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3405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2-16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能够保证所制作的弹簧圈体的应力较大,与内拉钩配组后,组合拉簧具有需要的初拉力,进而力—位移曲线满足使用要求,其特征是: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以及由配合部朝向轴体的一端轴向伸出的卡紧部,所述配合部的外端与车床上的三爪夹头配合,所述轴体的长度、直径与弹簧圈体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锥形轴的外部形状尺寸与外拉簧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卡紧部的内壁与轴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与制作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钢丝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外端设有与车床上的顶针的顶尖相配合的配合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众多的拉簧中,有一种如图1至3所示的组合拉簧100,该组合拉簧100包括包含一端为锥形弹簧圈部1010、另一端连接有拉钩Ⅰ1012的弹簧圈体1011的外拉簧101和包含位于弹簧圈体1011的拉钩Ⅰ1012的端外的扇形封闭部1020及位于弹簧圈体1011中的一端与扇形封闭部1020连接、另一端伸出于锥形弹簧圈部1010的端外并与拉钩Ⅱ1022连接的连接部1021的内拉钩102,其中,拉钩Ⅰ1012和拉钩Ⅱ1022为对称结构。通常,该组合拉簧100的外拉簧101采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其缠绕时钢丝的送料由数控自动卷簧机的滚轮执行,存在的技术问题是;钢丝在滚轮转动下进行向前运动,在数控自动卷簧机卷簧部位由几个顶出带弧形模具引导下完成弹簧圈体1011的卷制,并由其它顶出模具完成拉钩Ⅱ1022的折弯和弯形,各顶出模具的控制是由曲线凸轮机构完成;而在制作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的过程中,钢丝的送料均是由数控自动卷簧机上的滚轮执行的;这样的送料机构不能在制作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的过程中对钢丝施加一定的拉应力,致使组合拉簧100的弹簧圈体1011和拉钩Ⅱ1022拉应力较小,力—位移曲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该组合拉簧100的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也是采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然而,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由于受结构及功能的限制,只能将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做成圆环形。之后,内拉钩102的整体及扇形封闭部1020还需要与组合拉簧100的成品一起制作。大体过程是,首先,将在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后的其扇形封闭部1020已形成圆环形的内拉钩102的其它部分的钢丝剪切到连接部1021与拉钩Ⅱ1022的展开尺寸之和的长度;接着,将前述内拉钩102上的钢丝所对应的连接部1021装配于数控自动卷簧机制作好了的外拉簧101的弹簧圈体1011之中,并使其对应的拉钩Ⅱ1022的展开尺寸部分伸出于弹簧圈体1011的锥形弹簧圈部1010之外;随后,将直径与拉钩Ⅱ1022的内径相适配的钢棒夹持在老虎钳上,并手工将前述的钢丝所对应的拉钩Ⅱ1022部分扳弯,再用铜质榔头对该扳弯部分进行击打而弯制拉钩Ⅱ1022;然后,再用铜质榔头击打前述拉钩Ⅱ1022已形成圆环形的扇形封闭部1020,直到同时制成内拉钩102并同时制成组合拉簧100成品;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组合拉簧100的内拉钩102的扇形封闭部1020的形状尺寸受制作者技能的影响,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质量、合格率和工作效率较低,从而使得组合拉簧100成品的合格率也较低,使用中拉力达不到规定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能够保证所制作的弹簧圈体的应力较大,与内拉钩配组后,组合拉簧具有需要的初拉力,进而力—位移曲线满足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以及由配合部朝向轴体的一端轴向伸出的卡紧部,所述配合部的外端与车床上的三爪夹头配合,所述轴体的长度、直径与弹簧圈体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锥形轴的外部形状尺寸与外拉簧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卡紧部的内壁与轴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与制作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钢丝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外端设有与车床上的顶针的顶尖相配合的配合孔。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为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的一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芯轴采用铸模铸造成型。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为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的分体式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配合部的右端与轴体的左端拆卸地连接,所述轴体的右端与锥形轴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锥形轴的右端与过渡连接部的左端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芯轴的配合部的右端与轴体的左端采用螺纹拆卸地连接,所述轴体的右端与锥形轴的左端采用螺纹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锥形轴的右端与过渡连接部的左端采用螺纹可拆卸地连接。本专利技术包含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车床上的三爪夹头和顶针分别夹持和顶住芯轴上的配合部和过渡连接部;然后,将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的钢丝在预留下制作拉钩Ⅰ部分的一端卡在芯轴的配合部的卡紧部和轴体之间,另一端用车床上的小拖板夹住;接着,开动车床,三爪夹头转动并带动芯轴转动,并使钢丝在芯轴的轴体和锥形轴上缠绕而制成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由此可见,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在制作过程中,钢丝的送料由三爪夹头转动并带动芯轴转动,并使钢丝在被卡在芯轴的配合部的卡紧部和轴体之间的预留下制作拉钩Ⅰ部分的一端的带动下,在芯轴的轴体和锥形轴上缠绕,受到的是较大的缠绕拉力,于是制作而成的弹簧圈体应力较大,与内拉钩配组后,组合拉簧具有初拉力,力—位移曲线能满足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组合拉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组合拉簧的内拉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组合拉簧的外拉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参见图4和图5,本专利技术的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包括芯轴203;所述芯轴203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2031、轴体2030、锥形轴2032和过渡连接部2033,以及由配合部2031朝向轴体2030的一端轴向伸出的卡紧部20310,所述配合部2031的外端与车床上的三爪夹头204配合,所述轴体2030的长度、直径与弹簧圈体1011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锥形轴2032的外部形状尺寸与外拉簧的锥形弹簧圈部1010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卡紧部3020的内壁与轴体2030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与制作外拉簧101的弹簧圈体1011的钢丝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过渡连接部2033的外端设有与车床上的顶针205的顶尖相配合的配合孔。这样一来,本专利技术能够按照以下步骤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参见图4和图5;首先,通过车床上的三爪夹头204夹持芯轴203上的配合部2031,通过车床上的顶针205的顶尖和过渡连接部2033上的配合孔顶住芯轴203过渡连接部2033;然后,将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1011的钢丝的预留下制作拉钩Ⅰ1012部分的一端卡在芯轴203的配合部2031的卡紧部20310和轴体2030之间,并将钢丝的另一端用车床上的小拖板夹住;接着,开动车床,三爪夹头204转动并带动芯轴203转动,并使钢丝被卡在芯轴203的配合部2031的卡紧部20310和轴体2030之间的预留下制作拉钩Ⅰ1012部分的一端的带动下,在芯轴203的轴体2030和锥形轴2032上缠绕而制成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由上述可知,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在制作过程中,钢丝的送料是由三爪夹头204转动并带动芯轴203转动,使钢丝被卡在芯轴203的配合部2031的卡紧部20310和轴体2030之间的预留下制作拉钩Ⅰ1012部分的一端的带动下,在芯轴203的轴体2030和锥形轴2032上缠绕而制成,受到的是较大的缠绕拉力,于是制作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以及由配合部朝向轴体的一端轴向伸出的卡紧部,所述配合部的外端与车床上的三爪夹头配合,所述轴体的长度、直径与弹簧圈体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锥形轴的外部形状尺寸与外拉簧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卡紧部的内壁与轴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与制作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钢丝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外端设有与车床上的顶针的顶尖相配合的配合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芯轴;所述芯轴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以及由配合部朝向轴体的一端轴向伸出的卡紧部,所述配合部的外端与车床上的三爪夹头配合,所述轴体的长度、直径与弹簧圈体的内径相对应,所述锥形轴的外部形状尺寸与外拉簧的锥形弹簧圈部的形状尺寸相适配,所述卡紧部的内壁与轴体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与制作外拉簧的弹簧圈体的钢丝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过渡连接部的外端设有与车床上的顶针的顶尖相配合的配合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外拉簧弹簧圈体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芯轴为包括顺序连接的配合部、轴体、锥形轴和过渡连接部的一体式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车床上制作组合拉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源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