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德伟专利>正文

鼻咽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574584 阅读:5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1-16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咽通气管的结构,由接头、衬套、通气管组成,接头上端有一圆锥形接口,用于连接和固定输氧管,接头的下端口与衬套紧密配合;衬套为空心管状,与通气管和接头配合连接;通气管一端为斜面开口端,另一端设有套口,衬套固定在通气管套口的内部。接头内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腔道,可供导管插入并贯通鼻咽通气管。接头与衬套之间可以拆卸,并且可以相对转动。接头和衬套使用的材料为医用塑料,通气管所使用的材料为医用硅橡胶、PVC或PU。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旋转的多功能接头,可对患者同时进行输氧、吸痰等操作,安全高效。(*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咽通气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鼻咽通气管,是作为人工气道通气应用于手术麻醉或危重症治疗的一种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鼻,主要由外鼻、鼻腔和鼻窦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鼻腔及鼻窦的功能主要是:参与呼吸、感知嗅觉、发生共鸣、有助于睡眠。鼻窦对语音共鸣、减轻颅骨重量、维持头部平衡有一定作用。喉,位于颈前部中央,上与喉咽相通,下与气管、支气管和肺相接。喉是由软骨、肌肉、粘膜围成的管腔,即喉腔组成。咽,是呼吸道上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是,吞咽、呼吸和发音,调节中耳气压功能。咽分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鼻咽部上起颅底,下至软颚平面以上,鼻咽向前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下方接口咽部。口咽部在鼻咽下方,即我们平时张嘴能看见的那部分,在软腭平面以下舌根以上。在软腭中央有个“小舌头”,医学上称悬雍垂。鼻咽通气道是经鼻腔插入咽腔的一种人工气道,它的作用是解除或缓解患者上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梗阻。鼻咽通气道一般由软硅胶或塑料材料制成,呈弧形的管状,可顺应人体鼻咽腔的生理结构,软硬度适中,长度与人体鼻腔到口咽腔的距离相当。鼻咽通气管端口为斜口,插入时可减少与鼻腔组织的摩擦,利于通过鼻腔。因为鼻咽通气管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受到医务工作者和医疗器械行业的极大关注,但是普通鼻咽通气管结构和功能简单。近些年来,为满足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要求,对鼻咽通气管的结构改进日益增加,有关鼻咽通气管的结构由如下专利文献报道:1、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120078889.7(授权公告日2011年10月05日)公开了一种侧孔型鼻咽通气道,包括弧形结构的导气管,导气管的一端沿径向方向向外凸出形成环形结构的翼缘,另一端为咽端,咽端的端口设置为斜口结构,导气管上均布有多个侧孔(最佳为6?8个)。该侧孔型鼻咽道气道技术的优点:在置入鼻腔过程中,可减小导气管的管壁与鼻腔组织之间的摩擦,从而有利于置入并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伤,置入固定后还可减少其导气管的管壁对鼻腔黏膜的压迫和刺激,从而减轻因导气管的管壁对鼻腔粘膜的压迫所致鼻腔黏膜缺血性损伤,减少鼻腔感染机会,靠近咽端的侧孔在置入过深或咽端通气孔阻塞时能保持正常通气,保留时间较长,利于拔出,患者容易耐受,操作者使用。2、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1220164179.0(授权公告日2012年12月12日)公开了一种引导型鼻咽通气道,它包括引导管、鼻咽通气导管与引导丝,所述引导管为近似圆锥形的柔性管体,鼻咽通气导管为圆柱状的管体,在引导管的小头端固定有所述的引导丝,所述鼻咽通气导管的头端插入引导管的管孔内,在鼻咽通气导管的壁体内具有沿着鼻咽通气导管的长度方向布置的引导丝穿过孔,所述引导丝的前端部穿过引导管的管孔后位于引导管的大头端外部,且引导丝的中段从引导丝穿过孔内穿过。该技术的优点:提高了一次置入的成功率,减少了鼻腔粘膜损伤和出血的发生率,且置入的引导管可被鼻咽通气导管扩张,因此并不会影响正常通气。3、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为ZL200720181523.6(授权公告日2008年08月20日)公开了一种吸氧型鼻咽通气导管,是一种通过鼻腔置入食道上部单能给病人输氧通气的管道。其特征是该导管包括通气导管、食道封堵套囊、输氧管道、监测导管,通气导管是该吸氧型鼻咽通气道管的主管体,其前端封闭成锥形盲端,在通气导管的前1/3处至气囊上方的管周有数个侧孔。输氧导管与监视导管在通气导管的管壁内,其走向与通气导管与通气导管的纵轴走向一致。该技术的优点:是锥形盲端方便插入,对粘膜损伤小;食道封堵套囊既可固定导管位置又可将食道与气道分隔开从而防止食管返流、减少误吸;特有的输氧导管设置实现了给氧同时也能吸痰;监视导管可随时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O2浓度及CO2浓度,增强病人安全性;数个侧孔更加有效实现通气功能,减少传统鼻咽通气道管前端斜开口贴在粘膜上无法正常通气的弊端。但是,目前这3种鼻咽通气管存在如下共同缺陷:(I)鼻咽通气管接口为翼缘型,无法固定吸氧管;(2)监视导管与吸氧管和吸痰管共用同一腔道,无法同时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洁,安装工艺简单的一种鼻咽通气管,该鼻咽通气管通气管具有可灵活旋转接头,可以同时连接输氧管、吸痰管和监视导管,从而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接头、衬套、通气管组成,其中:所述接头,其内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腔道,其上端设有一圆锥形接口,下端口与衬套紧密配合;所述衬套,为空心管状,与通气管和接头下端口配合连接;所述通气管,其一端为斜面开口端,另一端设有通气管套口,衬套固定在通气管套口的内部。所述接头,其与衬套之间可以拆卸,并且可以相对转动。[0021 ] 所述接头和衬套,其材质均为医用塑料。所述通气管,其材质为医用硅橡胶、PVC或PU。优点和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优异的结构配置下,具有以下的由于效果:I)接头有独立的锥形输氧管接头,方便输氧管固定与拔除;2)接头在连接输氧管的同时,还可插入吸痰管或监测导管,各个腔道相互独立,互不干涉;3)接头可灵活旋转,接头连接输氧管后,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将接头和输氧管调整至适合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鼻咽通气管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接头结构示意图。图1中:1接头;1-1圆锥形接口;1-2腔道;1-3下端口;2衬套;3通气管;3_1斜面开口端;3-2通气管套口。图2中:1接头;1-1圆锥形接口 ;1_2腔道;1-3下端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鼻咽通气管,其结构如图1所示,由接头1、衬套2、通气管3组成,其中:所述接头1,其内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腔道1-2,可供吸痰管或监测导管插入并贯通鼻咽通气管,其上端设有一圆锥形接口 1-1,用于连接和固定输氧管,下端口 1-3与衬套2紧密配合,如图2所示;所述衬套2,为空心管状,与通气管2和接头下端口 1-3配合连接;所述通气管3,其一端为斜面开口端3-1,另一端设有通气管套口 3-2,衬套2固定在通气管套口 3-2的内部。所述接头I,其与衬套2之间可以拆卸,并且可以相对转动。所述接头I和衬套2,其材质均为医用塑料。所述通气管3,其材质为医用硅橡胶、PVC或PU,本实施例为医用硅橡胶。使用方法:采用正确医学技术进行鼻炎管插管操作。将接头I与吸氧管连接,调整接头I至适宜的方向,固定鼻咽通气管,开始使用,供氧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气道内痰液分泌情况,按正确方法即时吸痰,使用后,解除固定,拔除鼻咽通气管。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接头(1),衬套(2)、通气管(3)组成,其中:所述接头(1),其内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腔道(1?2),其上端设有一圆锥形接口(1?1),下端口(1?3)与衬套(2)紧密配合;所述衬套(2),为空心管状,其固定在通气管套口(3?2)的内部,其与通气管(3)和接头下端口(1?3)配合连接;所述通气管(3),其一端为斜面开口端(3?1),另一端设有通气管套口(3?2),通气管套口(3?2)内部固定有衬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其结构由接头(1),衬套(2)、通气管(3)组成,其中: 所述接头(I ),其内设有一上下贯通的腔道(1-2),其上端设有一圆锥形接口( 1-1 ),下端口(1-3)与衬套(2)紧密配合; 所述衬套(2),为空心管状,其固定在通气管套口(3-2)的内部,其与通气管(3)和接头下端口(1-3)配合连接; 所述通气管(3),其一端为斜面开口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邹德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