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昆伦专利>正文

一种减震车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096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减震车轮,涉及车轮技术领域,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和多个减震组件,外轮圈和内轮圈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于外轮圈上,另一端连接于内轮圈上,每一减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连接件的一端与外轮圈相连接,另一端与内轮圈相连接,减震件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与内轮圈相连接,通过多个减震组件可充分吸收来自凹凸不平的路面任何角度的冲击力,使车轮除了具有承重的作用外,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车轮减震效果差的缺点,相比较安装减震器节省了空间。

A Kind of Shock Absorbing Wheel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ck absorber whee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wheel, including an outer wheel ring, an inner wheel ring and a plurality of shock absorber components. The outer wheel ring and an inner wheel ring are in the same plane. One end of the multiple shock absorber components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heel ring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inner wheel ring. Each shock absorber component includes a connecting member and a shock absorber, and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me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heel ring.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heel ring, one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heel ring. The impact force from any angle of the rough road surface can be fully absorbed by multiple shock absorber components, which makes the wheel have the function of bearing load, and makes up for the disadvantage of the poor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wheel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saves space compared with the installation of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车轮
本技术涉及车轮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车轮。
技术介绍
近几年,汽车数量不断剧增,城市道路拥堵已然成为一种常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大量尾气的排放,让空气变得浑浊不堪。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越来越受推崇。然而,现在自行车轮或电动自行车车轮所采用的减振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前叉与后叉被减震器代替,电动自行车多采用这种减震方式。另一种是减震器安置在车架中间,或取代斜梁,或者后摆臂方式,骑车人的重量通过传导直接加在减震器上。第一种结构对直上直下两个方向的冲击力吸收作用很小,这种方式使减震器不能直接迎合冲击力,根据二分力原理,冲击力的一部分被减震器吸收而另一部分作用到车体上对车体进行冲击产生震动,只有当冲击力的方向与减震器的倾斜角度相吻合才能充分发挥吸收作用:第二种结构,因重心的重力直接加在减震器上减震器可以直接迎合直上、直下两个方向的冲击力,但根据二分力原理它对斜方向和水平的冲击力吸收作用很小。因崎岖不平的路面给车轮造成的冲击力是非常复杂的,不断变化角度的,而以上两种结构只能解决其一,不能解决其二,减震效果都不理想,会将震动直接传递到骑行者的身上,严重影响骑行舒适感;长时间骑行,更会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骑行条件复杂恶劣的山地自行车,受制于车架强度的要求,无法为车轮安装减震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车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减震车轮,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和多个减震组件;所述外轮圈和所述内轮圈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轮圈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轮圈上;每一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外轮圈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所述减震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设置成调节所述减震件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减震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调节孔上,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内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外轮圈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设置为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外轮圈朝向所述内轮圈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成安装所述连接件。进一步的,所述内轮圈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设置成防止所述连接件过度变形。进一步的,所述内轮圈设置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边数与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相等。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减震组件之间间隔均匀设置。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该减震车轮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和多个减震组件,每一个减震组件可应对一个角度的冲击力,也可应对其他方向冲击力的分力,多个减震组件的组合可充分吸收来自凹凸不平的路面所产生的任何角度的冲击力,达到全方位的减震效果,该减震车轮与普通车轮的占用空间差别不大,将减震器与车轮相结合,相比较安装减震器节省了空间,每一减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两者均能起到支撑作用,但减震件的支撑作用较大,当收到冲击力时,减震件吸收震动产生变形,降低对车身的冲击,即提高骑行者的使用舒适度,该减震车轮使车轮除了具有承重的作用外,也具有了减震的能力,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车轮减震效果差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减震车轮的示意图。图标:1-外轮圈;2-内轮圈;3-减震组件;11-安装部;21-限位凸起;31-连接件;32-减震件;311-调节孔;321-弹性件;322-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车轮,包括外轮圈1、内轮圈2和多个减震组件3;所述外轮圈1和所述内轮圈2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所述减震组件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轮圈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轮圈2上;每一所述减震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和减震件32;所述连接件31的一端与所述外轮圈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2相连接;所述减震件32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3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2相连接。该减震车轮包括外轮圈1、内轮圈2和多个减震组件3,每一个减震组件3可应对一个角度的冲击力,也可应对其他方向冲击力的分力,多个减震组件3的组合可充分吸收来自凹凸不平的路面所产生的任何角度的冲击力,达到全方位的减震效果,该减震车轮与普通车轮的占用空间差别不大,将减震器与车轮相结合,相比较安装减震器节省了空间,每一减震组件3包括连接件31和减震件32,两者均能起到支撑作用,但减震件32的支撑作用较大,当收到冲击力时,减震件32吸收震动产生变形,降低对车身的冲击,即提高骑行者的使用舒适度,该减震车轮使车轮除了具有承重的作用外,也具有了减震的能力,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车轮减震效果差的不足。请继续参照图1,其中,所述连接件31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311;所述调节孔311设置成调节所述减震件32在所述连接件31上的安装位置。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311设置为多个。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孔311设置于自所述连接件31与所述外轮圈1相连接的一端至所述连接件31中间位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外轮圈1朝向所述内轮圈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安装部11;所述安装部11设置成安装所述连接件3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31与所述安装部11和所述内轮圈2分别相铰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31采用铝合金材质。在该实施例中,根据车辆所应用的场地不同,减震件32可安装于不同的调节孔311上,例如,当减震件32安装于靠近连接件31端部的调节孔311时,弹性件321的被压缩程度较小,适用于较平缓、偶有凸起的路面,当减震件32安装于连接件31中间的调节孔311时,弹性件321被压缩程度较大,适用于凹凸不平较多的路面,具有更佳的减震性能,安装部11呈由外轮圈1向内轮圈2的方向逐渐减小的扇形,便于安装减震组件3。请继续参照图1,其中,所述减震件32包括弹性件321和固定件322;所述固定件32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调节孔311上,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2相连接;所述弹性件321套设于所述固定件322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322分别与所述调节孔311和所述内轮圈2相铰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322包括第一连接杆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内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外轮圈1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内轮圈2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和多个减震组件;所述外轮圈和所述内轮圈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轮圈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轮圈上;每一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外轮圈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所述减震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轮圈、内轮圈和多个减震组件;所述外轮圈和所述内轮圈处于同一平面内;多个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轮圈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内轮圈上;每一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减震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外轮圈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所述减震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多个调节孔;所述调节孔设置成调节所述减震件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安装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件包括弹性件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安装于所述调节孔上,另一端与所述内轮圈相连接;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固定件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昆伦
申请(专利权)人:刘昆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