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3550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该开采方法包括:(1)将待开采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相邻两个所述盘区之间设置间柱,每个所述盘区内布置多个进路式采场;(2)对所述待开采矿体进行采准切割,形成连通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巷道和采准斜坡道;(3)将所述进路式采场划分为多个回采单元,并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后退式回采和侧向出矿,每个所述回采单元回采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放顶处理。该开采方法通过合理的采切工程布置,采用逐步后退式侧向出矿,既可以有效控制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又可以通过放顶来释放采场的二次应力,消除矿岩不稳固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矿山开采综合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矿领域,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地下金属矿山开采中,针对厚度为10~30m、倾角为小于15~35°的中厚缓倾斜矿体的开采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而且对于矿岩破碎条件下的矿体开采,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矿体倾角缓,矿石无法通过自溜出矿,需要采用机械搬运或扒运,而采场空顶较高,由于顶板矿岩易风化,管理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专利CN101718196A公开了一种松软破碎矿体开采方法。该方法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卸压,首先掘进和回采第一分段矿体,将其下分段待回采区上方的应力转移到矿体四周围岩体中去,使采区中无过高的应力集中存在,形成应力降低区,在应力降低区中进行采掘作业;第一分段采用大回采巷道间距,来保证回采巷道的稳定性。专利CN104632222B公开了一个破碎矿体回采方法。该方法将矿体按回采阶段高度自上而下分为若干个中段,先开采第二中段,通过控制每次回采范围内破碎带暴露面积,强采强出强充,精细化管理,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采完进行充填,将第二中段中不稳定的破碎带用较为稳固的充填体取代,再采用相同的方法开采第一中段,使整个矿体的上部较为稳定。如此回采下部矿体时不需考虑顶板破碎带的安全隐患,可采用成本较低的采矿方法进行开采。然而,现有的对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和事实的发现而提出的:目前,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房柱法、分段崩落法、分层充填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等。房柱法开采此类矿体,由于矿岩不稳固,为了有效控制顶板跨度,一般矿柱尺寸较大,间排距较小,且矿柱损失率大、采空区应力集中在矿柱内,安全隐患也较大。分层充填采矿法应用较广,一般为下向分层进路充填法,但此种采矿方法无法一次采全厚,需分多次进行采、充工序,作业效率低。采用中深孔凿岩的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既能一次回采矿体全厚,又能通过中深孔落矿,提高铲运机的出矿效率,是解决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的发展趋势,但其采场空场时间较长、采切工程量大、贫化/损失率高等缺点,难以适用矿岩破碎条件下的矿体开采。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该开采方法通过合理的采切工程布置,采用逐步后退式侧向出矿,既可以有效控制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又可以通过放顶来释放采场的二次应力,消除矿岩不稳固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矿山开采综合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开采方法包括:(1)将待开采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相邻两个所述盘区之间设置间柱,每个所述盘区内布置多个进路式采场;(2)对所述待开采矿体进行采准切割,形成连通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巷道和采准斜坡道;(3)将所述进路式采场划分为多个回采单元,并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后退式回采和侧向出矿,每个所述回采单元回采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放顶处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首先将待开采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并在每个盘区内布置多个进路式采场。进而通过采准切割工程,形成适于人员、材料、设备等进入各分段巷道的联络道和采准斜坡道。采场布置完成后,以回采单元为单位对进路式采场进行后退式回采,并将开采得到的矿石进行侧向出矿,且在每个回采单元回采完成后,及时释放采空区顶板的二次应力。由此,本专利技术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开采方法通过合理的采切工程布置,采用逐步后退式侧向出矿,可以有效控制矿石贫化率和损失率,且进路内侧向出矿对作业安全更有保障,同时通过及时放顶来释放采场的二次应力,消除矿岩不稳固带来的安全隐患,降低矿山开采综合成本。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柱的长度为25~35m。由此,可进一步提高盘区内巷道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进路式采场的长度为180~220m,各个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宽度为10~20m。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路式采场的高度与所述待开采矿体的厚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巷道包括出矿穿脉、出矿巷道和出矿进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区内沿所述待开采矿体倾向由上至下、由中间至两侧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后退式回采,并形成V型回采工作面。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对所述回采单元的后退式回采中,爆破拉底采用上向扇形炮孔。由此,可显著提高拉底的效率和安全性,并降低拉底成本。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向扇形炮孔的排距为1.5~2.0m,孔间距为1.5~2.0m,钻孔直径为75~80mm。由此,可进一步提高拉底的效率和安全性,并降低拉底成本。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待开采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相邻两个所述盘区之间设置间柱,每个所述盘区内布置多个进路式采场;(2)对所述待开采矿体进行采准切割,形成连通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巷道和采准斜坡道;(3)将所述进路式采场划分为多个回采单元,并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后退式回采和侧向出矿,每个所述回采单元回采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放顶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缓倾斜破碎矿体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待开采矿体划分为多个盘区,相邻两个所述盘区之间设置间柱,每个所述盘区内布置多个进路式采场;(2)对所述待开采矿体进行采准切割,形成连通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巷道和采准斜坡道;(3)将所述进路式采场划分为多个回采单元,并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后退式回采和侧向出矿,每个所述回采单元回采完成后,对所述回采单元进行放顶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柱的长度为25~3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进路式采场的长度为180~220m,各个所述进路式采场的宽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爱民逄铭璋刘育明郭雷马俊生杜贵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