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35637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包括安装底板、右端盖、单向阀、活塞组件、活塞杆、缸筒、左端盖、托架、保护罩、卡环、支撑管、辅油箱左端盖、辅油箱弹簧、辅油箱缸筒、辅油箱活塞、辅油箱右端盖及跟随弹簧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利用跟随弹簧的跟随作用,保持托架始终跟随高能管道一起运动,同时利用反向常开型单向阀的低速常开功能,通过工作油液低速反向流动和正向流动,满足高能管道热位移的要求,利用反向常开型单向阀的闭锁功能,限制高能管道甩击的速度,最终限制高能管道的甩击能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高能管道的安装基础及相关重大装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高能管道的防护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属于电气与机电

技术介绍
目前,高能管道普遍存在于电力、化工等行业,对于高能管道,一旦发生断裂,就会发生甩击现象,由于高压蒸汽的持续喷射,不断加大高能管道的甩击能量,如果不加以限制,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现在普遍使用的防甩击装置包括U-bar、压变形、门型等结构形式,为满足高能管道热位移的要求,现有的防甩击装置,必须与高能管道保持一定的热位移安全距离,而这个预留的安全距离,在高能管道发生断裂时,高压蒸汽的作用,使得高能管道获得非常大的甩击动能,现有的防甩击装置再通过金属材料的塑形变形,吸收甩击能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包括安装底板、右端盖、单向阀、活塞组件、活塞杆、缸筒、左端盖、托架、保护罩、卡环、支撑管、辅油箱左端盖、辅油箱弹簧、辅油箱缸筒、辅油箱活塞、辅油箱右端盖及跟随弹簧;所述右端盖的中部周向开设有右端盖环形通道,右端盖环形通道内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右端盖轴向通道;所述单向阀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速度的定值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单向阀处于反向关闭状态;所述单向阀安装在右端盖左部内,单向阀的左侧与单向阀出油路相连通,单向阀的右侧与单向阀进油路相连通,单向阀进油路的右侧与右端盖轴向通道相连通;所述缸筒的右侧顶部轴向开设有缸筒通油孔;所述托架包括弧形托板和托架连接头,弧形托板和托架连接头焊接成一体,弧形托板用于抵住待作用高能管道;所述托架套装在活塞杆的左端,并通过螺钉与活塞杆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所述保护罩包括保护罩顶板和保护套管,保护罩顶板和保护套管焊接成一体;所述右端盖安装在缸筒的右端,并形成可靠连接,右端盖环形通道和缸筒通油孔对齐并连通,右端盖环形通道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密封件,并与缸筒的内壁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所述活塞组件和活塞杆可靠连接成一体,活塞组件和活塞杆之间安装有密封件,连接成一体的活塞组件和活塞杆插入缸筒内,活塞组件与缸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带和密封件,活塞组件与缸筒的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活塞组件能够在缸筒的内部实现左右移动,活塞组件的右侧和右端盖的左侧之间形成工作腔A,单向阀出油路与工作腔A相连通;所述左端盖套装在活塞杆上,并可靠连接到缸筒的左端,左端盖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导向带;所述辅油箱右端盖套装在缸筒的外壁上,右端抵紧右端盖,辅油箱右端盖和缸筒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活塞套装在缸筒的外壁上,辅油箱活塞和缸筒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弹簧套装在辅油箱活塞左侧的弹簧座上;所述辅油箱缸筒套装在辅油箱活塞和辅油箱右端盖的外周,辅油箱缸筒的内壁和辅油箱活塞及辅油箱右端盖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辅油箱活塞和辅油箱右端盖之间形成辅油腔B,缸筒通油孔与辅油腔B相连通;所述辅油箱左端盖套装在缸筒的外壁上,右侧外周插入辅油箱缸筒内,右端的弹簧座插入辅油箱弹簧左侧内部,辅油箱弹簧的左侧抵紧辅油箱左端盖,右侧抵紧辅油箱活塞;所述支撑管套装在缸筒的外壁上,右侧抵紧辅油箱左端盖;所述卡环卡设在左端盖和缸筒之间的环形槽内,限制支撑管的左移位置;所述保护罩左端套装在活塞杆的左侧,右端套装在辅油箱缸筒上;所述跟随弹簧套装在保护罩的外周,左端抵紧保护罩顶板;所述安装底板通过螺钉与右端盖形成可靠连接,跟随弹簧右端抵紧安装底板;所述工作腔A和辅油腔B及相关连接通道内均注满工作油液;所述高能管道防甩击件通过安装底板安装到基座上。上述单向阀在闭锁状态,工作油液存在微量的反向流动。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利用跟随弹簧的跟随作用,保持托架始终跟随高能管道一起运动,同时利用反向常开型单向阀的低速常开功能,通过工作油液低速反向流动和正向流动,满足高能管道热位移的要求,利用反向常开型单向阀的闭锁功能,限制高能管道甩击的速度,最终限制高能管道的甩击能量。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保护高能管道的安装基础及相关重大装备,特别适合应用于核电厂核岛内的高能管道防甩击事故,发挥安全保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包括安装底板1、右端盖2、单向阀3、活塞组件4、活塞杆5、缸筒6、左端盖7、托架8、保护罩10、卡环11、支撑管12、辅油箱左端盖13、辅油箱弹簧14、辅油箱缸筒15、辅油箱活塞16、辅油箱右端盖17及跟随弹簧18;所述右端盖2的中部周向开设有右端盖环形通道2-1,右端盖环形通道2-1内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右端盖轴向通道2-2;所述单向阀3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关闭状态;所述单向阀3安装在右端盖2左部内,单向阀3的左侧与单向阀出油路3-1相连通,单向阀3的右侧与单向阀进油路3-2相连通,单向阀进油路3-2的右侧与右端盖轴向通道2-2相连通;所述缸筒6的右侧顶部轴向开设有缸筒通油孔6-1;所述托架8包括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焊接成一体,弧形托板8-1用于抵住待作用高能管道9;所述托架8套装在活塞杆5的左端,并通过螺钉与活塞杆5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所述保护罩10包括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焊接成一体;所述右端盖2安装在缸筒6的右端,并形成可靠连接,右端盖环形通道2-1和缸筒通油孔6-1对齐并连通,右端盖环形通道2-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密封件,并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所述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可靠连接成一体,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之间安装有密封件,连接成一体的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插入缸筒6内,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带和密封件,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活塞组件4能够在缸筒6的内部实现左右移动,活塞组件4的右侧和右端盖2的左侧之间形成工作腔A,单向阀出油路3-1与工作腔A相连通;所述左端盖7套装在活塞杆5上,并可靠连接到缸筒6的左端,左端盖7和活塞杆5之间设置有导向带;所述辅油箱右端盖17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右端抵紧右端盖2,辅油箱右端盖17和缸筒6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活塞16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辅油箱活塞16和缸筒6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弹簧14套装在辅油箱活塞16左侧的弹簧座上;所述辅油箱缸筒15套装在辅油箱活塞16和辅油箱右端盖17的外周,辅油箱缸筒15的内壁和辅油箱活塞16及辅油箱右端盖17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辅油箱活塞16和辅油箱右端盖17之间形成辅油腔B,缸筒通油孔6-1与辅油腔B相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右端盖(2)、单向阀(3)、活塞组件(4)、活塞杆(5)、缸筒(6)、左端盖(7)、托架(8)、保护罩(10)、卡环(11)、支撑管(12)、辅油箱左端盖(13)、辅油箱弹簧(14)、辅油箱缸筒(15)、辅油箱活塞(16)、辅油箱右端盖(17)及跟随弹簧(18);所述右端盖(2)的中部周向开设有右端盖环形通道(2‑1),右端盖环形通道(2‑1)内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右端盖轴向通道(2‑2);所述单向阀(3)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关闭状态;所述单向阀(3)安装在右端盖(2)左部内,单向阀(3)的左侧与单向阀出油路(3‑1)相连通,单向阀(3)的右侧与单向阀进油路(3‑2)相连通,单向阀进油路(3‑2)的右侧与右端盖轴向通道(2‑2)相连通;所述缸筒(6)的右侧顶部轴向开设有缸筒通油孔(6‑1);所述托架(8)包括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焊接成一体,弧形托板(8‑1)用于抵住待作用高能管道(9);所述托架(8)套装在活塞杆(5)的左端,并通过螺钉与活塞杆(5)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所述保护罩(10)包括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焊接成一体;所述右端盖(2)安装在缸筒(6)的右端,并形成可靠连接,右端盖环形通道(2‑1)和缸筒通油孔(6‑1)对齐并连通,右端盖环形通道(2‑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密封件,并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所述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可靠连接成一体,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之间安装有密封件,连接成一体的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插入缸筒(6)内,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导向带和密封件,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滑动配合,活塞组件(4)能够在缸筒(6)的内部实现左右移动,活塞组件(4)的右侧和右端盖(2)的左侧之间形成工作腔A,单向阀出油路(3‑1)与工作腔A相连通;所述左端盖(7)套装在活塞杆(5)上,并可靠连接到缸筒(6)的左端,左端盖(7)和活塞杆(5)之间设置有导向带;所述辅油箱右端盖(17)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右端抵紧右端盖(2),辅油箱右端盖(17)和缸筒(6)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活塞(16)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辅油箱活塞(16)和缸筒(6)的外壁之间安装有密封件;所述辅油箱弹簧(14)套装在辅油箱活塞(16)左侧的弹簧座上;所述辅油箱缸筒(15)套装在辅油箱活塞(16)和辅油箱右端盖(17)的外周,辅油箱缸筒(15)的内壁和辅油箱活塞(16)及辅油箱右端盖(17)的外周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辅油箱活塞(16)和辅油箱右端盖(17)之间形成辅油腔B,缸筒通油孔(6‑1)与辅油腔B相连通;所述辅油箱左端盖(13)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右侧外周插入辅油箱缸筒(15)内,右端的弹簧座插入辅油箱弹簧(14)左侧内部,辅油箱弹簧(14)的左侧抵紧辅油箱左端盖(13),右侧抵紧辅油箱活塞(16);所述支撑管(12)套装在缸筒(6)的外壁上,右侧抵紧辅油箱左端盖(13);所述卡环(11)卡设在左端盖(7)和缸筒(6)之间的环形槽内,限制支撑管(12)的左移位置;所述保护罩(10)左端套装在活塞杆(5)的左侧,右端套装在辅油箱缸筒(15)上;所述跟随弹簧(18)套装在保护罩(10)的外周,左端抵紧保护罩顶板(10‑1);所述安装底板(1)通过螺钉与右端盖(2)形成可靠连接,跟随弹簧(18)右端抵紧安装底板(1);所述工作腔A和辅油腔B及相关连接通道内均注满工作油液;所述高能管道防甩击件通过安装底板(1)安装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管道防甩击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板(1)、右端盖(2)、单向阀(3)、活塞组件(4)、活塞杆(5)、缸筒(6)、左端盖(7)、托架(8)、保护罩(10)、卡环(11)、支撑管(12)、辅油箱左端盖(13)、辅油箱弹簧(14)、辅油箱缸筒(15)、辅油箱活塞(16)、辅油箱右端盖(17)及跟随弹簧(18);所述右端盖(2)的中部周向开设有右端盖环形通道(2-1),右端盖环形通道(2-1)内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右端盖轴向通道(2-2);所述单向阀(3)为反向常开型单向阀,进油口向出油口的流动为正向流动,属于常开状态;出油口向进油口的流动为反向流动,当工作油液低速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开通状态,当工作油液从出油口流向进油口的速度大于一定值时,单向阀(3)处于反向关闭状态;所述单向阀(3)安装在右端盖(2)左部内,单向阀(3)的左侧与单向阀出油路(3-1)相连通,单向阀(3)的右侧与单向阀进油路(3-2)相连通,单向阀进油路(3-2)的右侧与右端盖轴向通道(2-2)相连通;所述缸筒(6)的右侧顶部轴向开设有缸筒通油孔(6-1);所述托架(8)包括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弧形托板(8-1)和托架连接头(8-2)焊接成一体,弧形托板(8-1)用于抵住待作用高能管道(9);所述托架(8)套装在活塞杆(5)的左端,并通过螺钉与活塞杆(5)之间形成可靠连接;所述保护罩(10)包括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保护罩顶板(10-1)和保护套管(10-2)焊接成一体;所述右端盖(2)安装在缸筒(6)的右端,并形成可靠连接,右端盖环形通道(2-1)和缸筒通油孔(6-1)对齐并连通,右端盖环形通道(2-1)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密封件,并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形成可靠密封;所述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可靠连接成一体,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之间安装有密封件,连接成一体的活塞组件(4)和活塞杆(5)插入缸筒(6)内,活塞组件(4)与缸筒(6)的内壁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