(42),所述第一隔板(41)和所述第二隔板(42)的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支撑部(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墨川梁海明闫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汉能光伏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