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20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包括抗渗装置本体,所述抗渗装置本体的顶端设有试模座,所述试模座的数量为六个,试模座的顶端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顶端均设有试模,所述试模的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杆,试模的外侧中段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靠近试模的一侧均铰接内接杆,本实用通过定位柱贯穿在定位孔中用于确定试模的位置,防止试模与试模座之间出现偏差,通过两连接杆顶部的两固定半环相互卡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结构,且该圆环的内侧与试模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贴合,用于固定试模,相比传统安装方式,本实用安装过程简单,是需要将插接件贯穿插接孔即可,节省了安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抗渗仪设备
,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沙石以及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且运用不同标号的水泥所制作的混凝土其硬度、凝固速率以及抗渗性能均不相同。而混凝土抗渗装置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抗渗试验以及标号检测的仪器,现有的混凝土抗渗仪中,其试模座与试模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每个混凝土抗渗仪均有六组试模,每次试验过程中都需要对试模进行拆装,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拆装过程麻烦,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包括抗渗装置本体,所述抗渗装置本体的顶端设有试模座,所述试模座的数量为六个,试模座的顶端均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顶端均设有试模,所述试模的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杆,试模的外侧中段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靠近试模的一侧均铰接内接杆,所述内接杆的外侧均套接设有外接杆,所述外接杆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外接杆的内部远离内接杆的一端均设有弹簧,外接杆的外部远离内接杆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所述弹簧远离外接杆的一端均与内接杆的内端连接,所述固定半环的内侧均与试模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紧密贴合,且位于同一组试模上的两固定半环相互贴合,并组成一完整圆环结构,且其中一固定半环的内侧两端均设有插接件,另一固定半环的两侧均贯穿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件贯穿插接孔,且插接件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部,另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外部,且卡块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远离卡块的一端均与安装槽的内端连接。优选的,所述试模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直径与密封圈的直径相同,且密封圈嵌入在密封槽中。优选的,所述试模座的顶端均设有定位柱,且每个试模座上的定位柱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试模的底部均贯穿设有定位孔,且每个试模上定位孔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位柱均贯穿定位孔。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大于固定半环的宽度,所述固定半环的底端均与环形凹槽的底端贴合,且固定半环的底端均平行于试模座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定位柱贯穿在定位孔中用于确定试模的位置,防止试模与试模座之间出现偏差,通过两连接杆顶部的两固定半环相互卡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圆环结构,且该圆环的内侧与试模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贴合,用于固定试模,相比传统安装方式,本实用安装过程简单,是需要将插接件贯穿插接孔即可,节省了安装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试模结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半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抗渗装置本体、2试模座、3密封圈、4试模、5定位柱、6连接杆、7内接杆、8外接杆、9固定半环、10弹簧、11插接件、12卡块、13弹性片、14密封槽、15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包括抗渗装置本体1,抗渗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有试模座2,试模座2的数量为六个,试模座2的顶端均设有密封圈3,密封圈3的顶端均设有试模4,试模4的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杆6,试模4的外侧中段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5,连接杆6的顶部靠近试模4的一侧均铰接内接杆7,内接杆7的外侧均套接设有外接杆8,外接杆8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外接杆8的内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弹簧10,外接杆8的外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9,弹簧10远离外接杆8的一端均与内接杆7的内端连接,固定半环9的内侧均与试模4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15紧密贴合,且位于同一组试模4上的两固定半环9相互贴合,并组成一完整圆环结构,且其中一固定半环9的内侧两端均设有插接件11,另一固定半环9的两侧均贯穿设有插接孔,插接件11贯穿插接孔,且插接件1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卡块12,卡块12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部,另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外部,且卡块12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弹性片13,弹性片13远离卡块12的一端均与安装槽的内端连接;弹性片13为弹性材料制成,可弯曲形变,并且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可自动恢复原形,用于支撑卡块12结构的收缩;试模4的底端开设有密封槽14,密封槽14的直径与密封圈3的直径相同,且密封圈3嵌入在密封槽14中;密封圈3的厚度大于密封槽14的厚度,其作用是保证试验的精确性,防止试模4内部的混凝土或其他液体从试模4与试模座2的缝隙处流出;试模座2的顶端均设有定位柱5,且每个试模座2上的定位柱5的数量为四个,试模4的底部均贯穿设有定位孔,且每个试模4上定位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定位柱5均贯穿定位孔;定位柱5的直径以及位置与定位孔均相同,其作用是保证在安装试模4的过程中,试模4与试模座2完全对齐;环形凹槽15的宽度大于固定半环9的宽度,固定半环9的底端均与环形凹槽15的底端贴合,且固定半环9的底端均平行于试模座2的顶端,两固定半环9组成的圆环均嵌入在环形凹槽15中,因此时弹簧10已处于最大拉伸限度,即内接杆7在外接杆8内已拉伸至最大长度,内接杆7、外接杆8以及固定半环9均位于同一平面内,所以固定半环9足以固定试模4的位置。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安装试模4时,首先将试模4底部的定位孔与定位柱5对齐,然后将定位柱5插入到定位孔中,用于确定试模4的位置,然后将试模座2两侧的连接杆6向上转动,将带有插接孔的一固定半环9与试模4表面的环形凹槽15相贴合,此时内接杆7、外接杆8以及固定半环9均位于同一平面内。然后将带有插接件11的固定半环9向下转动,使该固定半环9与另一固定半环9相对齐,然后拉伸该固定半环9,将插接件11插入到插接孔内,卡块12由于通过弹性片13安装在安装槽内,故卡块12遇到插接孔时,卡块12完全陷入到安装槽内,待卡块12完全穿过插接孔时,卡块12又重新弹出,此时,弹簧10恰好位于最大拉伸限度,两固定半环9相互卡接,构成一完整圆环,且该圆环套接在环形凹槽15的表面,用于固定试模4的位置。当需要拆下试模4时,只需要将插接件11两侧的卡块12按下,使其陷入到安装槽内,然后拔出插接件11即可,拆装过程均很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包括抗渗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有试模座(2),所述试模座(2)的数量为六个,试模座(2)的顶端均设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的顶端均设有试模(4),所述试模(4)的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杆(6),试模(4)的外侧中段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靠近试模(4)的一侧均铰接内接杆(7),所述内接杆(7)的外侧均套接设有外接杆(8),所述外接杆(8)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外接杆(8)的内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弹簧(10),外接杆(8)的外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9),所述弹簧(10)远离外接杆(8)的一端均与内接杆(7)的内端连接,所述固定半环(9)的内侧均与试模(4)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15)紧密贴合,且位于同一组试模(4)上的两固定半环(9)相互贴合,并组成一完整圆环结构,且其中一固定半环(9)的内侧两端均设有插接件(11),另一固定半环(9)的两侧均贯穿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件(11)贯穿插接孔,且插接件(1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均设有卡块(12),所述卡块(12)的一端位于安装槽内部,另一端位于安装槽的外部,且卡块(12)位于安装槽内部的一端两侧均设有弹性片(13),所述弹性片(13)远离卡块(12)的一端均与安装槽的内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抗渗装置,包括抗渗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装置本体(1)的顶端设有试模座(2),所述试模座(2)的数量为六个,试模座(2)的顶端均设有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的顶端均设有试模(4),所述试模(4)的底部两侧均铰接连接杆(6),试模(4)的外侧中段均开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连接杆(6)的顶部靠近试模(4)的一侧均铰接内接杆(7),所述内接杆(7)的外侧均套接设有外接杆(8),所述外接杆(8)均为中空管状结构,外接杆(8)的内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弹簧(10),外接杆(8)的外部远离内接杆(7)的一端均设有固定半环(9),所述弹簧(10)远离外接杆(8)的一端均与内接杆(7)的内端连接,所述固定半环(9)的内侧均与试模(4)外侧表面的环形凹槽(15)紧密贴合,且位于同一组试模(4)上的两固定半环(9)相互贴合,并组成一完整圆环结构,且其中一固定半环(9)的内侧两端均设有插接件(11),另一固定半环(9)的两侧均贯穿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件(11)贯穿插接孔,且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