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6611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3-27 13:50
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包括外层套管,所述外层套管内套接有通道管,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外层套管在未工作状态质软、直径较小,故从鼻腔置入咽部难度较小,对清醒患者影响也不大。置入后,通过置入内层的通道管支撑管壁,对鼻腔粘膜损伤小。拔管时,可以先拔除内层通道管,从而减少拔管对鼻粘膜刺激,减轻潜在粘膜水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插管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常用的鼻咽通气道,根据型号不同,具有不同内径与长度。一般内径越大,通气效果越好但插入难度和对鼻腔的损伤程度越大,易造成医源性损伤,置管过程因挤压作用易造成鼻粘膜水肿,拔管时,水肿鼻粘膜再次被挤压、摩擦,易导致鼻粘膜出血,严重者加重鼻腔软组织水肿,影响鼻腔通气。另一方面,作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鼻咽通气道使用舒适度差,清醒患者自行使用门槛高,其主要原因在于鼻粘膜对异物较为敏感,鼻腔空间有限,较大的物体风容易刺激鼻粘膜。除此之外,对于患有鼻中隔偏曲的患者,传统鼻咽通气管在插入过程中,还有可能直接造成额外的、较为严重的鼻腔损伤。鉴于此,我们提供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传统鼻咽通气管在插入过程中,还有可能直接造成额外的、较为严重的鼻腔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包括外层套管,所述外层套管内套接有通道管,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优选的,所述通道管内设置有通道管导芯和硬质导丝。优选的,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与气管头连接处的圆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与气管头连接处的圆周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带定位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定位机构包括定位片,所述定位片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所述定位片的一侧边缘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带,所述橡胶带远离所述定位片的一端部设置有定位柱。优选的,所述固定带包括固定带主体,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端,所述固定带主体远离所述固定连接端的一端部设置有活动连接端,所述活动连接端的表面开设有固定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固定连接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一端部设置有限位帽,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限位帽的一端部连接有螺纹柱。优选的,所述橡胶带的一端部与所述限位帽的圆周面紧密焊接。优选的,所述凹型槽的宽度与所述固定带主体的宽度大小相适配,所述固定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的尺寸大小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主体通过所述螺纹柱依次穿过固定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螺纹连接于所述定位片上;所述定位片的一端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结构简单、布置灵活、体积小巧,操作简单,设置的外层套管在未工作状态质软、直径较小,故从鼻腔置入咽部难度较小,对清醒患者影响也不大。置入后,通过置入内层的通道管支撑管壁,在此过程中外层套管与鼻腔组织即使出现挤压,也不会发生摩擦,对鼻腔粘膜损伤小。拔管时,可以先拔除内层通道管,从而减少拔管对鼻粘膜刺激,减轻潜在粘膜水肿。2、本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通过将固定带主体的活动连接端放入至定位片表面的凹型槽内,螺纹柱依次穿过与其适配的固定螺纹孔和连接螺纹孔将固定带主体螺纹连接于定位片上,将鼻咽通气管主体进行固定,解决了鼻咽通气管主体在使用时固定不牢的问题,防止鼻咽通气管主体松动造成外层套管与鼻腔组织发生摩擦,从而减小对鼻腔粘膜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鼻咽通气管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带和固定带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鼻咽通气管主体;11、外层套管;12、通道管;13、通道管导芯;14、硬质导丝;2、气管头;3、固定带;31、固定带主体;32、固定连接端;33、活动连接端;34、固定螺纹孔;4、固定带定位机构;41、定位片;42、凹型槽;43、连接螺纹孔;44、橡胶带;45、定位柱;46、限位帽;47、螺纹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如图1所示,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1,鼻咽通气管主体1包括外层套管11,外层套管11内套接有通道管12,鼻咽通气管主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2,鼻咽通气管主体1与气管头2连接处的圆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鼻咽通气管主体1与气管头2连接处的圆周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带定位机构4。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外层套管11采用氟塑料热缩管,在未使用状态为收缩、塌陷状态,直径较小,管中心有潜在通道,可供通道管12或硬质导丝14置入。此外,通道管12内设置有通道管导芯13和硬质导丝14。本实施例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在使用时,医护人员先将外层套管11、通道管12、通道管导芯13以及硬质导丝14均单独放置,此时外层套管11收缩,之后将硬质导丝14插入至外层套管11内,再将外层套管11远离气管头2的一端置入鼻咽部,置入到位后,将硬质导丝14抽出,将通道管12内插入至通道管导芯13,将其整体通过气管头2插入至外层套管11内,从而减少对鼻腔组织的挤压与摩擦,在置管过程中减少损伤,外层套管11在未工作状态质软、直径较小,故从鼻腔置入咽部难度较小,对清醒患者影响也不大。置入后,通过置入内层的通道管12支撑管壁,在此过程中外层套管11与鼻腔组织即使出现挤压,也不会发生摩擦,对鼻腔粘膜损伤小。拔管时,可以先拔除内层通道管12,从而减少拔管对鼻粘膜刺激,减轻潜在粘膜水肿。实施例2为了解决在使用时鼻咽通气管主体1固定不稳定的问题,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中的固定带3和固定带定位机构4作出改进,作为实施例1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固定带3包括固定带主体31,固定带主体31的一端设置有固定连接端32,固定带主体31远离固定连接端32的一端部设置有活动连接端33,活动连接端3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固定螺纹孔34。此外,固定带3的固定连接端32与鼻咽通气管主体1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提高固定带3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固定带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片41,定位片4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凹型槽42,凹型槽42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43,定位片41的一侧边缘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带44,橡胶带44远离定位片41的一端部设置有定位柱45。具体的,定位柱45的一端部设置有限位帽46,定位柱45远离限位帽46的一端部连接有螺纹柱47,用于将活动连接端33与定位片41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橡胶带44的一端部与限位帽46的圆周面紧密焊接,两者紧密连接可以防止定位柱45丢失。值得说明的是,凹型槽42的宽度与固定带主体31的宽度大小相适配,固定螺纹孔34和连接螺纹孔43的尺寸大小相适配。此外,固定带主体31通过螺纹柱47依次穿过固定螺纹孔34和连接螺纹孔43螺纹连接于定位片41上。定位片41的一端与鼻咽通气管主体1的一端圆周紧密焊接。本实施例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在使用时,将鼻咽通气管主体1插入至鼻咽内部之后,通过将固定带主体31的活动连接端33放入至定位片41表面的凹型槽42内,螺纹柱47依次穿过与其适配的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包括外层套管(11),所述外层套管(11)内套接有通道管(12),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包括鼻咽通气管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包括外层套管(11),所述外层套管(11)内套接有通道管(12),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的一端部设置有气管头(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管(12)内设置有通道管导芯(13)和硬质导丝(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与气管头(2)连接处的圆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3),所述鼻咽通气管主体(1)与气管头(2)连接处的圆周面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固定带定位机构(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定位机构(4)包括定位片(41),所述定位片(4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凹型槽(42),所述凹型槽(42)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连接螺纹孔(43),所述定位片(41)的一侧边缘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带(44),所述橡胶带(44)远离所述定位片(41)的一端部设置有定位柱(45)。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套管式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3)包括固定带主体(31),所述固定带主体(31)的一端设置有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镜羽李洪兵金利玉汪漫罗珺朱美玲沈燕曹博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