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1487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9 00:03
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包括供液装置、恒温水浴锅、蠕动泵和连接管,还包括样品管、接头、第一析氢管、第一析氢管固定架,第一析氢管的出液口和供液装置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供液装置的出口和蠕动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样品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所述样品管右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析氢管的进液口连接,样品管左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一析氢管固定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上,供液装置、第一析氢管、连接管、样品管和接头均位于恒温水浴锅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医用可降解材料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镁基可降解植入材料因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备受人们关注,但腐蚀速率过快阻碍了其临床使用。为深入了解镁合金血管支架在人体血管内的降解过程,人们建立了多种模拟血液流动环境的体外动态降解装置。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720075388.7的一种生物医用材料
的生物医用材料体外动态腐蚀模拟装置,包括:恒温水箱、供液装置、蠕动泵、硅胶管、玻璃管样品台,蠕动泵一端与供液装置的进液口相连,蠕动泵的另一端与玻璃管样品台一端相连,玻璃管样品台另一端与供液装置的出液口相连,进液口在供液装置的液面上,出液口浸没于供液装置的溶液中,所述连接均为硅胶管连接,供液装置、玻璃管样品台和供液装置两端的硅胶管置于恒温水箱内,整个装置形成连通的回路,该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更精确,更符合人体环境的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腐蚀模拟装置。但是,该装置在样品腐蚀过程中,只能反应最终的腐蚀失重结果,不能直观、实时反映镁合金的腐蚀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该装置能提供一种实时监测样品腐蚀性能的方法,即通过实时记录样品产生气体的体积,计算其瞬时、实时的腐蚀速率,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镁合金的整个腐蚀反应过程。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包括供液装置、恒温水浴锅、蠕动泵和连接管,还包括样品管、接头、第一析氢管、第一析氢管固定架,第一析氢管的出液口和供液装置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供液装置的出口和蠕动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样品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所述样品管右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析氢管的进液口连接,样品管左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一析氢管固定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上,供液装置、第一析氢管、连接管、样品管和接头均位于恒温水浴锅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蠕动泵和样品管左端接头之间的第二析氢管,第二析氢管固定在第二析氢管固定架上,第二析氢管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二析氢管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和样品管左端的接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析氢管和第二析氢管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析氢管本体,析氢管本体的下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高于出液口,且进液口和析氢管本体之间的夹角为45°。进一步地,所述析氢管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上设有开关。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和样品管均为硅胶管。进一步地,所述样品管内装有试样,所述试样为管材或支架。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的内径等于试样的外径。进一步地,所述供液装置为烧杯。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包括泵体和泵头,所述泵头为多接头泵头。该装置利用排液法,利用硅胶管将析氢管进液口一端与样品端出口处接头相连,出液口与供液装置相连。试验开始前打开开关,待液体充满析氢管后关闭。打开蠕动泵开关,液体由于蠕动泵作用以一定的流速流经样品,样品与液体反应产生气体,气体随液体流动进入析氢管,在析氢管内上升,析氢管出口端将排出相应体积的液体流入供液装置,形成整个流动体系,实现动态腐蚀的实时监测。所述的系统中的析氢管可以为两个,分别位于样品前和样品后,样品前的析氢管除去系统中的气泡,样品后的析氢管收集样品和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所述的样品为镁合金管材及血管支架的,可直接放置于硅胶管中测试动态腐蚀性能;可对样品施加外力,模拟其在外加力作用下的腐蚀性能。所述的样品可以为其他形状,直接放置于样品台上进行实验。所述的接头,接头内径与管材或血管支架的外径形同,可防止样品随水流移动,方便取样。所述的恒温水浴锅,可以保证实验温度,控制温度在37℃±0.5℃。所述的蠕动泵,包括泵体和泵头,可模拟心脏跳动,设置不同的流速。所述的蠕动泵泵头为多接头泵头,可同时控制多通道实验。所述的供液装置,为普通玻璃烧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样品管和接头连接图;图4是析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供液装置;2.蠕动泵;3.样品管;4.试样;5.接头;61.第一析氢管;62.第二析氢管;7恒温水浴锅;81.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2.第二析氢管固定架;9.开关;10.进气口;11.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将本新型实用型专利的原理、具体操作更加明了易懂,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和4所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包括供液装置1、恒温水浴锅7、蠕动泵2和连接管11,还包括样品管3、接头5、第一析氢管61、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1,第一析氢管61的出液口和供液装置1的进口通过连接管11连接,供液装置1的出口和蠕动泵2的进口通过连接管11连接,样品管3的两端连接有接头5,所述样品管3右端的接头5通过连接管11和第一析氢管61的进液口连接,样品管3左端的接头5通过连接管11和蠕动泵2的出口相连,第一析氢管61固定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1上,供液装置1、第一析氢管61、连接管11、样品管3和接头5均位于恒温水浴锅7中。所述第一析氢管61包括析氢管本体,析氢管本体的下端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高于出液口,且进液口和析氢管本体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析氢管本体的上端设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上设有开关9。所述连接管11和样品管3均为硅胶管。所述样品管3内装有试样4,所述试样4为管材或支架。所述接头5的内径等于试样4的外径。所述供液装置1为烧杯,内放置2L的模拟体液。进一步地,所述蠕动泵2包括泵体和泵头,所述泵头为多接头泵头。使用时,将试样4放入样品管3中,两端分别连接接头5,第一析氢管61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1固定,然后依次将供液装置1、蠕动泵2、带试样4和接头5的样品管3、第一析氢管61用连接管11连接,第一析氢管61下端靠上位置为进液口,下端靠下位置为出液口,蠕动泵2进口和析氢管6的出液口分别放置于供液装置1中,形成一个可循环的闭合回路。除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1、蠕动泵2的泵身和泵头外,其余全部放入恒温水浴锅7中。打开蠕动泵2,同时使第一析氢管61上端开关9处于打开状态,将第一析氢管61出液口处的连接管11折叠封闭,待液体上升充满整个第一析氢管61后,关闭析第一氢管61上端的开关9同时松开出液口处的硅连接管11。在气压的作用下,液面恒定,当液体与试样4接触,产生的气体随液体流动至第一析氢管61中,气泡上升,同时排出同等体积的液体,完成整个循环流动过程。在本实施中,恒温水浴锅温度在为37℃±0.5℃。在本实施中,蠕动泵流速设置为40ml/min。在本实施中,第一析氢管61的进液口和开关之间的高度为420mm,第一析氢管61本体上的刻度精度为0.01mL。实施例2如图2、3、4所示,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试样4前端增加第二析氢管62,可以除去意外操作导致的气体进入,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回路中产生的气泡,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性。使用时,如图2所示,试样4放入样品管3中,两端分别连接接头5,第一析氢管61、第二析氢管62分别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81、第二析氢管固定架82固定,然后依次将供液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包括供液装置、恒温水浴锅、蠕动泵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管、接头、第一析氢管、第一析氢管固定架,第一析氢管的出液口和供液装置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供液装置的出口和蠕动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样品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所述样品管右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析氢管的进液口连接,样品管左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一析氢管固定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上,供液装置、第一析氢管、连接管、样品管和接头均位于恒温水浴锅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包括供液装置、恒温水浴锅、蠕动泵和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样品管、接头、第一析氢管、第一析氢管固定架,第一析氢管的出液口和供液装置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供液装置的出口和蠕动泵的进口通过连接管连接,样品管的两端连接有接头,所述样品管右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第一析氢管的进液口连接,样品管左端的接头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一析氢管固定在第一析氢管固定架上,供液装置、第一析氢管、连接管、样品管和接头均位于恒温水浴锅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蠕动泵和样品管左端接头之间的第二析氢管,第二析氢管固定在第二析氢管固定架上,第二析氢管的进液口通过连接管和蠕动泵的出口相连,第二析氢管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和样品管左端的接头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动态析氢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世杰刘梦瑶王利国郭凯凯王俊王剑锋关绍康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